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莉
摘 要:歷史插圖是歷史教科書的重要組成部分。歷史插圖的運用對中學歷史教學尤為重要,教師利用歷史插圖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幫助學生形成歷史概念,深刻認識歷史的發展特征和發展趨勢。在實踐教學中,教師應努力做到豐富教學方法,充分發揮學生的能動性,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
關鍵詞:歷史插圖; 歷史教學; 學生能力
一、歷史圖片的定義
在《現代漢語詞典》中,對于“圖片”的解釋是表示用來說明某一事物的圖畫、拓片等的總稱。歷史圖片中的“圖”,原來是技術制圖中的基礎術語,泛指用點、線、符號、文字和數字等描繪事物的幾何特征、形態、位置及大小的一種形式。而“片”則是由一種扁而薄的東西引申出來的片狀材料,如唱片、相片、影片等。可以看出,圖片實際上是指所有靜態的畫面和影像。當我們將所看的電影或電視做出一個“截屏”或者把一個實物或運動的物體拍成照片的時候,就變成了“圖片”。歷史圖片是圖片中的一種,是圖片中直接或間接帶有歷史內涵或促使人們可以從歷史的角度來理解與利用的圖片。
二、運用歷史圖片培養學生能力
(1)利用圖片激發興趣,加深理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由于歷史插圖形式多樣,繪畫生動具體,圖文并茂給學生耳目一新的感覺,成為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誘餌之一。比如在《開國大典》中,毛主席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仔細品味此圖,便會有如聞其聲、如見其人、如臨其境之感,學生的歷史想象能力得到了充分的發揮,更重要的是培養了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使他們可以走進歷史,感受歷史。
(2)利用圖片,激活學生創新思維。歷史圖片直觀但隱藏著豐富的知識, 這需要學生在學習時, 充分運用觀察能力, 把觀察到的現象上升為理性的思維, 培養創新能力。無論是中國歷史,還是世界歷史;無論是古代歷史,還是近代歷史,每個朝代都會涌現一批杰出的歷史人物,引領當朝歷史的發展。
(3)利用圖片,培養歷史想象能力。歷史教科書中的許多教材都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想象空間。中學生對于歷史之謎,總喜歡做種種猜想,幻想穿越時空回到那個歷史朝代進行考察,見證那個年代所發生的事情。
三、歷史圖片的采用原則
一是選擇性原則。歷史插圖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文字和言語的延續、補充和發展,所以教師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仔細觀察,進而引起學生分析、綜合、創新等學習活動,從中提取有效的歷史信息,認識重大歷史事件的本質,因此教師的教學和教科書的圖片選擇則必須具有針對性。
二是啟發性原則。歷史插圖的運用不僅要達到刺激學生學習興趣,達到學生掌握一定的歷史知識的目的,而且要通過對插圖的分析,培養學生的能力,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三是靈活性原則。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靈活地運用插圖加深學生的印象。教師在運用插圖時,要特別注意適時和巧妙,要根據教學的實際情況,可以用于新課的導入,也可以用于結課時的總結。
四、圖片對歷史學科的意義
在學習上,圖片作為一種重要的直觀材料,對各個階段的學生和各學科的學習都具有重要的意義。由于初中生的認知水平、心理及思維方式正處于從兒童段向青年段、幼稚向成熟、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的階段。因此,首先,圖片以新穎直觀的形式,比文字更容易引起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只有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才會有學習動力,學習行為才會積極有效。其次,運用歷史圖片,可以對學生進行生動形象的思想教育。圖片本身往往蘊含著豐富的情感表現力,影響學生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思想教育就是在情感和價值觀方面影響學生。再次,圖片是歷史學習的重要方法和途徑。歷史是發生在過去的事情,不可能重演,學生只能通過對文字、圖片、遺物等各種歷史材料的體驗和探究,獲取歷史知識。
總而言之,圖片是直觀、形象的視覺教材,歷史插圖既是歷史教科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實用性極強的直觀材料。歷史插圖使語言文字更充實、更生動、更具體、更直觀、更便于學習。所以,歷史教師應在課堂教學中,盡可能多地運用歷史插圖去說明歷史現象、觀念和結論。
(作者單位:甘肅省酒泉第六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