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玉金
摘 要:當今世界,科學技術迅猛發展,知識經濟時代加速到來,國際競爭日趨激烈,為了適應新世紀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的需要,必須努力把學生培養成為頭腦機敏,具有“獨立思考和獨立判斷的有創造能力”的個人。江澤民同志說:“教育是知識創新傳播和應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養創新精神和創新人才的搖籃。”
關鍵詞:小學語文;創新意識;創新精神
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我通過對國家有關文件以及新課程標準的學習,更加明白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重要性,并以極大的熱情和探索精神投入到語文創新教學中。那么,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呢?
一、教學觀念的轉變,創新教育思想的樹立
當前,實施小學語文創新教育,一是要實現學生觀的轉變,把學生當作學習的主體,而且是具有充分創造潛能的主體,從學習目標的確定到創新學習方法的選擇,都要適合學生這個主體。二是要實現教學觀的轉變,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是首席學習者。語文教學發展到今天教學觀念也發生了許多改變,但其根本的改變,應該是把重心轉向學習,一種在教師引導下的學習,學生這個學習的主體自身探究性的、創造性的學習。三是要實現教學價值觀的轉變。以往的語文教學評價是以傳授或獲取知識的程度來評價。知識固然是重要的,但學生獲得的能力以及學生自身的發展才是最重要的。因此,在評價時,要由重知識向重能力、重發展、重創新轉變。
二、教學方法的改進,創新精神的培養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要實施創新教育,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就必須改革課堂教學模式,進行“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性學習”,變講授為自主活動、集體討論、學生交流等多種方式配合協作。
新課程標準提倡在平等對話中教學語文,這就要求教師要擺正自己的角色地位。
1.做一個忠實的聽眾
在語文教學中進行創新教育,發展學生的創新能力,關鍵在于為學生營造一個民主、平等、和諧的學習環境,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發展學生的獨立自主能力。教師應認真地傾聽學生的獨特見解,要減少統一,鼓勵求異,讓學生獨立思考,獨立感受,讓他們如癡如醉地探究、體驗、交流;或發表自己的見解,或補充同學的發言,或互相啟發,或自由組合朗讀等,教師要以欣賞的眼光看、聽,只適當地作些引導和點撥。
2.做一個友好的伙伴
教師要敞開心扉與學生進行對話,要與學生友好相處,這樣學生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中,才能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3.做一個出色的主持人
在對話教學中,教師要做“談話”節目的“主持人”,要減少問答,提倡自讀、熟讀、美讀,學生的思維不能局限在教師設計的瑣碎的問題之中。創造性的閱讀教學,要以學生為基礎,讓學生在自讀中領悟,在自讀中發現,在自讀的基礎上交流、指點,以自己的智慧啟迪學生的智慧,更多地讓學生走向前臺,展現他們的思想,在交流中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學生自身的創造力也會得到充分施展。
教學方法的選擇,除了要考慮學生的情況以外,還要根據課型和具體課文的特點,作出不同的選擇。有靈活的方法,才有活生生的教學,也只有活生生的教學,才會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能力。
三、誘發想象,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想象力是一種特殊形式的思維活動,是在頭腦中創造出過去沒有遇到過的事物的形象或者將來才能實現的事實的形象思維活動,因此想象是創造力,一切創造活動都離不開想象。我們必須重視想象能力的培養。在教學中,教師要抓住兒童想象豐富的特點,依據教材所提供的某一知識點作為啟發想象的觸發點,讓他們在想象中鞏固知識,在想象中培養思維能力。如:教學《狼和小羊》,抓住狼和小羊的幾次對話,啟發學生想象:狼撲向小羊以后的情況;教學《賣火柴的小女孩》,抓住小女孩的幾次幻想,啟發學生想象小女孩的悲慘生活。
從上面的教學實例中可以看出,小學語文教材為我們提供了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廣闊空間,經常將學生認識問題的范圍向課本外延伸、發散,有利于促使學生的思維向廣度展開,久而久之,“打破沙鍋問到底”、“異想天開”將會成為學生創造性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內容,有利于學生創新能力的發展。
四、激發學生創新的動機
每個學生在語文學習中,都在不同程度上有“自我表現”的欲望,如發言新穎、見解獨特等,教師就要抓住時機進行啟發誘導。
1.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為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我在教學中經常鼓勵學生提出問題,盡量避免打擊學生的積極性。如教學《小攝影師》,我首先問學生“看到題目后,最想知道什么?”學生可積極了,有的想知道課文中的小攝影師是誰,有的想知道小攝影師給誰照相、怎么照的,有的想知道他為什么要照相,有的想知道他照成了嗎等等,然后讓學生帶著提出的問題自讀課文,再展開討論,進一步激發了他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滿足學生創新的欲望
通過舉行各種語文知識的競賽活動,使學生發揮自己的創造潛力,表現自己的才能,并獲得成功的喜悅。于是,我在教學中,經常舉行朗讀比賽、寫作比賽、聽寫比賽等。比如,在聽寫比賽中,學生學習生字時,先讓學生自學,然后隨意聽寫生字的有關詞語,看誰記得多、記得準。這富于挑戰的做法,既滿足了學生自我表現的欲望,又使其創造性地積累了詞語。
總之,語文教學改革,必須以學生學習能力的形成、創新意識的培養為根本目標。學生的創新意識,是在我們日常教學的點滴中培養起來的,它需要教師盡快轉變觀念,改進教學方法,明確育人目標,才能更好地為培養新世紀的創新人才打下基礎。
(作者單位 四川省南溪縣南溪區裴石中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