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明蘭
摘 要:電工電子技能教學是中職學校機電類專業中的重要教學內容,關系到專業理論的深入以及技能的拓展。文章通過分析電工電子技能課的特點,對電工電子技能課的教學方法進行探討,以期獲得有效的手段,提高技能課教學的效果,從而培養出更多具有一定專業技能人才。
關鍵詞:中職學校;電工電子;技能教學
電工電子技術作為機電類專業的一門基礎課程,是電學相關的各個專業的學生必修的課程之一。根據教學目標,相關專業的學生在2年或3年內要掌握技能和達到中級工應知、應會標準,都要通過技能教學來完成。在電工電子技能教學實踐中,筆者根據電工電子技能課程特點,講究教法,激發學生的興趣,分階段實施教學目標,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1 加強學習興趣培養,幫助學生樹立學好技能課的信心
學習興趣。興趣是調動人的積極性的能源,也是事業成功的秘訣之一。很多科學家之所以能做出那么大的成就,原因也是他們對科學有著深厚的興趣。興趣不僅是學習最好的老師,也是創新之母,沒有濃厚的興趣是不能達到入迷的程度。職業中專的專業課都是實用性較強的科目,當學生一開始接觸這些知識時會很自然產生興趣,教師就應該引導這種興趣,并努力在今后的教學中運用各種教法讓學生保持、發展這種興趣。如我們在教授電子電器專業內容時利用學生對家中各種家用電器如何工作的這種求知欲,多提供一些電器的基本檢測和基本操作技能訓練,讓學生在動手過程中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只有當學生對知識有了興趣,才有了持久的動力和較高的效率。
2 改革技能教學方法,促進理論知識和實際技能的結合
電工電子技術作為一門實用技術比較強的課程,理實一體化,培養學習聽、看、做、記、想的能力,更有助于調動和開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因此,徹底變革原來的實驗內容,提升基礎實驗的內涵,在驗證性實驗中滲入“探究型”內容,加強設計性實驗教學內容,完成一定的應用創新設計實驗,使實驗教學變為由理論通向工程實際的橋梁。在實際的實驗教學中,總目標是: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創新設計能力,以及綜合情況的處理能力。為此,可以將電工電子實驗教學規劃為3個模塊。即:基礎訓練模塊、綜合設計模塊、應用創新模塊,然后根據每個模塊分配具體的合理的時間。在每章課程結束后,安排一個小實驗,使學生在學中做,在做中學,通過采用理論實踐一體化教學法,打破理論課、實驗課和實訓課的界限,將其中相關教學環節相對集中,由同一教師主講,教學場所直接安排在實驗室或實訓車間,使“教”,“學”,“做”同時互補,整體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比如在做晶體管簡單測試的試驗中,要用到萬用表,二極管,三極管,電阻器等主要電工電子器件,教師可以要學生要對比二極管,三極管,電阻在外形上有什么不同,然后從里到外,從簡單到復雜,要求學生通過萬用表測出各個元件的特點,并作出總結,另外在測量方法上也可以要學生驗證二極管,三極管的主要特點。要學生體會到我們講的理論和具體做的實驗是一體的,更促進學生的理解和動手能力,從點到面,從簡單到復雜,從不知到無所不知。
3 改革實踐性教學,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在傳統的電工電子實踐教學中,一般開展的是驗證性實驗,實驗內容、步驟、電路和儀器的選擇都是教師安排好的,學生只需要按照實驗步驟進行操作即可完成實驗。通過實驗,雖然能鞏固一些理論知識,掌握一些儀器儀表的使用和一些操作技能,但學生不必過多地動腦,更談不上創新意識的培養。為了提高實驗質量和培養創新型人才,筆者對實驗內容作了一些修改。除了要求學生做過去的一些驗證性實驗之外,還增加了一些設計性實驗讓學生開展。具體的要求是,學生進實驗室做實驗之前,要對實驗過程進行認真的預習,寫出預習報告設計,畫出初步的實驗電路。預習報告包括方案選擇、電路分析、參數計算、實驗步驟和測試方法等。儀器、設備的這;擇均由學生自己選定,教師只需檢查學生電路設計是否合理,操作結果是否符合設計要求。這樣,學生由被動變為主動,教師只起到引導的作用,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加強了學生的自學能力、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
4 開展興趣小組活動,提高學生技能
為了提高學生技能,我們在課外時間成立電子電器維修興趣小組。教師指導學生制作簡單的電路,如門鈴、聲控燈、防盜報警器、調頻無線話筒等。制作內容從簡單到復雜,從知識性到創造性。制作電路的選擇要注意考慮趣味性和實用性,以提高學生制作興趣,并且對技能要求逐步提高。對于出現的故障,先給學生自己分析,找出故障產生的原因,如若找不出教師再進行提示,以提高學生的維修技巧。同時,鼓勵學生從身邊的小電器故障處理人手,學會一些簡單的維修技巧。隨著學生維修經驗的積累,鼓勵學生到校外進行義務維修,提高維修技能和社會適應性。學生在維修中體會到成功的樂趣,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技能的積極性。
5 教師加強專業進修,適應技能教學
教師必須加強教學技能和動手能力訓練,尤其是從事電工電子專業類課程教學的教師。現代多媒體教學手段正被越來越多的人認可,其鮮明的教學特點、豐富的教學內容、形象生動的教學情境、促進教育技術的信息化,構成了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教師在業余時間除了要加強業務能力的提高之外,還應加強計算機應用軟件的培訓和學習,以適應不斷發展的技能教學要求。
以上是筆者在中職學校電工電子技能教學中的一些體會。電工電子專業知識范圍較廣、內容較深、學習難度較大,采用何種方法才能更好地提高技能教學的質量,還需要電工電子教師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創新。
參考文獻
[1]臧桂美.《電工電子技術》課程教學改革初探[J].中國校外教育,2011,(11).
[2]吳建.淺談《電工電子技術》課程的教學[J].新課程研究(中旬刊),2011,(08).
[3]孔祥富.多元智力理論視角下的中職教學改革的幾點思考[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 2004,(19).
[4]陸君臣.談高職教育推行研究性學習[J].《教育與職業》,20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