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新質生產力背景下外語專業課程思政的新探索

2025-08-26 00:00:00梁曦
關鍵詞:媽祖新質生產力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4107(2025)08-0072-05

2020年5月,教育部發布了《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旨在“把思想政治教育貫穿人才培養體系,全面推進高校課程思政建設,發揮好每門課程的育人作用,提高高校人才培養質量\"。基于此,充分利用外語教育中的教育潛力,強化外語課程中的思政元素,對于當下的高等教育人才培養至關重要。迄今為止,圍繞外語教育的課程思政已涌現出不少研究成果。例如,針對外語教學的課程思政內涵與教學課程設計,可以列舉出文秋芳、胡杰輝為代表的研究2-3;圍繞外語課程思政的自標與實踐路徑、實施方法,則有黃國文等、劉正光等的研究[4-5]。

2024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體學習時明確強調,“高質量發展需要新的生產力理論來指導,而新質生產力已經在實踐中形成并展示出對高質量發展的強勁推動力、支撐力,需要我們從理論上進行總結、概括,用以指導新的發展實踐\"。正如學者周文所指出的,新質生產力的提出,是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不斷深化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的又一重大成果。就新質生產力的實踐與推動而言,魏崇輝認為,要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8。外語教育如何突破傳統框架、創新方法,適應新時代國家的發展趨勢,完成全面再造與質量提升;按照新質生產力的邏輯,要如何對之加以把握,進而貫穿到外語課程思政建設與改革之中,都可謂是新的時代命題。

一、新質生產力賦能外語人才培養

新質生產力不僅能推動經濟建設,對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強化高質量教育體系同樣起到關鍵作用。與此同時,新質生產力的發展又亟須培育一批能夠熟練掌握新質生產工具、具備復合型能力的高素質人才,由此對外語專業人才培養提出了新的標準和要求。

(一)新質生產力的定義

在此,有必要先闡明什么是新質生產力。所謂新質生產力,就是“創新起主導作用,擺脫傳統經濟增長方式、生產力發展路徑,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質量特征,符合新發展理念的先進生產力質態。它由技術革命性突破、生產要素創新性配置、產業深度轉型升級而催生,以勞動者、勞動資料、勞動對象及其優化組合的躍升為基本內涵,以全要素生產率大幅提升為核心標志,特點是創新,關鍵在質優,本質是先進生產力\"。圍繞新質生產力的內涵,蒲清平等學者對之進一步分析指出,“新質生產力是由‘高素質'勞動者、新介質'勞動資料、新料質'勞動對象構成\"。

以新質生產力為目標,培養“高素質”勞動者,由此提出“新質人才”。對此,祝智庭等學者提綱挈領地指出,新質人才需要具備的核心能力主要包括:人機協同、人文與科技倫理實踐力、開拓創新與跨界學習力、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及跨文化合作力等。將新質人才落實到本論文的研究對象一外語人才,其應該符合新質生產力的要求,意味著要全面提高外語人才的綜合素養、創新精神、人機協同能力;意味著要站在全新的視角去審視外語專業的培養目標、培養方案、課程體系;意味著要將新質生產力與外語課程思政的各個環節相結合,也就是要以外語課堂為主要途徑,通過新質生產力深入挖掘海量的信息資源,從而增加以文字或語言為根本的立德樹人元素,培養出習近平總書記所提到的\"熟悉黨和國家方針政策、了解我國國情、具有全球視野、熟練運用外語、通曉國際規則、精通國際談判的專業人才\"]。

(二)新質生產力賦能外語人才培養的三重向度

承前所述,新質生產力具備高科技、高效能、高質量的特征。基于以上特征,新質生產力將作用于外語人才的專業能力培養、培養體系的整體變革與生態系統重塑幾個方面。

1.高科技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科技創新能夠催生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核心要素。\"新質生產力具有以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的新技術為支撐,以數據為關鍵生產要素,以及追求卓越的基本特征。

高科技賦能外語人才的專業能力培養。例如,運用大模型語言驅動的虛擬數字人技術。具備語音、動作和表情的多模態人機交互功能的虛擬數字人可為學習者呈現豐富的語言應用場景,模擬真實語言交流對象,極大地提高學生的語言實際應用能力,解決外語教學中缺乏語言交流環境的問題,在這樣的互動過程中,學生亦將習得數字素養能力、人機協同交互技能。又如,AIGC(人工智能生成內容)技術的運用。這一技術有效地提升了教育的互動性、精準性和個性化,從而為人才培養的高端化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在教師引導下將該技術運用于外語專業的寫作、翻譯等核心課程,通過人機對話,在教師引導、關懷下而進行的AIGC語料生產,可成為人機互動構建的知識數據庫的一環,亦可促進學生在深度學習中提升人文素養,在語言知識習得中優化知識動態獲取、知識深度加工處理和知識創新能力[12]。

2.高效能

正如王鴻志等所指出的,“高效能可以簡約概括為以最優的投入獲得最優的生產”。王鴻志認為,高效能的生產力的特點在于其集先進生產技術、管理模式、組織架構于一體,能夠實現資源的有效利用和生產效率的提高,而且具有更強的應變力和創新力[13。高效能的生產力,不再依賴于大規模的資源投入和資源能源的高消耗,而是轉向尋求一種更加重視創新驅動和綜合集成的增長模式。

高效能的新質生產力將賦能外語人才培養體系的整體變革。就頂層設計而言,數字時代的來臨,驅使“以學校教育為核心的現代教育體系將向家校社協同育人發展\"4。也就是說,政府、高校、研究機構、企業、社區要克服傳統各自分散育人的弊端,構建全新的協同育人模式。以大數據為驅動的技術開發與融合應用,將深度整合各類資源,形成多主體協同、數據驅動、信息均衡的培養體系5。在這一體系下,通過大數據模型,可深入分析國家戰略、政策導向、行業與產業趨勢、現實條件與局限,高校協同政府、企業等多元治理主體,推演乃至優化調整服務“一帶一路\"建設需求,兼具地方與高校特色,構建符合實際的外語人才培養模式。

3.高質量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綠色發展是高質量發展的底色,新質生產力本身就是綠色生產力。\"高質量意味著生產力的發展不再單純依賴于資源和資本的投入,而是更多地依賴于科技創新和創新能力的提升,強調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平衡,推動綠色、循環、低碳發展模式。

科技創新驅動的新質生產力能夠極大地作用于外語教學環境的生態系統。誠如吳云雁等指出的,“數字技術可以支持創新教學方法,增強體驗式學習,是社會綠色轉型中的關鍵技術\"。因此,建立全面的數字教育資源系統,可促進不同領域和區域間的資源共享,也有助于探索節能減排的綠色課堂。例如,以北京外國語大學網課學習平臺、FiF智慧教學平臺、U講堂、U慕課等為代表的在線教學平臺,囊括了語言技能、專門用途、語言學、文學文化等多種類外語課程,可以有效地整合各類資源,為學習者提供便捷、高效、個性化的學習途徑,同時也為教師提供了豐富的教學資源和工具,體現了綠色學習和生態學習的理念。此外,利用 $\mathrm { \ddot { 5 } G } + \mathrm { V R } / \$ AR+ AI\"等前沿技術、虛擬實驗室等,可以形成智慧教學空間,輔助學生理解交叉學科領域的復雜概念,尤其是拓寬外語學生在能源領域、可再生能源技術及氣候變化政策等相關專業的知識面,將外語語言服務能力應用于開展能源互聯網領域的成果轉化和推廣應用工作。例如,西南交通大學啟動了碳中和國際化人才實訓項目,通過線上實踐訓練幫助學生了解歐盟在碳中和領域的發展現狀,并掌握相關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

二、新質生產力背景下的外語課程思政

2020年以來,中國學者對高校英語專業課程思政進行了深入研究,重點探討了四個方面的問題,即如何在外語教學中貫徹立德樹人的核心使命,如何深入挖掘外語課程中的思政教育資源,探索實施外語課程思政的有效途徑,以及如何構建外語課程思政的評價體系[18。尤其是文秋芳的外語課程思政框架強調縱向(范圍、任務、策略)與橫向(內容、管理、評價、言行四鏈)兩維并進,為相關建設提供了關鍵啟示2。基于“外語課程 + 課程思政\"的立場,本論文嘗試將文秋芳提出的“內容、管理、評價、言行\"加以整理精煉,將之融人到三段論,即“設計、內容、評價\"的模式之中,并以地方本科院校—莆田學院英語(師范)專業的精品課程媽祖文化與翻譯為例來展開探究。

(一)課程基本信息

該課程是莆田學院開設的一門以英語(師范)專業三年級學生為教學對象的地方文化選修課。該課程的基本目標是通過課程學習,使學生全面理解媽祖文化,領悟“立德、行善、大愛”的媽祖精神內涵與時代價值,并承擔起在新時代推廣以媽祖文化為代表的海洋文化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使命。該課程主要講授媽祖的生平故事、探究媽祖文化的發生演繹及其在全球的影響,以及教授學生如何將翻譯理論與技巧應用于媽祖文化文本的翻譯,以拓寬其傳播渠道和影響范圍。

那么,結合新質生產力的要求,在推動這一課程之際,究竟如何落實課程思政環節,本論文認為需要從“設計、內容、評價\"三大環節對之加以重構。

(二)高科技賦能課程設計

“對于外語專業的課程思政教學改革而言,首要任務是在專業或跨專業層面進行深入的系統設計,以促進專業教學與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機結合在構建課程體系時,應特別強調對學生國際視野、知識視野、歷史視野以及價值觀念的培養和整合,從而實現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提升。\"基于這樣的考量,莆田學院確立了將地方優秀傳統文化融入教學,強調媽祖文化的教育傳承,推動專業能力與地方文化創新性轉化相結合的\"1234模式\"[20]。本課程在以孟建煌編著的《媽祖文化傳播導論》為教材,以講授方式介紹媽祖文化的同時,加入了廣泛流傳的媽祖民間傳說作為翻譯素材,引導學生進行翻譯實踐。

在新質生產力背景下,要想推動該課程高質量發展,需要以高科技賦能課程設計。當下,湄洲媽祖祖廟、已推動了媽祖祖廟虛擬仿真三維平臺、世界媽祖文化交流公共信息平臺、“媽祖文化元宇宙”等數智平臺的開發建設,可收集全球數以萬計的媽祖宮廟公共信息數據,具像化媽祖文化的時空遷徙軌跡。為此,本課程結合搭建起來的VR實訓室、VR情景互動教學系統,充分利用平臺來充實教學,推動課程創新設計。使用實訓室和數智平臺來展現國家級非遺媽祖祭典,乃至世界各地媽祖宮廟的建筑、壁畫、文物等歷史實存,可以讓學生打破時空限制,沉浸式地感受,立體、多維地認識了解以媽祖文化為題材的建筑、音樂、戲劇。不僅如此,通過虛擬仿真系統,學生可以直接進入事件與歷史時空場景,通過多元化的自然交互途徑和會話手段,與媽祖文化傳播事件中的虛擬三維人物進行語訓對話,體驗翻譯過程,從而帶動學生產生情感共鳴。

(三)高效能重構課程內容

舊有課程的翻譯實踐環節,大多由教師提供翻譯素材,引導學生進行翻譯,之后講授翻譯技巧,提示翻譯的方法與理論,進而指出翻譯的問題。但是,在新質生產力賦能外語教育的宏大背景下,教師傳授的核心內容不應只是翻譯的技巧或者方法,而應轉變為引導學生增強人機交互協同能力、數據搜集能力、譯后編輯能力、翻譯項目管理能力,進而通過思辨與批判,反思如何有效地構建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話語體系。

為此,該課程積極借助智慧型計算機輔助翻譯綜合實驗室,通過在線語料翻譯與對齊系統,使用語料庫驅動模式進行教學,讓學生以“合作”的形式建立媽祖文化的翻譯語料庫,并在機器協同下自主完成相關語篇的翻譯,熟練使用媽祖文化翻譯的基本技巧和方法。與此同時,該課程還借助實驗室內置的翻譯記憶庫,大量提取莆仙民俗翻譯方面的例證,并借助課程搭建媽祖文化翻譯語料庫、湄洲島景區多語翻譯平行語料庫、莆田市非遺民俗平行語料庫,為媽祖文化外宣數字平臺提供有效可靠的數據。所謂的“高效能”,不僅要發揮出教書育人的基本效應,還應積極吸納學生參與地方文化翻譯活動,誕生出不少具有中國特色的新表達、新話語,從而為課程建設、對外話語數字智庫構建、課堂思政效能發揮提供參考樣板。

(四)高質量搭建多元評價

舊有的翻譯課程評價體系往往通過教師主導的考試加以衡量,而且大多以文本翻譯材料為依據,故而評價標準多在于翻譯內容是否準確,并且存在著評價主體、評價標準、評價內容單一化的問題。尤為關鍵的是,在這一過程中無法發揮外語學習評價的思政功能。但是,新質生產力要求下的課程評價,教師需要引導學生認識數字時代國際傳播的特點和規律,并創造新的話語表達方式,同時需要采取實時性、多樣化的方式來對學生的輸出能力與對外傳播能力進行考查,發揮測試內容的思政功能,并激發學生學習動機,反哺于教學。

就評價內容而言,要求學生利用海量數據,充分了解目的語國家的交流方式和話語方式,精準推演用戶的接受程度,從中提煉出最適合作為傳播材料的內容并撰寫報告,這一過程可以培養學生文化自覺、提升學生對文化價值觀念的感知力。不僅如此,還要求學生搭建媽祖故事講述與傳播的場景,并扮演其中的人物角色,然后教師對其進行實時評價。就評價主體而言,引導學生合理運用MidJourney文生圖、Sora文生視頻技術智能模型生成媽祖文化的外宣圖片、多語種宣傳視頻,并與學生共同觀看、評價,或是以在社交平臺投放視頻進行“公評”的形式,達到評價主體多元化的育人目的。就評價方式而言,圍繞學生撰寫的報告和視頻的情感與宣傳效果進行綜合評價。在這一過程中,可以通過人工智能智慧教學系統,通過攝像頭收集視頻數據,觀察學生的抬頭與感情變化,從而科學、客觀地評價外宣視頻的傳播效果與吸引人的程度。高質量的教學評價,亦可促使學生真正實現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吸收與再加工。

由此,我們可以認識到新質生產力的貫徹與落實,尤其是高科技、高效能、高質量的落實,必須深切地感受和把握地方文化,必須掌握以外語來講述地方文化的能力和以地方文化為對象來向世界講述中國故事的能力,而這樣的一系列內容,無疑就是“課程思政”的基本要求。

三、新質生產力視域下外語課程思政的創新發展

2018年,吳巖提出,“高校要建設新文科,做強大外語,外語教育不要抗拒技術,也不要藐視技術,要重視技術,重視變革\"2。為了呼應這樣的時代議題,“外語 + 數字人文\"的學科教學、學術研究成為一大熱點。正如學者寧琦所指出的,數字人文促進外語學科人才培養體系重構和外語學科研究新范式形成[22。“新質生產力”這一概念的提出,可以說是統合了迄今為止的新文科、數字人文等觀念與理念對外語學科的要求,將對外語教育的積極變革產生深遠的影響。新質生產力將會全方位地賦能外語改革發展的各個環節,這也必將帶來種種挑戰。這一過程,必須牢牢以課程思政為錨點,以合理規避技術洪流給人本精神與社會倫理帶來的挑戰。與此同時,也必須探究外語課程思政如何在適應和借助新質生產力的前提下實現創新發展。

(一)課程思政需要與時俱進

“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這一重大命題,根植于我國經濟發展的實際情況、時代特點及既定目標,“已經成為我國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戰略取向”[23]。對此,課程思政亦須與時俱進。新質生產力的發展為教育教學提供了新的工具和平臺,課程思政需要提高教學的互動性、趣味性和有效性。隨著技術的爆發式增長與突破性革命,數字技術成為關鍵性生產要素,將迅速帶來思想觀念、價值取向和行為模式的更新與變化,課程思政需要引領學生正確面對這樣的變化與挑戰。生活在一個信息爆炸、價值多元的時代,學生對知識、信息和思想的需求更加多樣化和個性化,課程思政需要適應這些需求,以更好地吸引和引導學生。

承前所述,基于新質生產力的要求,可以站在“設計、內容、評價”三大視角來重構思政建設的方法與效果。就課程思政的教學環節、活動設計而言,在新質生產力的賦能下,學生能在沉浸式學習的探索與實踐中,切身感受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理解文明交流互鑒的必要性。就課程的內容與過程而言,通過數智技術的使用,教師可以轉變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與合作者,在提升學生外語能力的同時,還能夠培養其人文素養與數字素養、合作精神。就課程的評價層面而言,強調了語言知識向輸出能力的轉化與跨文化交際的培養,由單一的評價主體向多元主體轉變,體現了“基于使用”的認知語言學學習理論,使專業與思政實現了無縫對接。

(二)課程思政需要貫徹始終

立足“全員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基本立場,亦可認識到最為關鍵的是,課程思政不僅需要在課堂中將育人點呈現出來,更需要將之串聯在一起,構成一個互聯多維、整體協作、有機且可持續的系統。不言而喻,在加速推進新質生產力形成的背景下,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浪潮所帶來的技術變革亦滲透、貫穿于整個專業課程思政的教學生態系統。唯有如此,才能保障人才培養的“全員、全程、全方位\"的要求,構筑起一個可持續的培養系統。

就外部教學環境而言,教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將大規模鋪開,數據作為新型生產要素的作用將進一步顯現。智能化的教育治理體系,可動態深入分析學生的思維方式、行為特點和行動規律,精準形成外語專業學生的“數字畫像\"24,實現教育決策的科學化、教育管理的精準化和教育服務的便捷化。就育人主體而言,將育人的主體擴展到社會與企業,形成產教融合共同體,成立思政教育協同創新平臺,可鏈接一流的教學資源,并由此催生出更多的思政教育供給側產品。例如,黑龍江省成立了“高等外語教育‘三進'工作協同創新基地”,其目的是打造國際化外語數智平臺,探索如何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融人高等學校外語教育教學各環節和全過程。

(三)課程思政需要持續創新

2024年5月11日,習近平總書記對學校思政課建設作出重要指示,強調要不斷開創新時代思政教育新局面,努力培養更多讓黨放心、愛國奉獻、擔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25。那么,新質生產力如何推動外語課程思政創新?根據《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可知,就是要以教師隊伍為“主力軍”課程建設為“主戰場”、課堂教學為“主渠道\",實現多維創新。所謂持續創新,絕不只是單純的科技創新、效能創新、質量創新,更需要以課程思政的創新來保障教書育人的方向,不斷貫徹中國情懷、世界意識,推動整個中國、全體中國人走向持續創新的軌道。

就教師隊伍而言,一方面需要優化資源配置,另一方面需要認識到生產要素充分流動的價值。外語思政教育師資隊伍將擴展為涵蓋不同學科、專業和年級的綜合性教學團隊,包括思政課與外語專業教師的聯合團隊、多語種同步課程團隊、跨年級課程思政連貫性教學團隊等跨學科、跨領域的隊伍,并推動線上虛擬教研室的建設。就課程建設而言,外語課程思政需要體系化的建設,包括專業中的精品課程、一流本科課程,變革大學外語、研究生外語等通識教育課程,探索思政教學的連貫性與思政大模型建設,可以借助哈爾濱工業大學開發的“活字\"大語言模型、清華大學開發的“學堂在線\"平臺、世界慕課大會等網絡平臺。就課堂教學而言,新質生產力的發展將會提升課程的深度、創新度和挑戰性,這對思政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以北京外國語大學“數字人文與外語人才項目\"為例,該項目不僅囊括了一批數字化技能的人工智能與語言智能處理技術課程,也包括了不少培養人文問題意識的專業基礎課程。在此,思政教學的重點或在轉變為數智技術、人工智能開發與使用的倫理觀念,或在轉變為以國家安全為對象的風險意識,亦或在轉變為針對算法歧視、信息繭房、算法霸權等問題的深層思索。

面臨日益復雜、風起云涌的國際形勢,引導外語專業學生結合數字化技能與人文技能,增強跨語言、跨文化、跨文明之間理解、交流和互鑒的基礎性能力,培養其人類共同體思維,進而探索與建構中國本土經驗、本土實踐和本土素材的新表達。講好中國故事是一大時代趨勢,在這一過程中,基于新質生產力的要求,推動外語課程思政的創新發展,也是一大必然要求。

四、結語

在加快新質生產力形成、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的新形勢與新要求下,中國迫切需要培養具有全球視野、愛國情懷、人文素養與數字素養兼具的外語人才。新質生產力“高科技、高效能、高質量\"的基本特征,既為外語人才的培養目標、教學課程、質量評價等一系列環節帶來了新的挑戰,也展示了適應時代發展、與時代融合、與時代共動的新要求。在這一過程中,思政教育乃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亦需要做到與時俱進、不斷創新、貫徹始終。這樣一來,新質生產力就與高等教育子系統之間產生了“協同效應”,構筑起了相輔相成、融入貫穿的紐帶。基于此,外語專業的思政教育也面臨著新的考驗、新的標準、新的契機,從而引導著高等教育人才培養走向更深層次的改革與創新。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教育部關于印發《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的通知[EB/OL].(2020-05-28)[2024-08-07].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2006/t20200603_462437.html.

[2] 文秋芳.大學外語課程思政的內涵和實施框架[].中國外語,2021(2).

[3]胡杰輝.外語課程思政視角下的教學設計研究].中國外語,2021(2).

[4]黃國文,肖瓊.外語課程思政建設六要素].中國外語,2021(2).

[5]劉正光,岳曼曼.轉變理念、重構內容,落實外語課程思政[].外國語(上海外國語大學學報),2020(5).

[6] 習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體學習時強調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扎實推進高質量發展[.旗幟,2024(2).

[7] 周文,許凌云.論新質生產力:內涵特征與重要著力點]改革,2023(10).

[8] 魏崇輝.新質生產力的基本意涵、歷史演進與實踐路徑[]理論與改革,2023(6).

[9] 蒲清平,向往.新質生產力的內涵特征、內在邏輯和實現途徑———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新動能[].新疆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4(1).

[10]祝智庭,戴嶺,趙曉偉,等.新質人才培養:數智時代教育的新使命[].電化教育研究,2024(1).

[11]《習近平總書記教育重要論述講義》編寫組.習近平總書記教育重要論述講義[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171.

[12]楊加偉.意義建構與價值塑造:AIGC對話語料與翻譯課程思政數字化素材建設[].現代語言學,2023(10).

[13]王鴻志,龍海平.新質生產力世界一般特征的三重維度].新型工業化理論與實踐,2024(4).

[14]李永智.以數字化開辟教育發展新賽道].教育參考,2023(5).

[15]姜朝暉,金紫薇.教育賦能新質生產力:理論邏輯與實踐路徑[].重慶高教研究,2024(1).

[16]吳云雁,張永軍,秦琳.為綠色轉型而學習——歐盟可持續發展教育政策分析[.比較教育研究,2023(4).

[17]甘容輝,何高大.5G時代外語智慧教學路徑探索[].外語電化教學,2021(2).

[18]王雪梅,霍煒.高校外語課程思政研究綜述(2018-2021)D].上海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1(4).

[19]王會花,施衛萍.外語專業課程思政教學改革實踐路徑探析].外語界,2021(6).

[20]李文芳,林建胡,黃蕾.莆田學院:“1234模式\"打造“五大五培\"傳統文化育人新格局[N].光明日報,2023-10-29(7).

[21]吳巖.新使命大格局新文科大外語].外語教育研究前沿,2019(2).

[22]寧琦.數字人文賦能外語學科的思考與探索.外語界,2023(1).

[23]高帆.“新質生產力”的提出邏輯、多維內涵及時代意義[].政治經濟學評論,2023(6).

[24] 艾興,張玉.從數字畫像到數字孿生體:數智融合驅動下數字孿生學習者構建新探[].遠程教育雜志,2021(1).

[25]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習近平對學校思政課建設作出重要指示強調:不斷開創新時代思政教育新局面努力培養更多讓黨放心愛國奉獻擔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EB/OL].(2024-05-11)[2024-08-07].https://www.gov.cn/yaowen/liebiao/202405/content_6950473.htm?tt_force_outside :=1 :

猜你喜歡
媽祖新質生產力
高校黨組織賦能新質人才培養新模式構建
文教資料(2025年15期)2025-08-27 00:00:00
稅收政策助推新質生產力發展的挑戰與對策研究
玉米與豆科作物間作提高農田生產力的機理與應用展望
以大規模設備更新助推形成制造業新質生產力:理論內涵、作用機理與推進策略
中國西部(2025年3期)2025-08-18 00:00:00
促進新質生產力發展的法理邏輯與法治保障體系構建
新質生產力的馬克思主義哲學闡釋:本質特征與發展規律
經濟師(2025年7期)2025-08-14 00:00:00
關鍵詞:新質生產力
人民周刊(2025年13期)2025-08-06 00:00:00
當代媽祖文化傳承與發展探析
三角洲(2025年20期)2025-08-05 00:00:00
新質生產力:理論淵源、測度指標與時空演進
創新科技(2025年6期)2025-07-30 00:00:00
第四個愿望
軍嫂(2025年7期)2025-07-24 00:00:00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天堂av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免费jizz在线播放| 男人的天堂久久精品激情| 亚洲不卡无码av中文字幕| 色偷偷一区| 婷婷99视频精品全部在线观看| 91精品国产丝袜| 无码日韩人妻精品久久蜜桃| 亚洲精品在线观看91| 国模沟沟一区二区三区| 无遮挡一级毛片呦女视频| 一级黄色欧美| 性欧美在线| 97久久精品人人| 97精品久久久大香线焦| 亚洲日本在线免费观看| 一级福利视频| 国产一级妓女av网站|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欧美日一级片| 在线观看免费黄色网址| 无码一区二区波多野结衣播放搜索| 中文字幕乱码二三区免费| 久久久精品国产SM调教网站| 亚洲中文字幕av无码区| JIZZ亚洲国产| 毛片网站在线看| 国产高清毛片| 欧美日本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不卡午夜视频| 国产欧美网站| 国产成人精品亚洲77美色| 国产乱子伦手机在线| 麻豆精品国产自产在线| jizz在线免费播放| 免费精品一区二区h| 91极品美女高潮叫床在线观看| 午夜人性色福利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男人天堂2020| 啪啪啪亚洲无码| 黄色三级网站免费| 久久国产精品国产自线拍| 亚洲中文字幕在线精品一区| 免费播放毛片| 97se亚洲综合不卡| 操美女免费网站| 成人无码区免费视频网站蜜臀| 久久99国产乱子伦精品免| 青青热久麻豆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成人网| 亚洲区视频在线观看| 99热精品久久| 亚洲人成网站日本片| 亚洲自偷自拍另类小说| 国产视频 第一页| 亚洲国产av无码综合原创国产| 日韩不卡高清视频| 天天色综网| 1级黄色毛片| 中文字幕在线日本| 国产无码网站在线观看| 欧美一级视频免费| 狠狠综合久久久久综| 成人字幕网视频在线观看| 一级毛片基地| 国产极品美女在线| 青青青国产视频手机| 亚洲天堂网2014| 国产区在线看| 亚洲AV成人一区二区三区AV| 自慰高潮喷白浆在线观看|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精品国产| 日韩中文欧美| 国产成人凹凸视频在线| 国产97色在线| 欧美天堂在线| 在线观看av永久| 全部无卡免费的毛片在线看| 日本在线免费网站| 无码国产偷倩在线播放老年人| 91麻豆久久久| 日本人真淫视频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