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 華
【摘 要】針對目前職業學校學生在英語學習中出現的“兩極”分化現象給教學工作帶來的負面效應,教師應改變用同一內容、進度、方法授課的傳統模式,注重學生個體差異,實施分層教學以達到使全體學生都學有所獲,并注重過程的發展性評價。
【關鍵詞】職業學校 分層教學 實施計劃和過程 關注的問題
一、問題的提出
目前,職業學校的課堂教學基本上是按學科教學大綱、教材的統一要求進行的。學生進入職業學校后,因社會、家庭、學校的環境不同,學生的個性不同,使他們的學習差異性較大,英語學習差異性更大。學習困難的學生增多,兩極分化的現象日益加劇,導致有很大一部分學生對學習英語失去興趣。對于教師來說,在有40多人的班級里,對這些不同水平、不同個性的學生用同一的內容、進度、方法授課,因材施教將無法實現,教學質量難以提高,使得英語教學陷入被動的狀況。要扭轉這種教學被動的局面,使所有學生都能得到發展,必須打破傳統的課堂教學的組織形式,做到既不壓制基礎好的學生也不放棄基礎差的學生,根據學生的實際英語水平,實施“分層教學”。
二、分層教學的理論基礎
“分層教學”思想,源于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分層教學”是指按學生實際學習程度,在班級授課制下進行施教的一種新型的教學組織形式。原蘇聯教育家贊可夫在《教學與發展》中提出“使包括后進生在內的全體學生都得到一般發展”的原則。“分層教學”是尊重學生的個性,促進包括后進生在內所有學生發展的有效措施,是一種適合學生的教育教學方式。英語的“分層教學”有其心理學依據。教育心理學家維果斯基認為學習內容主體應在學習者的經驗范圍之內,新知識只能以“最近發展區”,即原有知識的邊沿上逐漸擴大外延。因此,對于不同層次的學生來說,學習內容主體應該是不同的。而傳統的課堂教學是無法適應學生的學習要求的。由此,我們可以認為“分層教學”是適合學生的一種教學組織形式。
三、實施計劃和過程
1.教學過程中的分層
在教學過程中,根據不同層次的學生制訂不同的教學目標。如:A等學生(學習好的)這部分學生雖然人數很少,但認真的學習態度、自覺精神應加以肯定。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我把學習的自主權交給他們,要求他們掌握聽、說、讀、寫、練的全部。在課堂提問中把難度大的問題,讓他們來回答。如,每課后第一個練習,Answer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according to the text,大部分學生不能完全做對。這種練習我就讓A等學生去做,讓他們給其他同學帶個好頭,調動其他同學的積極性。B等的同學(學習一般的)在教學中我把稍微容易的內容讓學生自己處理,同時,選一些簡單的問題讓他們回答。如果對話中生詞不多可讓他們讀,為其他人樹立榜樣。有個別詞讀的不正確,我及時加以糾正,并鼓勵他們大膽讀,給這些學生創造一個和諧的學習氛圍,讓教與學很好地溝通了起來,使這部分學生有了成就感。同時,我還鼓勵他們向A等同學學習,力爭在英語學習上更進一步。C等的學生(學困生)對他們就提簡單的問題,容易做的題,讓他們多做多練。對于Answer?the?following?questions?according?to?the?text.這類題,我選擇一些簡單的讓他們做。一是可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二是使他們產生成功感、自信心。學生若做不出,我就采用適當提示的方法,幫助他們解決碰到的困難。
當然在教學中也可以采取選擇分層,也就是在處理一篇課文或一個對話時,根據不同的問題提問。具體做法:我把問題分出三種形式,讓學生自己挑選做,看他們可以做哪一種題,自己把自己分成哪一類,做哪一等的題。自己可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做題。選擇適合自己的內容,自我認領,自愿去做。我認為,分層教學不是生硬的、死板的、固定的,而是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提出不同要求,以達到教學目的。
2.作業分層
作業的布置不應一刀切,而應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分層次設計和布置。為了使不同層次的學生有不同層次的進步,我把書上的八道題讓A等學生先做,給B等學生設計八道相對簡單的題,做連接句子的練習,給C等學生設計八道選擇填空題。第二天上課時,我對學生作業中存在的普遍問題進行條分屢析的講解,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聽有所獲。學生們在點點滴滴的進步中,激發了學習興趣,品嘗了成功的快樂,更愿意學英語了。
四、實施分層教學須關注的問題
分層教學從理論上來講有許多的優點,但就目前實施的情況看,仍有以下一些問題:
1.分層教學要解決分層的原則與分層的辦法
分層教學的目的是“因材施教”,首先要確定“材”的素質和水平。目前,我們對學生的分層主要依據新生的摸底結果和學生的自主選擇,但是測查的內容、難易的程度、考查的結果等是否科學、客觀、有沒有參考價值,這是個重要問題。其次,分層要使不同水平、不同需求在發展中柔性銜接(這較難把握),使學生從分層開始,就有了信心,有了動力,有了希望。
2.分層要解決家長的疑慮和學生的思想負擔
分層對學生的心理沖擊表現為“自卑”,對家長來說是“沒面子”。可見,做好學生及家長的工作尤為重要。在分層教學的試驗之前,一定要客觀地宣傳其有利的一面,同時提醒學生或家長,做好頂住壓力的思想準備。其實,無論如何分層,都應以學生能否進步為判斷得失的標尺。
3.分層教學對教師提出了新的要求
教師不能再“拿一個教案用到底”,而要精心設計課堂教學活動,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選擇恰當的方法和手段,了解學生的實際需求,關心他們的進步。改革課堂教學模式,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創造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形成成功的激勵機制,確保每一個學生都有所進步。
在大力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我認為“分層教學”在我們職業學校或許更為適用。職業學校的學生大都是被普高篩選下來的學生,他們中不排除優秀的學生,但總體上來講,我們教師要面臨的學生或多或少存在著學習基礎差、學習態度差等的現象。因此,這樣的學生更需要我們老師更多的幫助。對待這樣的學生,我們更要付與愛心、真心、微笑、鼓勵。總而言之,“分層教學”能彌補傳統的教學模式的一些不足,改變職業學校教學滯后的現象,促進外語教學的發展,使全體學生都能感受到英語學習的成功與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