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立波
摘 要:小組合作學習,首先要對學生進行調研,明確學生對合作學習評價的需求,其次教師要合作研究,共同磨課,進行課堂實踐,最后要進行有效評價。
關鍵詞:小組合作學習;課堂實踐;有效評價策略
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創建“和諧高效、思維對話”型課堂,我們可以實行小組合作學習的課堂教學模式。
一、對學生進行調研,明確學生對合作學習評價的需求
通過對學生心理現狀的全面調查,分析弄清了目前學生對合作學習的測評需求。第一,發現大多數學生認為課堂上小組評價隨意性太大,沒有一個統一的評價標準,老師這節課獎勵笑臉,那節課獎勵紅旗;這個問題加一分,那個問題加二分。隨意性的評價有失公正,難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第二,學生表示對學優生與學困生的評價表示不滿,認為優等生每節課得分過多,而學困生卻成了被遺忘的對象。第三,教師只注重小組集體的評價,而忽視了小組成員個人的評價。導致部分同學過分依賴小組,放松對自己個人知識的記憶與能力的發展。第四,教師對小組合作學習的評價僅限于給學生打分,缺乏獎勵機制,而且經常有始無終。第五,同學們認為,平時的評價與期中測評的評價脫節,建議實施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的評價機制。
二、教師合作研究,共同“磨課”,課堂實踐
要想把“小組合作學習有效評價”這一課題研究做好,首先是我們教師應該增強合作研究的意識,團隊建設是搞好教學改革的關鍵。我們可以采取開展“同組共磨一節課”的教研活動,通過幾度試教,幾度評課,幾度修改,評課的重點一次比一次提升,評課的內容也一次比一次細化。每次達成的對小組合作學習有效評價的共識直接在下次課堂教學中體現,全方位地提升了教師的小組合作學習理念,日臻完善的小組合作理念使得每位教師提高了課堂教學水平。可以說,每次活動都是教師們共同進步的過程,是整個參與團隊的集體成長過程。
三、小組合作學習有效評價策略
(一)尊重學情差異,學困生的進步是小組合作成功的關鍵
在合理安排合作時間的基礎上,在組內實行“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原則。具體做法是首先在班級內將學生按學習成績、能力水平分成幾個大組,每組4人,根據學習能力差異,由組長將本組成員從1到4編號。一個同學就代表一個組,如果這個同學成績好,本組同學都受到表揚,比較差的組則全組成員都跟著受批評。并且,最關鍵的一點就是,回答對問題后,1號同學得1分,而4 號同學卻可以得4分。這樣為了小組多得分,學優生會非常積極地去教學困生,這樣,每一名學生都得到了提高。實行任務型教學和差異性教學,對每一節課每個同學的每個學習任務完成情況進行記錄,并進行積分,同時大幅度降低對學困生的要求,讓學困生不用跳一跳就能夠得著美味的桃子。老師的笑臉和鼓勵的語言會增強學生的成就感,成就感促使學生愛上學習,上課動起來了,整個課堂活起來了。
(二)集體評價與個人評價相結合
進行小組合作學習評價把對小組集體的評價與對小組成員個人的評價相結合,使小組成員認識到合作小組是一個學習共同體,個人目標的實現必須建立在集體目標實現的基礎上,以此來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的精神以及合作學習的能力。同時,在小組評價時,對個人在合作學習中知識的記憶、個人能力的發展等也要給予恰當的評價,這樣可以在小組內樹立榜樣,調動每位成員參與的積極性。
(三)制定相對完善的小組合作學習的評價標準
1.個人基本能力得分
個人基本能力得分包括兩部分:知識點記憶和作業。我剛接班的時候,很多同學做題隨意性太大,不經思考就寫答案,現在大多數同學都養成了分析問題的習慣,講解習題不再是老師的事了,而是同學們爭先恐后地起來講解。做錯的同學會趕緊記筆記,因為之后還有小組之間的錯題檢查,錯題記不下來會雙倍扣分的。每節課老師會明確任務,小組長在評價表上記下組內每個同學每一項任務的得分。每完成一項任務畫一個對勾,這樣課代表每天都要看一下每組的記錄本,把完成任務的情況跟老師反饋,老師根據課代表的反饋,并對其進行認真分析綜合,以便調控、修改和完善第二天的教學過程,使課堂教學不斷優化。
2.小組合作得分
每節課老師組織一到兩次小組活動,共同探究,合作學習。其中一名同學代表本組進行發言,答對的同學按號得分,這樣,一節課下來,既有組內的合作,又有組間的競爭,同學們爭先恐后地學習,原來死氣沉沉的課堂頓時變得活躍起來。
實行小組合作學習,改革課堂教學,拓展了課堂空間,需要我們多學習別人的寶貴經驗,不斷地實踐,在實踐中反思,在反思中提高。我們要提高每一個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有更多的成就感,讓學生積極參與到學習中,從“要我學”到“我要學”,從“學會”到“會學”。
參考文獻:
周永林.淺析小組合作學習的意義.
(作者單位 山東省海陽市新元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