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華云
摘 要:觀察是一種有目的、有計劃的知覺過程,是人們獲取知識、認識世界的主要途徑。所以,培養良好的觀察力對幼兒的成長尤為重要,甚至對其一生的發展都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如何在幼兒園教學中培養幼兒良好的觀察能力,成為眾多幼兒園教師研究的主要課題。對此,通過對培養幼兒觀察力的意義及如何在幼兒園教學中培養幼兒的觀察能力兩方面進行淺析,提出相關建議。
關鍵詞:幼兒園教學;觀察能力;重要性;培養策略
一、培養幼兒觀察力的重要性
1.良好的觀察力能夠促進幼兒更好地發展
著名雕塑家羅丹說:“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由此可見,人們認識世界、想象事物、開豁視野是從觀察開始的。觀察力對幼兒的成長十分重要。良好的觀察能力能夠促進幼兒綜合能力的發展,是智力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培養觀察力的過程,實質上是培養幼兒在生活中觀察、在學習中探索、在游戲中觀察的一個過程,能夠較好地發展觀察能力,促進其未來更好地發展。
2.良好的觀察力能夠培養幼兒多方面的能力
良好的觀察力是學好其他學科的前提,也是其未來從事學科研究和個體發展的基礎,更是他們智力結構的組成與完善的關鍵。同時,更能為今后接受九年義務教育繁重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因此,在幼兒園階段就要培養幼兒善于觀察的習慣,良好的觀察能力對其今后一生的發展都有著重要的影響。
二、在幼兒園教學中培養幼兒觀察能力的建議
幼兒期是人一生中關鍵的時期。幼兒的觀察力很多時候是在幼兒園教師、家長培養和訓練中逐漸發展起來的。如在游戲、學習、生活等方面。由于幼兒在幼兒園時間較長,所以是培養觀察力的主要場所。教師應該根據幼兒自身的特點進行有目的、有規劃地培養,引導幼兒養成主動觀察、積極探索的良好習慣。下面就如何在幼兒園教學中培養幼兒的觀察能力提出若干建議:
1.激發幼兒養成善于觀察的習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人一旦對某事物產生濃厚的興趣,就會積極、主動地想要去了解與研究。對于培養幼兒善于觀察的習慣,最根本的一點,是培養幼兒愛觀察的興趣。幼兒處于成長階段,往往容易忽視身邊很多事物,更談不上培養觀察力。所以,只有抓住幼兒感興趣的事物,讓他們樂意參與其中,才能真正引起孩子的觀察興趣。
2.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力
幼兒有著強烈的求知欲。因此,在教學中,我們需要根據這個特點,真正啟發他們更加自覺地去觀察他們感興趣的一些事物。比如,教師在教學牙齒教育課時,談到酸醋可以把雞蛋殼泡軟。為了讓幼兒可以親眼看到,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引導幼兒親自操作實驗。在這種情況下,幼兒就會觀察到蛋殼在不斷地發生變化。四、五天后,幼兒發現蛋殼真的變軟了。此時,他們從內心也就真的相信了“睡前不要吃東西,應刷牙漱口”的良好習慣。
3.引導幼兒正確地觀察事物
幼兒的觀察興趣濃了,可以正確引導他們的觀察。首先,讓幼兒懂得一定的順序,由上而下或者是由左到右。這樣的指導需要堅持,經過日積月累的觀察就不會顯得雜亂無章了,但是幼兒觀察事物相對比較粗略或者籠統,并不善于去區分各種事物之間細微的一些差別。因此,他們往往會把一些數字圖形混淆在一起,教師一定要引導幼兒仔細觀察所需要分辨的對象,通過相應的比較,讓幼兒可以更加清楚地了解其中的差別。實踐證明,幼兒自己發現知識的記憶往往比教師灌輸要牢固得多。
4.學習與游戲相結合,激發熱愛觀察的興趣
幼兒的學習一般以游戲為基礎活動。教師在教導幼兒時,應把學習與游戲相結合。同時,在游戲時,要注重對游戲的設計。如:“小白兔,兩只耳朵豎起來。”“對,那小白兔是兩只耳朵的,那大家知道蝸牛有耳朵嗎?”“不一樣,蝸牛沒有耳朵,它有兩個角?!蓖ㄟ^這樣的游戲問題,幼兒自己找到答案,不僅可以表現幼兒的聰明才智,還能提高幼兒的觀察興趣,一舉兩得。所以,教師要培養的是有創造能力的多方面發展的孩子,而不是人格被奴化的孩子。學習與游戲相結合,何樂而不為?
5.鼓勵和啟發幼兒積極提問
幼兒在觀察事物過程會產生很多疑惑,他們會經常進行提問。在這個時候,教師一定要有耐心聽取其疑問,然后給予相應的回應,幼兒提出一些創新性提問時要適當給予肯定或表揚,引導學生繼續觀察和分析。比如,吊扇為什么會轉動。教師可以告訴幼兒因為吊扇里面有旋轉軸,用電就可以帶動軸的轉動。當孩子明白之后,教師可以趁機向孩子提問題:“為什么自行車的輪子會轉,鬧鐘為什么也會轉動呢?”通過一系列的問題,自然而然地幫助他們養成自覺觀察的習慣,從而培養其自覺觀察的興趣。
6.教師需要教會幼兒正確的觀察方法
教師除了要培養幼兒對周圍事物觀察的興趣外,還需要教會他們觀察的方法,引導幼兒用實驗去觀察。首先要開展“雞蛋浮起”科學實驗,在這個時候,教師在課堂上分給每組幼兒盛有五分之三液體的容器,總共有四個,雞蛋四個,黃糖、食用鹽若干,然后讓幼兒自己先去做實驗,使雞蛋可以浮動起來。這個時候,幼兒的興趣一定很高,他們會興奮不已地自己操作。這時,教師一定要觀察事物,提出相應的問題:“小朋友,你們發現了什么?”孩子們就會發現,在淡水、鹽水、糖水以及牛奶中,雞蛋都是沉的。同時發現放牛奶的水變白了,放黃糖的水變赤了。在這個時候,教師一定要引導幼兒多放鹽,然后用筷子不斷地進行溶解,看一下有什么不同的情況??梢姡u蛋在鹽水中慢慢地漂浮了起來,而在牛奶和淡水攪拌中雞蛋在不斷地下面搖動。通過實驗,讓教師對孩子們的發現給予充分肯定,這樣就會讓孩子可以充分體會到觀察的樂趣。
7.布置一些家庭手工作業
手工家庭作業是教師布置的課外作業,是一項智力開發的任務,同時是幼兒進行獨立思考、認識和情感的綜合型的表現。手工家庭作業可以培養學生的自主觀察能力,通過不斷地動手,幼兒可以從中發現更多的問題。對此,教師和家長一定要重視家庭手工作業的作用。手工家庭作業除了能夠提高幼兒動手的技能,還是幼兒、教師和家長三者之間的學識和情感交流的紐帶。從教育的角度來說,父母是幼兒的第一位老師,也是終身的老師,所以,家長要重視幼兒的家庭教育,通過手工家庭作業培養幼兒的觀察能力。
目前,越來越多的教師開始注重培養幼兒的觀察能力,主要是因為培養觀察能力能夠不斷地開啟幼兒的智力,使其對生活的各種細節更加了解。很多科學家之所以可以在他們研究的領域中有所成就,就在于他們不斷發現問題,探究問題,更在于他們對身邊事物的看法有著不一般的洞悉。所以,良好的觀察力對于孩子的成長來說非常有益。所以,在幼兒園教學中要加強培養幼兒的觀察能力,使幼兒得到全面的教育,使其快樂地成長。
參考文獻:
[1]姚云.當前幼兒觀察力的培養及教育應對[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1(4).
[2]范先佐.“幼兒”教育面臨的問題及對策[J].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09(7).
[3]秦艷艷,閆軍印.幼兒家庭教育缺失及對策分析[J].沈陽大學學報,201119(2).
[4]趙艷輝.幼兒園教學中培養幼兒的觀察能力[J].科技資訊導報,2011(14).
[5]高興華.幼兒主題教學開放式教學教程.四川大學出版社,2011-12.
[6][美]婁爾行譯.論幼兒教學開放式教學概念[M].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11.
(作者單位 福建省漳浦縣第二實驗幼兒園)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