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雅姬
摘 要:新課改下的高效課堂要求教師以“導師”的角色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在有限的時間內真正做到高效率、高質量地完成教學任務,促進學生獲得高效發展。教師要對如何構建高效高中化學課堂進行探討。
關鍵詞:高效課堂;角色;預習;備課;駕馭
怎樣的課堂才是高效的課堂?我想這個問題應該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問題,但總體上來說應該符合以下幾個標準:首先,每個學生都能全程參與到教學的每一個環節中,不做與學習無關的事。其次,整節課都能高效地完成課前制定的三維目標。最后,整節課的學習活動以學生的主動學習,積極思考為主,同時伴有良好的師生互動和生生互動。下面就結合筆者個人教學所得來談談如何構建高效高中化學課堂,從而為學生的成才加油。
一、教師角色、觀念的轉變
“師者,傳道受業解惑者也。”為了使這一過程順利進行,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擁有絕對的權威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而新課程要求構建師生平等關系,因此,教師在觀念上需要進行調整,并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①由傳統的知識講授者變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②構建平等師生關系的同時保持師道尊嚴。③由重結果向重過程轉變。④樹立邊教邊學的在教學中不斷研究發展的觀念。
二、指導學生進行課前預習
預習可以讓學生對即將要學習的內容有一個整體的認識,同時還可以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獨立思考的能力。聽課過程中可能產生的“攔路虎”都可以通過預習得到很好的解決。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寒暑假時間,以及課后時間指導學生進行合理的預習。如寒暑假期間,教師可以根據下學期所以學習的內容,設置問題用于幫助學生大致梳理下學期所要學習內容的相關概念、原理及運用,并形成知識脈絡。之后,對每一節課的內容通過細分問題的方式,要求學生在預習的基礎上進行解答,并嘗試完成課后習題。如果遇到不懂的地方,要求學生可以先通過查找資料或者進行討論解決,或記錄在筆記本上,上課時有針對性地解決。這樣既培養了學生的自學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同時還可以提高上課效率。
三、加強課前備課
俗話說:“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作為一門自然科學,化學知識理論性強,知識內容枯燥乏味,容易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產生畏難情緒,不利于學習。如何將學生難以理解的知識以最簡單的方式進行呈現?如何將枯燥的內容轉為有趣的教學活動?如何引導學生對知識規律進行總結?這些都是我們在備課過程中必須時刻自問的問題。因此,筆者認為教師應該對課標、教材、學情深入研究的基礎上根據教學的需要,對教材內容結構進行合理編排,變陳舊的教學模式為探究式的教學方式。通過呈現實驗現象與學生共同探討,推導出產物或某一結論。教師可以通過不斷設置疑問引導學生逐步地深入探索問題的本質。甚至,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親自動手。除此之外,板書、練習等內容也是備課過程中所不能夠欠缺的,但更重要的,備課應側重于備隨時可以修改的活頁教案。
備課時,我們還應注意課堂時間的合理安排。傳統的教學,教師講得太多,學生自主學習、思考、討論練習的時間太少,學生倦怠、厭煩情緒嚴重。在新課程背景下,有的教師講課時間太少,課堂內容粗淺,學生對所學知識一知半解的情況普遍,久而久之容易形成松懈、渙散的低效課堂。所以,在新課改精神的基礎上,我們要汲取傳統教學的優點,改變觀念,將課堂重新定義為學堂,向45分鐘要效益要質量,努力打造學習型課堂。
高效的課堂是在學生預習的基礎上,對學生有疑問及錯誤理解的內容進行深入的點評,同時對相關知識進行適當合理的拓展補充。但筆者認為,每節課教師所講的時間不應超過三分之一,應給出足夠的時間讓學生個人或團隊進行支配,但課堂練習的時間不宜少于三分之一。所以,課前教師應精心安排講、學、練的內容,以保證各環節能順利進行。
四、不斷磨煉駕馭課堂的能力
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主要是在課堂上完成的,因此教學活動能否順利進行是教學質量能否上升的關鍵環節。處于青春期的學生活潑好動、思維活躍,難以長時間的專注于枯燥的學習活動中。因此,教師個人對課堂的駕馭能力就尤為關鍵。筆者認為教師應在以下三方面進行磨煉:
(1)語言。語言是教師傳輸教學信息的最基本媒體形式,也是一門高深的藝術,同樣的學習內容,不同的教師講解,效果往往不一樣,究其原因,教師的課堂語言的優劣是至關重要的因素之一。講解過程中要求教師語言生動、直觀、通俗易懂、幽默風趣,同時兼具科學準確性。
(2)板書。板書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引導學生參與和總結自己的學習過程重要手段,也是學生今后復習的依據。因此,能否通過板書向學生傳遞本節課的重難點,以及本節課的學習方法,成為板書設計是否成功的標志之一。
(3)嚴密的邏輯思維。教學實際上就是教師教與學生學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能否將自己的所要教授的內容有條理的向學生表述,并被學生接受和理解,關鍵就在于教師的邏輯思維是否嚴密。教師是否能按照由淺入深、由簡單到復雜的順序,及時地幫助學生總結規律、構建知識網絡,是思維具有嚴密邏輯性的一個重要體現。
五、及時進行課后反思
教學反思是教師進步的階梯,是教師進步的重要途徑。通過教學反思能夠不斷地,逐漸地提高教師自我的教學監控能力,提升教師的專業素質,綜合水平等。因此,筆者認為教師應認真的反思每一次的成功和不足之處,同時,還應對學生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及給予教師的各種建議。通過反思,逐步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使課堂教學效率不斷提高。
總之,構建高效課堂并不是全盤否定傳統的教學方式,而是在新課程指導下不斷地汲取傳統教學模式的成功之處,不斷地對現有教學模式進行思考研究,最終實現學生自主學習為主、教師引導為輔的高效課堂教學模式。只要教師在教學中不斷努力、不斷研究,就一定能構建高效高中化學課堂,培養學生成才。
參考文獻:
[1]畢華林,亓英麗.高中化學新課程教學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
版社,2005.
[2]呂妙琴.談提高中學化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J].新課程學
習,2010(5).
(福建省晉江市英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