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狄明
摘 要:高中數學課程是高中學生必修的一門主要課程,對學生日后的長遠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與重要作用。其學習的必要性可見一斑。結合教學經歷,以“數學本質”“自主探索”及“文化價值”這三個方面為討論的切入點,就高中數學新課標所提倡的優秀教育理念進行了分析與探討,旨在于進一步推動高中數學改革的深化與普及,進而推動高中數學教育事業的更好發展及進步。
關鍵詞:高中數學;教育教學理念;數學本質;自主探索;文化價值
高中數學課程是高中學生必修的一門主要課程,包含了數學中最基本的內容,是增強學生應用意識、提高其數學綜合素質的基礎課程,對于學生日后的長遠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與重要作用。高中數學學習的必要性可見一斑。因此,筆者從事高中數學教育多年,以下僅結合自身的教學經歷,就高中數學新課標所提倡的優秀教育理念展開分析與探討,旨在于進一步推動高中數學改革的深化與普及,進而推動高中數學教育事業的更好發展及進步。
一、教學應充分體現數學的本質,務必要做到聯系實際、適應學生的特點
《普通高中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活動的展開必須依據學生的實際認知水平及獨特心理特點,另外還要充分體現相關數學內容的內在本質,以此使得數學教學內容更具典型性與可接受性的特征,從而最大限度地誘發學生對于數學所學內容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及強烈的探究欲望,便于他們對相關知識的更好認識與理解。”
隨著實際年齡的日漸增長,高中數學教師必須依據新課標的上述精神,使學生真正體驗到數學學科的內在本質,進而推動自己自覺、積極且主動地融入到相關數學內容的學習活動之中。
如,學習“統計”這部分知識時,我就結合學生的已有生活經驗及實際認知水平,選擇了富含生活化背景的教學案例。
以下是某學校小賣部統計每天的氣溫與自己實際賣出熱茶杯數的關系圖:
隨后,我又鼓勵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結合自身原有的知識體系對以下問題進行討論與探索:
1.嘗試將上表中的數據制成散點圖,并從中分析出溫度與飲料杯數的相對應關系。
2.如果某天的氣溫是-5℃時,該小賣部大概能賣出多少杯奶茶?
這一教學案例,密切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其后面附加的問題又充分契合了高中生愛探索、愛探究的學習行為特征,不僅使他們充分感悟到了統計思想和方法在現實生活中的廣泛運用,有利于其正確學習態度的樹立與形成。更重要的是借助這一實際案例,還切實幫助學生加深了對統計這一相關知識的深刻認識及理解,為他們自身應用意識的增強以及當節數學課教學效率及質量的切實提高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二、數學教學應當體現知識的發生發展過程,促進學生自主探索學習習慣的養成
《普通高中數學課程標準》指出“高中數學教師的教學活動應當從具體的數學實例出發,靈活而恰當地為學生創設能反映學習內容的數學情景,以此向學生展示數學知識的發生、發展過程,便于學生能夠以此為突破口,快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充分歷經數學知識的發現和再創造過程。”
這就要求我們高中數學教育工作者在數學課堂上除了向學生講解教材上羅列好的具體知識點之外,還要向學生巧妙設置一些具有啟發性與挑戰性的數學問題,并留給學生自主探索、自主討論的充足時間與空間,進而實現對所學數學知識點全面而綜合的體驗與理解。
對于這一點我有著非常深刻的體會。如,講解高中函數這一數學概念之前,我首先從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出租車函數現象入手講起:假如我們當地出租車的收費標準時:起步價5元(2 km,含2 km以內);若是路程超過了超過2 km,每增加1 km加收1.40元,不足1 km的距離按1 km計算。試求乘坐出租車時實際付費金額與乘車距離這兩者之間的函數關系。之后便帶領學生從這一常見的生活現象中進行一次函數概念及相關數學性質的回憶及總結;隨后又鼓勵學生將一次函數的函數圖象及性質進行升華與精煉,并逐漸過渡到二次函數知識點上來;最后在學生深入理解函數概念及圖形現象的基礎之上,我趁勢向他們講解高中函數與初中階段一次函數、二次函數等基礎知識點的區別與不同。如此,不但幫助學生切實加深了對高中所學數學函數具體知識點的認識與理解程度,而且更為關鍵的一點在于還借助這一契機,為其自主探索學習習慣的樹立與形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三、關注數學背后的文化價值,促進學生科學觀的形成
數學是人類思維與智慧高度發展的結晶與產物,更是推動社會生產力與科學技術取得快速發展并廣泛應用到現實生活實際的決定性因素之一,這就決定了數學學科體系中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價值及人文價值。
我在平時的數學教學過程中,就格外注重數學文化價值的挖掘與宣揚。如學微積分、解析幾何這章知識點時,我除了向學生講解教材上的知識點之外,還向他們介紹了牛頓、萊布尼茨創立微積分、笛卡兒創立解析幾何的時代背景、取得這些數學成果背后所付出的艱辛與努力以及這些劃時代的數學成就對人類思想、社會生活、科學進步等極大地推動作用。如此,一來調動了學生對這部分內容的濃厚學習興趣及強烈的求知欲望,二來更是促使他們更好地意識到了數學成果背后的努力與付出以及數學對社會發展的積極促進作用,這對他們樹立正確的數學學習觀念與態度、追求真理的科學精神無疑都起到了非常大的幫助。
總之,新課改背景之下,我們高中數學教師必須摒棄以往傳統而落后的教育理念及課堂教學模式,并努力探索、大膽實踐,將更多新課標所提倡的先進教學觀點、教學方法等靈活運用到教學實踐中。只有這樣,才能真正促進學生數學能力及綜合素質的顯著提升與進步,進而為其日后更好地適應社會、獲得長遠的發展提供充足的保障。
以上僅是我個人的粗淺認識與看法。“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我將以此為目標,努力深化高中數學教育的改革。
參考文獻:
[1]李亞東.新課標理念下高中數學教學中如何指導學生“做數學”[J].新課程,2013(10).
[2]鐘仙平.如何促進“雙基”教學與新課標理念的整合[J].和田師范專科學校學報,2005.
[3]王韶君.淺談高中數學新課標理念的幾點認識[J].中學教研,2007.
(作者單位 福建莆田二十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