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黎明
摘要:英語口語交際能力在小學階段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么應如何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因素,從而全方位地提高小學生的英語口語交際能力,如何解決當前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普遍現象——“聽不懂,說不出”“我不學”“要我學”呢?本文將從教學情境的創設、英語氛圍的打造、各種機會的把握、課外時間的利用以及社會因素的影響等五大方面來闡述如何提高小學英語口語交際能力。
關鍵詞:口語交際能力 提高 創設情境 氛圍 鍛煉機會 興趣
口語交際能力是語言最本質的功能。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貝認為:“成功的外語課堂教學應在課堂內外都能創設更多的情境,讓學生有機會運用自己學到的語言材料。”在外語教學中,語言能力是交際能力的基礎,培養口語交際能力,就是要解決目前教學中普遍存在的“聽不懂”“說不出”問題,解決“我不學”“要我學”的問題;再加上沒有很好的語言環境,社會、家長的重視程度不夠等等問題。因此,要采用適宜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開發其非智力因素,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因素,在最大程度上提高他們的口語交際能力。
一、積極創設英語教學情境
1.英語的交際性決定了其在情景中學習的必要性,為學生創設使用英語的情景,讓學生在交際中學習,把語言轉化成情景交際的需要,才能讓學生真正體會到學以致用的成就感。從上課的第一分鐘就以英語開始,教師可以用日常問候開篇:“Class begins! Good morning, boys and girls!”也可以走下臺,親切地問候學生,比如,“Hello, Kelly!”“ How are you?”“ Hi,do you like apples?”等。也可以讓學生同桌或兩人小組進行問候,互相提問,教師可以在旁邊聆聽,并作以適當糾正,整堂課基本可以用英文發出指令,需要注意的是盡量用簡單的英語關鍵詞或短語,學生開始的時候聽不懂沒關系,教師可以先翻譯一下,久而久之,學生就可以聽懂并聽習慣了,有利于逐步培養起學生的英語語感。
2.教師對課堂教學內容可加以英語情景創設。如在教授天氣詞匯時,教師就可以親自扮演天氣預報員或者請一位口語比較好的學生裝扮成學生熟悉而喜歡的卡通人物形象:如機器貓、蠟筆小新等。然后以古怪搞笑的口吻說道:“Hello,Everyone! Its cold in Beijing.”學生會在忍俊不禁時加深印象,教師適時地導入新課,教授生詞、主要句型,然后再帶讀、操練鞏固,如此一來,相對枯燥的教學內容變得生動起來,學生帶著愉快的心情學習,課堂效率大大提高了。
二、讓學習環境充滿英語氛圍
“環境塑造人”足以說明環境的重要性。我國學生學習英語大多缺乏語言環境。因此,作為教師應盡可能地為學生營造濃厚輕松的環境,這將大大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及積極性。教室是學生學習時間最長的地方,如果能在教室上多花點工夫布置一番,那么學生的學習效率將會大大提高。為了更好地營造英語學習的氛圍,我將英語教室的四面墻貼上了“No pains, no gains.”(不勞無獲)“Fall behind will suffer beating.”(落后就要挨打)等激勵性的名言。而每期的板報也盡量地穿插一些介紹英美國家的一些民俗文化,讓學生有機會了解異于母語的一些語言現象。而對于學生我不再直乎其姓名,取而代之以英文名,為每位學生取一個英文名,并且讓他們知道自己英文名字蘊涵的意義。無論上下課,師生之間、生生之間都以英文名相稱呼,不僅讓學生覺得有趣味,更重要的是讓他們有種置身于講外語的環境中。
三、抓住各種機會開展英語口語交際活動
語言的東西光靠課堂上有限的時間是沒辦法充分運用與掌握的。為此,小學英語教師就應該靈活運用有利時機,充分開展口語交際活動。
1.鼓勵學生平時多看英語報,常寫日記,現在有一些適合于小學生的報紙,比如,《小學生英語周報》《小學生口語報》等。在閱讀時不理解的單詞可以借助電子詞典或電腦查詢,而對于自己喜歡的好詞好句可以摘抄下來,為將來練就一口流利、地道的口語創造條件。同時,可以逐漸培養學生養成寫日記的習慣,開始的時候學生可能只會寫幾個詞,但如果能堅持下來,把每天的所見所聞寫下來,日積月累,就能提高寫作能力;倘若寫作能力提高,口語交際能力勢必也會大大提高。
2.利用課內外開展各種形式的活動,讓學生多開口鍛煉口語。在我的每一節英語課開始之前,我都會請三名學生作Duty report(值日報告)。報告的內容可以圍繞當天的日期、星期、天氣狀況及全班學生的出勤狀況進行英語表達,報告時間以2分鐘左右為宜。此外,我還利用圣誕節、兒童節等節日,根據課本內容加以改編編排了適合學生年齡段特點的課本劇,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到英語口語學習氛圍中來,而校英語廣播,英語角的開辟也為學習口語有困難的學生提供了充分鍛煉的機會,他們開始踴躍報名參加,積極加入到口語交際能力的鍛煉中來。
四、利用課外時間加強對口語交際能力的鞏固
科學有效的語言教學應當是能將課堂教學延伸到課外的。據統計,學生在家復習時間占總的學習時間的三分之二。為此,如果能充分利用學生這段在家復習的課外時間,那將為口語能力的培養注入新的活力與生機。那么,如何科學有效地利用好在家學習這一環節呢?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對于家庭作業的設置上可以采用與家長對話的方式。小學階段難度不大的口語知識,使得學生回家后將課堂所學知識以與家長進行對話的方式加以鞏固成為可能。基礎較好的家長甚至可以設置一些情境,使得對話更加過渡自然。針對于基礎較差的家長,我是這樣處理的:我讓學生回去將所學口語教給爸爸、媽媽或是好朋友,如此一來,不但能增進家長與孩子的感情,也能讓家長進一步了解孩子在校學習的進展情況,為家訪時及時而真實的教育情況反饋作好準備。
2.充分利用家庭多媒體音像資源激發學生學習口語的興趣。看動畫片是學生最喜聞樂見的課外活動之一了。在我所教的五年級學生中,有四分之三的學生每天晚上都會花半小時左右的時間看動畫片。我就因勢利導,讓他們去電腦上下載或購買一些原聲簡易英語動畫片VCD比如《Tom and Jerry》(《貓和老鼠》)《機器貓》等,學生能從中學到比較地道的英語口語。久而久之,一部分堅持利用動畫片學口語的學生口語交際能力大幅度地提高了。
五、不可忽視社會對口語交際能力的影響
近年來,英語夏令營越來越受到學生家長的歡迎。每年暑假剛到,家長就紛紛給孩子報名參加夏令營了。英語夏令營的一個積極作用就在于它能在組織學生進行夏令營活動時給學生創造較為活躍、較為輕松的英語口語交際氛圍,讓學生在愉快踴躍的氛圍中學到知識,提高口語方面的能力。
此外,外教參與的英語教學及英語小記者的社會實踐都為小學生面向社會鍛煉英語口語交際能力提供了很好的實踐平臺。
(責編 田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