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同
摘 要:結合教學體會,從高中數學教學內容、學生自身及教師本身三方面闡述高一新生在數學學習中出現錯誤的原因;并且提出了應對學生屢犯錯誤、懼怕錯誤、一錯再錯的“四心”措施,以改變學生初入高中,無法快速適應高中數學學習的現狀。
關鍵詞:高中數學;錯誤;成功
一個嘗試錯誤的人生不但比無所事事的人生更榮耀,并且更有意義。
——蕭伯納
在課堂教學中,我常常會遇到一個問題:每當我指出學生的錯誤時,他們總是迅速地涂抹掉,然后低著頭,默不作聲。這個時候我再進一步問錯在什么地方,他們的答案往往驢唇不對馬嘴。這讓我感到既無奈又無計可施。
我認為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從教學內容看,高中數學與初中數學相比,內容多、進度快、題目難,復雜多變,雖然學生課堂上能聽懂,作業卻常??目慕O絆,這種現象被戲稱為“一聽就懂,一看就會,一做就錯”。從學生自身看,剛剛從初中升入高中,思維仍停留在感性階段,中考前,教師用題海戰術讓學生形成定勢思維,而且在中考中取得的好成績讓他們更加堅信這種方法的可行性。但是,在一次次的打擊中學生原本滿滿的自信心蕩然無存,于是開始質疑自己、否定自己,認為自己不是學習的料。這樣就會對學習產生恐懼,回答問題也變得語無倫次。
從教師的角度看,由于課堂任務多、繁、重而無暇顧及學生身心上的細微變化,只顧口若懸河,卻不去看學生的眼神有沒有迷惑。出現問題,教師一問,學生就悶不吭聲,教師就越發急躁,免不了會口不擇言。其實,此時學生的心里有很多想法,卻被教師的態度嚇退,認為說了還不如不說,慢慢地就養成了不說話的習慣。
那么,面對學生的錯誤,教師該做些什么,如何做,才能變害為利,讓錯誤成為學生走上成功之路的墊腳石呢?
一、面對學生的錯誤要有平常心
學生為學習而來,面對陌生的事物,在摸索中前進,出錯在所難免,何況中學生與成人之間存在著巨大差異,學生的觀察、思考、選擇和體驗,都和成人有明顯的不同,應把成人看作成人,把孩子看作孩子,設身處地地站在學生的立場上,力圖找到學生容易接受的方法改正錯誤。
二、面對學生的錯誤要有同情心
中學生特別是高中生在犯錯時其實已經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心里已經感到懊惱和后悔,這個時候教師不應過激指責,而應循循善誘,幫助學生找到錯誤的原因,找到彌補錯誤和正確解決問題的辦法。在師生的合作交流中又能加深對彼此的理解,從而樹立教師的威信。
三、面對學生的錯誤要有熱心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睂W生有錯誤,有時候意識不到或是刻意回避,如果教師置之不理,任其發展,時間一長,學生的錯誤會越來越嚴重,等到“病入膏肓”之時就后悔莫及了。所以,教師必須多留意學生的異常行為,定期召開主題班會,積極主動地找學生個別談話,力求把損失降到最小,把錯誤消滅在萌芽階段。
四、面對學生的錯誤要有耐心
巴威爾說:“我深信,世界上最好的教育,是在不知不覺和家長的談話中獲得的。”一方面,教師應尊重和愛護后進生,盡量發掘后進生的閃光點,平等對待后進生;另一方面,教師還應與時俱進,不斷提升自身素養。
錯誤,一個讓學生感到惶恐的詞語,看似諱莫如深,實為極大的財富。作為教師,倘若在看到學生的錯誤時能用平和的語言委婉地指出,并做到因材施教,教會學生敢于直面錯誤、認識錯誤、改正錯誤,那么錯誤將不再被學生藏于心底,也不會成為師生間不可逾越的鴻溝,而是一顆躲在河蚌里的珍珠,總有一天會發出熠熠生輝的光芒,成為通往成功之路的墊腳石。
(作者單位 江蘇省運河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