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國芬
摘 要:小組合作學習作為教學策略和教學實踐中學生的學習方式,受到普遍歡迎和廣泛應用。隨著高中課程改革的深入,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積極實施小組合作教學,主要談了幾種理論基礎。
關鍵詞:高中英語教學;小組合作;理論基礎
一、群體動力理論
依據群體動力,我們的課堂教學必然存在合作、競爭、個人單干三種學習方式,但小組合作學習無疑是在適當條件下的一種理想方式。
新課程改革實施背景下,群體動力理論給我們的啟示是:通過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生的自主參與性是促進學生學習的原始性機制,只有使學生自主參與認知過程,才能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有興趣學習,才能使學生在教學活動中分享應有的權利,承擔相應的責任與義務。只有經過學生的自我探究和發現,才能完成知識的建構,才能真正實現學生主體的發展,這也是提高學生素質的重要途徑。
二、建構主義學習理論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主要強調以學生為中心,建構主義倡導的學習要在教師的指導下,以學習者為中心,既強調學習者的認知主體作用,也不忽視教師的指導作用。
建構主義理論給我們的啟示是:學生學習過程是在教師創設的情境下,借助已有的知識和經驗,主動探索,積極交流,從而建立新的認知結構的過程。它強調學習的主動性、實踐性、創造性和社會性,并對學習與教學提出了許多新的見解和思想。
三、人本主義理論
按照人本主義理論,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也是發展的主體,學生發展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主體意識的喚醒和主體活動能力的提高。在英語教學中,我們應該樹立以學生發展為本的觀點。
人本主義理論給我們的啟示是:學校教育教學必須把學生視為學習活動的主體,賦予他們學習的自主性。課堂教學應注重學生的個性價值與生命尊嚴,要充分相信學生能發展自身的潛能,從而達到“完美人格”和“自我實現”,成為“完整的人”。
四、多元智能理論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加德納針對傳統的智能一元化理論,于20世紀80年代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論。加德納認為,人是具有多種智能的,個體的智能不是以整合的方式而是以相對獨立的方式存在的。
在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多元智能理論給我們的啟示是:根據加德納的多元智力理論,每一個人同時具有九種智力,只是這九種智力以不同的方式及不同的組合形式表現出來,具有自己的特點和獨特的表現方式。因此,教師需要花費更大的精力與更多的時間放在發展學生綜合能力的教學活動上,為學生提供探索和發展多元智力的機會。
編輯 馬燕萍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