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玉穩
摘 要:在高中教學中,數學是一門難度較大的學科。教師的教學方法對學生的學習效率極具影響意義。在這個階段,教師教學方法的選擇應該從學生的特點出發,尋求更好的教學技巧,并將之合理地運用到學習中。
關鍵詞:高中數學;教學技巧;教學效率
在高中教學中,由于升學壓力影響,很多教師都在尋求能夠讓學生充分投入課堂中又能高效率教學的技巧,但由于很多教師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受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因此,在教學中并不敢大膽地嘗試新方法、新教學手段,這對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也產生了或多或少的負面影響。筆者在本文中結合自己多年的教學經驗以及自己的思考,對高中數學教學中如何高效率地教學提出了幾點教學技巧。
一、在教學中正確運用合作教學的技巧
行動決定教學理念,教師在教學中有什么樣的教學行動,就決定了教師有什么樣的教學理念。在教學中運用合作學習是一種讓理論與實踐情況相結合的理念,讓學生在具體的合作學習情境中掌握數學知識點。在合作學習中,教師還要正確地對學生實施引導、指導和幫助,認真地觀察學生在合作學習中的表現,針對學生出現的不良情況及時給予批評和糾正,讓學生能夠正確投入合作學習中,有效地為學生解決合作學習中遇到的困難,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合作學習的課堂中來,在學習中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盡可能減少對學生的限制,讓學生在合作學習中的能力得到更大的提升。最后,還應該注重有效的全員參與。讓每一位學生都有展示自己才能的機會和平臺,對學生的課堂表現給予積極的鼓勵,盡量多鼓勵、表揚,少批評,讓學生樹立起自信心,在升學壓力下,仍然能夠保持樂觀的學習心態,實現學習的高效性。
二、在教學中正確運用分層教學的技巧
在教學中實施分層教學,是指對學生的基礎、教學目標、課程結構等方面的分層。一般來說,可將學生的基礎劃分為三個層次,即:基礎層、中間層、能力層。在分層時不能將學生的成績作為主要依據,還應該充分考慮到學生對于數學學習的興趣、學習態度、思維特征、性格特征等情況,根據對學生這些方面的全方位的衡量,將學生合理地分配到最有利于他們發展的層次。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實行不同的教育方法,讓學生的能力在合理分層的基礎上得到提高。在教學時,對于能力層的學生而言,要求學生學會課本教材中的知識外,還可為學生提供一定的課外習題,要求學生盡量做完;對于基礎層的學生而言,就要放低要求,只需要他們能夠掌握課本教材中的知識就可以;對于中間層的學生而言,可以將教學目標置于兩者之間。通過這種分層教學,學生的學習能力能夠得到更大的發展。
三、在教學中注重練習設計的技巧
練習設計是對學生學習的一個鞏固。在高中數學教學的練習設計中,要從學生的特點出發,遵循以下四個原則:第一,目的性原則,即練習設計的內容必須能夠使學生在練習中達到鞏固知識點、準確把握知識結構中重點和疑難點的目的。第二,層次性原則,即設置好練習題的難易程度。可以將鞏固基礎知識的題目放在前面部分,將鍛煉學生思維能力的題目和綜合運用知識的題目放在后面部分,讓學生的能力能夠一步一步地加強。第三,針對性原則。練習的針對性原則強調從學生出發,以人為本,一切練習設計為學生服務。在設計練習時,要充分把握教材,從知識點入手,根據學生的客觀實際情況設置好練習題。第四,多樣性原則。在設計練習時,可以豐富題型,設計選擇、填空、判斷、解答等多種題型的練習,為學生構建一個愉快的練習情境,讓學生能夠愉快輕松地完成知識的構建。
參考文獻:
[1]盧亞東.新課標下提升高中數學教學質量的思考[J].華章,2011(18).
[2]陳培亮.新課標背景下提升高中數學教學質量的思考[J].新課程研究:基礎教育,2010(9).
(作者單位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南澗縣民族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