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希
摘 要:音樂與舞蹈作為藝術存在的不同形式、狀態,從音樂與舞蹈課程出發,對分層教學進行了實踐并探討了分層教學的方式方法。同時在教學中對音樂與舞蹈的有機結合在該種教學方法下進行了嘗試。
關鍵詞:音樂與舞蹈;分層教學;學習興趣
舞中配樂,樂中伴舞,樂舞交織。舞蹈作為人類智慧與想象力的完美結合,伴隨著人們走過了五千年的漫長歲月。音樂與舞蹈與人的生存、成長、發展緊密相連,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音樂教育承認差異,但應拒絕“選擇”與“淘汰”。讓每個學生在音樂學習上體驗成功,享受快樂,是每一位教師所應努力的方向。音樂與舞蹈模塊的教學不同于舞蹈專業教學,其特殊性有如下兩點:
1.教學的對象是舞蹈基礎層次不同或無舞蹈基礎的高中生
2.教學時間短(18~20課時左右)
因此,如何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內既面向全體學生又注重個性的發展并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已是教學中的關鍵。在這兩年的舞蹈教學中我采用分層教學法。針對該門課程的課程目標和課程內容,首先要吸引學生的興趣和信心,這是成功的一半。而如何分層、怎樣針對分層進行教學則是重中之重。教學不僅僅是課堂內的教學,還應該延伸到課堂之外,如何延伸也十分關鍵。以下我就分層教學方法在音樂與舞蹈課程中的實踐進行初探:
一、樹立學生的學習信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面對這些舞蹈基礎參差不齊甚至毫無舞蹈基礎的高中生,憑著他們對舞蹈的喜愛和對學習的渴望一同走進了音樂與舞蹈模塊課的教室。
1.排除擔憂,樹立信心
許多學生特別是毫無基礎的學生認為自己無基礎,因此在學習舞蹈過程中存在著擔憂。作為教師應鼓勵學生任何一門課程都是從不會到會、不懂到懂,在這個過程中可適當穿插介紹舞壇通過后天努力成功的典范樹立學生信心。
2.從舞蹈作用入手,激發學習興趣
有了信心還要有興趣,而怎樣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那就需要多層面地給學生介紹學習舞蹈的益處。如:近兩年,廈門對部分行業的女公務員專門開設了形體課,對禮儀、舉止方面進行了培訓。學習舞蹈不僅能促進智力發展,還能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和意志力,同時還能增強形體與氣質美感,培養良好的審美情趣。在介紹舞蹈過程中穿插影音片段、圖片文字介紹,激發學生學習舞蹈的興趣。
二、利用“分層互動”模式,提升教學效率
“分層互動”的教學模式,實際上是一種課堂教學的策略。這里的“分層”是一種隱性的分層,通過課前學生的展示或問卷調查等形式,掌握班級內每個學生大致的舞蹈基礎。根據每班的具體情況選出3~5個有舞蹈基礎的同學任小組長并進行自愿結合的原則形成一個學習小組。
1.充分發揮小組長的示范帶頭作用和充當小老師的角色
想讓音樂與舞蹈教學循序漸進、環環相扣地進行,設計舞蹈課堂上的鞏固練習、課外拓展練習是音樂與舞蹈教學中必不可少的環節。課堂中的學習沒有課后的鞏固練習學生很難很好地掌握,對于一些舞蹈基礎差的學生課后鞏固也有一定的難度,讓小組長充當小老師的角色既讓這些沒有掌握好教學內容的同學有了再次學習的機會,也激勵了小組長們學習的熱情。
2.教學內容與課堂實踐的分層選擇,提高積極性
根據教學目標和班級的情況教師可以靈活安排教學內容的多少、深淺,并在教學過程中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有不同的選擇,體現“多樣化”與“選擇性”,比如,在分析舞蹈音樂特點和舞蹈風格時,我會把回答問題的機會給予舞蹈基礎差的學生。(針對差生,鼓勵為主)
在舞蹈動作展示的時候,通常要把機會給予有一定舞蹈基礎的學生;(對中等生不能忽略舞蹈技能的培養)在聆聽音樂創編動作時,要把機會給予具有一定舞蹈語匯的學生。(對優等生注重創造力的培養)這樣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悅,因而提高學習的積極性。
3.充分發揮集體的協作精神和創造力
舞蹈創編是教學中的重要內容也是教學中的難點。舞蹈創編取決于舞蹈語匯積累的多少以及如何融會貫通地應用和對音樂的理解。在這一環節中我經常采用如下方式:
同一舞蹈動作組合上,配上不同風格的音樂,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例如,在教維吾爾族舞蹈的時候,先示范動作和介紹動作特點:在形體上強調昂首挺胸、立腰、拔背而產生的立感,給人一種高傲挺拔、外向的感覺。舞蹈律動的基本特征:為膝部規律性的連續顫動和變換動作時一瞬間的微顫,使其動作銜接自然瀟灑、柔和優美,擅長運用頭、眼和手腕。然后讓學生學習三組維吾爾族舞蹈基本動作,結合舞蹈動作的特點,讓學生課后以組為單位應用課堂教學中所學習的動作以及通過網上查找等學習方式選擇相適應的音樂自編舞蹈。最后,老師加以整合,編排成品舞蹈。通過實踐總結,一般每組都能較好地完成,舞蹈基礎好的同學偶爾還擔當領舞的角色, 給學生提供了很好的展示機會,讓人尋回快樂的本能,產生美好的情感體驗。也調動了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激勵了學生戰勝困難的勇氣,并充分激發了集體協作精神和創造性意識。
三、因材施教,重視對音樂特長生的培養
所謂因材施教是指對不同特性的學生找適當的教學方法。有的同學在音樂及舞蹈方面特別有天賦,本校專門為這些學生成立高考藝術輔導班,充分利用學生的特長,在緊張的學習中加強對音樂特長的培養,配備專門的老師為這部分同學進行專業輔導和考前專業模擬考試,為這些音樂尖子生順利考上理想的大學作好充分的準備和幫助。因此,每年有大量的藝術考生考上專業院校也成了我校的一大亮點。
成長無法替代,發展必須主動。美國教育家弗雷塔科指出:“只有教師擁有教學過程中自己的獨特方式,尋找自己道路的時候,教育才有可能成為藝術,才會有高質量。”因此,教師要把全體學生的普遍參與與發展個性的因材施教有機結合起來,創造生動活潑、靈活多樣的教學形式,為學生提供發展個性和能力的空間,從而使學生喜愛上你的課堂,使教育之路越走越寬。
參考文獻:
王安國,吳斌.音樂課程標準解讀.江蘇教育出版社,2003.
(作者單位 廈門海滄實驗中學)
?誗編輯 李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