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稿日期:2014-04-20
作者簡介:陳月媚(1983-),女,廣東省河源市高級技工學校講師,華南理工大學本科畢業,電子商務專業。(廣東河源/517000)摘要:電子商務的發展要求中技生實操能力更強,而目前傳統教學方式主要是課堂教學和模擬教學,無法培養高標準的人才,從而使中技生就業處于弱勢。為此,我校進行教學創新,開發了我校第一個真實性的電子商務實訓平臺“商味真火工作室”。該平臺根據職業目標開展學生上崗操作業務,彌補了模擬教學中的虛擬性、不實用性、機械性,體現了學生實踐操作的職業性。實現了電子商務中技生由弱勢變得更加有優勢更加有競爭力。
關鍵詞:電子商務;中職生;教學創新
中圖分類號:G71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1422(2014)05-0102-02一、導言
隨著計算機網絡技術的普遍應用,以及信用卡的普及,電子商務逐步產生發展。目前為止,電子商務在我國如火如荼。然而一個行業的發展必須依賴于相關方面的技術人才隊伍。為了滿足這一要求,培養電子商務專業人才成為社會教育系統的重要工作。
所謂電子商務是指通過國際層面的互聯網開展商務活動的一種方式,一系列通過網絡平臺進行的營銷活動、客戶服務、廣告公關和調查等都是電子商務的范疇。基于此,學生通過學習電子商務畢業后可從事后臺運作、網站的網頁設計、網站建設和維護、編輯和網絡營銷(含國際貿易)、企業商品和服務的營銷策劃等工作。專科學生還可以從事電話營銷、電子商務助理等文職工作。
二、電子商務中技生的弱勢與課程教學的創新
(一)電子商務中技生的弱勢與教學問題
在過去的電子商務教學中,遵循了傳統教學對人才培養的模式,理論教學占用了大半的學時,云里霧里的理論勢必使學生找不到北,即便是電子商務案例,我們的學生仍然有空中樓閣的感覺。我校開設電子商務專業已經有幾年,從這幾年學生畢業后的就業情況來看,學生就業時對口率不夠理想,主要原因是學生在校學習期間學到的知識無法得以實際應用。
電子商務是集商業營銷與計算機技術緊密結合且實踐性極強的專業,目前我校普遍采用的教學方式主要有兩種方式:一是課堂教學。主要圍繞電子商務的各教學主干課程展開教學,通過教師講解和演示讓學生學習電子商務的一個運作過程,這種教學模式存在以下不足:學生只有理論知識,實踐能力不足;學生無法真正理解商務的內涵與精髓。二是模擬教學。這種教學方式存在以下明顯的不足:首先是模擬環境過于僵化、教條、死板,過于強調技術、流程,忽視商務分析能力的培養。其次是模擬教學項目與真實企業業務相差甚遠,缺乏市場的靈活性。最后是電子商務的流程、交易方式、管理規范處于變化與調整之中,考證平臺無法同步做到。
(二)弱勢到優勢:“商味真火”電子商務實訓平臺的建立
為提高電子商務專業學生的技能,我校計算機教學部部分教師利用課余時間,帶領學生共同開發了我校第一個真實性的電子商務實訓平臺——“商味真火工作室”。“商味真火”電子商務實訓平臺是教師、學生根據市場需求,建立的帶有一定經濟利益的網上商店,它借助于便捷和廉價的互聯網平臺,具有信息資源豐富,環境與業務運作流程真實等特點,該平臺以工作室的模式建立在學校中,為學生提供企業文化。
我校“商味真火”電子商務實訓平臺的運行由學校出資建設,電子商務專業負責具體規劃和實施。共投資2萬元。主要設備包括3臺電腦、5臺貨架、快遞臺秤、驗鈔機等、快遞加盟費用、消費者保障押金等,另批1.2萬元用作經營資金。學校安排一間教室作為實習場地。
管理過程由四位教師共同管理工作室,每個人分工不同,具體分工為:A.指導網店和實體店建設;B.指導宣傳策劃、市場調查;C.指導財務、客服管理;D.指導業務開發、外聯等。具體運作執行是在本教學部物色合適學生人選。由指導老師進行刪選再培訓學習,培訓課程主要有:“邁向成功網商”、“網絡交易安全”、“客服贏天下”、“寶貝拍攝技巧”、“寶貝圖片處理與美化”等。從培訓學生名單選出店長和各組組長進行自主經營。工作室動作由兩組學生輪流值班,工作時間為下午16:30-21:00,任期為一個學期,第二學期由另外兩組擔任。
經過調整,我們把工作室的所有學生分成兩組,每組的組長作為負責人,由組長安排各組員的任務,他們可以合作也可以分工,每個人可根據自己的特長負責相應職責,兩組學生以銷售額作為成績進行競賽,每周一次評比,領先的一組得一枚勛章,累積到期末給予物質獎勵。經過調整,工作室在這一個多月的運行下,我們發現有以下幾點改善:學生的積極性和責任心有所提高;學生的技能有所提高;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得到提高;店鋪的運行得到改善。
·教學教法·弱勢到優勢:中職電子商務實訓教學創新三、啟示
“商味真火”電子商務實訓平臺是我校依據市場對電子商務人才的需求、依據一體化教學指導思想提出的一個重點項目,它走的是一個以理論型和操作型密切結合的道路,開創了適合技工學校學生的教學模式,提倡學生在創業實踐中熟練掌握實用技能。根據職業目標開展學生上崗操作業務,彌補了模擬教學中的虛擬性、不實用性、機械性,體現了學生實踐操作的職業性。同時,工作室的運作以學生為主體,學生是學習的主人,電子商務專業的學生均能在工作室得到鍛煉,有很強的參與性。實現了電子商務中技生由弱勢變得更加有優勢更加有競爭力。
參考文獻:
[1]王曉紅,薛萬新,田玲.應用型大學電子商務專業師資隊伍建設探索[J].商場現代化,2008(28).
[2]葛懷東.我國高校電子商務基礎類教材建設的回顧與思考[J].職業技術教育,2005(29).
[3]何燕春.高職院校電子商務實踐教學探討[J].現代商貿工業,2010(15).
[4]趙潔.電子商務課程體系及教材建設初探[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0(12).
[5]梁艷娟.關于電子商務專業教學模式的思考[J].大眾文藝,2010(12).
責任編輯賴俊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