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2期
刊物介紹
《化工學報》以促進國內外化工科技發展和學術交流為宗旨,主要刊載化工及相關領域的原創性研究論文,報道有價值的基礎數據,扼要報道階段性研究成果和重要研究工作的最新進展,選載對學科發展起指導作用的綜述與專論。欄目包括:熱力學;流體力學與傳遞現象;催化、動力學與反應器;分離工程;過程系統工程;表面與界面工程;生物化學工程與技術;能源和環境工程;材料化學工程與納米技術;現代化工技術。 《化工學報》是我國創刊較早的科技期刊之一,多年來本刊一直保持嚴謹求實的優良傳統,嚴把稿件質量關。由國內外知名專家組成的學術實力強大的編委會,嚴格的審稿制度和編校程序,保證了刊物的內容質量和出版質量,保持了國內化工界權威性學術期刊地位。發表文章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重大項目的文章達83%,其中獲國家科技進步獎、國家發明獎以及各種省部級以上科技獎勵項目所屬的文章占有較大比例。 《化工學報》是很多國際重要檢索系統的源期刊,如美國的《CA》、《EI》,俄羅斯的《文摘雜志》,日本的《科學技術文獻速報》等,影響因子、總被引頻次、綜合評價指標在同類期刊中位于前列。在期刊評比中多次獲獎,2006年以來主要獲如下獎項: 2006 年獲第六屆全國石油和化工行業優秀期刊一等獎 2006-2010 年連續入選“百種中國杰出學術期刊” 2006-2010 年連續入選中國科協精品科技期刊工程示范項目B類 2007 年論文“用石蠟-CO2超臨界流體快速膨脹在流化床中進行細顆粒包覆”獲第五屆中國科協期刊優秀學術論文獎 2008 年被評為“中國精品科技期刊” 2008 年論文“高固氣比狀態下的粉煤氣力輸送”被評為“2007年中國百篇最具影響優秀國內學術論文” 2008 年論文“固體堿法制備生物柴油及其性能”獲第六屆中國科協期刊優秀學術論文一等獎 2010 年獲第二屆中國出版政府獎期刊獎提名獎
化工學報
過程系統工程
- 汽液相平衡計算混合法則中協體積項b的改進
- 泡沫金屬強化石蠟相變蓄熱過程可視化實驗
- 具有初始孔隙的多孔物料冷凍干燥
- 水和丙酮工質的金屬纖維氈蒸氣腔熱管的傳熱性能
- 低熔點熔鹽圓管內強迫對流換熱
- 豎直窄矩形通道內環狀流的流動傳熱特性
- 模擬退火算法在巖土熱物性參數確定中的應用
- Zn助劑對WC/HZSM-5催化正己烷芳構化性能影響
- 醋酸乙酯加氫合成乙醇反應器的模型化
- Zn(OAc)2/AC催化固定床上CO2與1,2-丙二醇合成 碳酸丙烯酯及其反應機理
- 金屬有機框架MIL-100(Cr)和MIL-101(Cr)負載磷鎢酸催化合成雙酚F
- 混合丁烯/異丁烷硫酸烷基化反應動力學
- 染料探針分子對水中銅離子的可視化識別及試紙化應用
- 中空纖維空氣隙式膜蒸餾海水淡化過程的性能模擬與優化
- 環流氣浮法處理含油水體工藝
- 摻雜Ce、Zr對CO2鈣基吸附劑循環特性的影響
- 聚丙烯酸改性凹土對Pb2+、Ni2+和Cr3+的選擇性吸附
- 聚丙烯微孔膜的表面礦化修飾及其親水性能
- 基于模擬疫苗的人工免疫系統在氯乙烯聚合間歇過程故障診斷中的應用
- 一種求解最優控制問題的變時間節點控制向量參數化方法
- 化工過程非穩態開工的緩沖升溫修正切換控制
- 基于RELS的乙炔法VCM精餾過程的自適應MPC方法
- 單股流布水改性碳鋼表面的潤濕特性
- 唇形密封軸表面方向性微孔的潤滑特性
- 自泵送流體動壓型機械密封性能分析
- 聚環氧琥珀酸及其衍生物的緩蝕性能及緩蝕機理
- 基底厚度對蒸發液滴表面溫度分布的影響
- 重組瑞替普酶包涵體制備及其體外復性
- 菌絲球形態的黑曲霉發酵液浸出銅尾砂
- 厭氧發酵制備生物燃氣過程的物質與能量轉化效率
- 零價鐵(ZVI)去除水中的As(Ⅲ)
- 間熱徑向流反應器料層厚度對煤熱解特性的影響
- 單級SBR厭氧/好氧/缺氧處理中期垃圾滲濾液深度脫氮
- O2/CO2燃燒對神華煤Ca和Fe交互反應影響
- 激光光譜法同步測量尿素水溶液液膜厚度與濃度
- 枯草芽孢桿菌與水體中U(Ⅵ)的作用機制
- 陽極雙電層電容對微生物燃料電池性能的影響
- 廢水中硫化物、硝酸鹽和氨氮生物同步去除及其機理
- Fe(Ⅱ)活化過硫酸鹽氧化破解剩余污泥
- 機械化學法合成金屬有機骨架材料HKUST-1及其吸附苯性能
- 聚苯乙烯-二氧化硅@十四烷復合納米相變膠囊的表征及其乳液性能
- 聚乙烯醇/微纖化纖維素復合微發泡材料的制備
- 交聯結構對苯類吸收樹脂性能的影響
- 含雙DOPO的雙酚A-單苯并嗪合成、表征及其 與環氧樹脂共聚物的阻燃性能
- 熔鹽高效分解含鈦高爐渣制備納米二氧化鈦
- 一種磺酸型水性聚氨酯擴鏈劑的合成、表征及應用
- 石蠟乳液中直接沉淀制備單分散性的納米氧化鎂
- 超聲處理在聚丙烯腈溶解中的作用
- LNG動力漁船的冷能利用技術初探
- 過冷中間流體氣化器換熱過程實驗
- LNG船B型液貨艙溫度場模擬分析
- LNG連續泄漏擴散過程模擬
- 基于可見蒸汽云對LNG噴射泄漏爆炸下限區域的預測
- 回汽保護控制下艦用蒸汽動力系統響應規律
- 船舶凝水調節管道新型節流孔板設計研究
- 用于天然氣液化流程的組合式低溫熱管換熱器的實驗測試
- 利用液化天然氣冷能的朗肯循環與聯合法發電系統流程的工藝模擬與對比分析
- LNG加氣站用小型撬裝式BOG再液化裝置的研制開發
- 液化天然氣泄漏和水面擴散過程模擬
- 酵母脂肪酶酶促合成蝦青素琥珀酸酯及優化
- 天然氣液化工藝發展的新趨勢——關鍵技術問題與案例分析
- 大型LNG儲罐預冷動態模擬
- 沼氣調峰用LNG混空裝置的設計與測試
- 基于建筑負荷的微型熱電聯產系統性能分析
- 二氧化碳在CH4+CO2+N2/C2H6三元系中的結霜溫度計算
- 全容式LNG儲罐傳熱分析與數值計算
- 液化天然氣儲罐預冷過程溫度場數值模擬
- 中間介質氣化器中超臨界LNG換熱過程分析
- 炭分子篩CH4/N2吸附分離
- 中國南海FLNG液化技術與關鍵設備方案研究
- 用于液化天然氣冷量回收的冷脈管發動機
- LNG接收站增壓-冷凝系統優化分析
- 繞管式換熱器殼側降膜流動和相變傳熱的數值模擬
- 變螺距搭接螺旋折流板換熱器綜合性能
- 新型精餾型自復疊小型天然氣液化系統性能優化
- 利用LNG冷能的海水淡化流程比較
- 采用垂直電場電泳分離脫鹽技術模擬海水淡化的探索
- 可靠性、可用性與可維修性分析在LNG接收站產能預測中的應用
- 氨丙基離子液體水溶液CO2吸收特性及計算模型
- 甲烷在石墨烯和活性炭上的吸附
- 陽極進氣濕度對質子交換膜水含量及電流密度分布影響
- 慣性力作用下船用液化天然氣儲罐的應力分析
- 基于大冷量斯特林制冷機的LNG加氣站BOG再液化回收技術
- 不同運行條件下船用蒸汽蓄熱器的充汽特性
- 豎直微肋管內LNG流動沸騰傳熱特性的分析
- MDEA+MEA天然氣脫碳工藝影響因素
- 一種新型聚降冰片烯類無規共聚物的合成與表征
- 貝殼的化學成分及其結構特征
- 液化天然氣儲罐頂部進液管的有限元分析
- 天然氣混輸管網熱值波動過程模擬
- 被動式直接甲醇燃料電池內部溫度和熱通量的同步在線測量
- 可控型季銨化降冰片烯衍生物陰離子交換膜的制備
- 強制循環蒸發系統線性自抗擾解耦控制的魯棒設計
- 鹽酸-三氯化鐵催化芝麻素差向異構化合成細辛素及機理探討
- [60]PCBM的合成及純化工藝
- 利用LNG冷能的空分系統換熱網絡布置及多能級匹配性能
- 一種基于浮式LNG的預處理和液化流程模擬
- 中間流體氣化器丙烷相變換熱實驗
- 浸沒燃燒式氣化器的運行特性及優化
- 五種新合成酯基取代的咪唑類離子液體電導率的測定與分析
- 季銨鹽型抗菌樹脂合成及其漆膜的抗菌性能
- 分相的多股流LNG繞管式換熱器動態模型
- 在役LNG接收站的SIS系統再驗證
- 新型獨立B型液化天然氣船圍護系統及蒸發率計算
- 小型LNG裝置纏繞管換熱器的設計
- 蒸汽發生器降負荷過程熱工水力特性瞬態數值分析
- 混合制冷劑中重烴對天然氣液化流程的影響
- LNG輸送管道耦合傳熱的數值模擬
- 城市天然氣月用量的預測方法
- 丙烷預冷混合制冷劑液化工藝原料氣敏感性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