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懷杰
摘要:本文通過研究,指出在高中數學實施有效教學的策略,對于發展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促進學生探究能力的發展,提高學生的認識,促進數學教學的發展具有積極的意義。
關鍵詞:高中數學 有效教學 策略 研究
新課改要求,在高中數學教學中要突出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通過一切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使學生能夠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學習,以此方式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使學生的學習探究能力得到有效發展。因此,高中數學教師要認真研究新課改,研究教材和學生,不斷創新教學手段,使學生在數學學習中能夠有效地積累知識,提高能力,使學生的整體素養得到全面發展,不斷促進高中數學教學的發展。
一、教師要研究新課改的三維課程目標,突出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
新形勢下,教師要積極研究新課改教學的精神,認識到新課改的重點內容是突出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使學生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使學生能夠在積極的狀態下學習數學,獲得發展。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教師要能夠認識到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能夠積極改變傳統一言堂的教學模式,通過有效策略引導學生主動學習,自主探究,使學生認識到學習數學是自己的責任和義務,使學生在不斷的學習實踐中提高自身學習的認識和能力。這對學生的有效發展極為重要。另外,教師要積極研究新課改的三維課程目標,要認識到使學生學習數學知識,提高數學能力,發展學生思維認識,促進學生情感意識發展的重要性,使學生參與到學習過程中去,促進學生獲得全面發展。這樣,才能實現三維課程目標。教師要能夠把三維課程目標貫穿于自己的整個教學活動中,從而有效提高教學的針對性,促進教學效果的生成。
二、積極創新教學方法促進教學效果的生成
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積極進行教學方法的創新,通過創新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的積極性,突出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教師要認識到傳統教學靠一支粉筆,一面黑板,一張嘴展開教學的方式是相對落后的,要積極研究適合現代課堂的教學方式,能夠根據學生需求,根據教學需要創新教學手段,其中應用多媒體教學應該受到教師的充分重視。
多媒體教學方式可以有效改變傳統課堂教學模式,有效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更為重要的是這種教學方式的課堂容量較大,能夠為學生創造有聲、有色、有形、有畫的教學情境,能夠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感知知識,可以把抽象的內容具體化、形象化,可以促進學生有效地理解相關知識,促進學生認知的發展和知識遷移能力的提升。因此,每位教師都要積極學習現代信息技術手段,進行教學方法的創新選擇。
比如,在教學用二分法求解方程的近似解的有關內容時,教師就可以運用多媒體輔助設置生動的教學情境,引導學生有效掌握有關內容。二分法對學生而言是很難理解的知識,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教學的視聽效果,為學生播放幸運52中猜物品價格的游戲。在幸運52中,主持人一般是給出一種物品,然后讓選手在規定的時間內猜出物品的價格。選手每猜出一個價格,主持人李詠就會告訴選手是高了還是低了,之后繼續請選手猜測。而在這種猜測中,選手就會用到二分法的思想。這樣學生就能在活動中認識到二分法思想的本質。學生可以有效理解這一知識,從而有效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提高教學效率。
三、與學生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
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教師要積極實施情感教育與學生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這是有效教學的重要條件。教師要認識到與學生建立和諧、民主、平等的的師生關系的重要性,認識到只有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學生在課堂學習中才能積極配合教師教學,才能對教師產生親切感,學生在課堂上才會不斷地發現問題,主動與教師交流解決問題,學生的思想才能活躍起來,思維才能更為靈活,這對學生數學有效學習極為重要。
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教師就要有與學生平等的意識,能夠及時了解學生所思所想,能夠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感、個性特點,在此基礎上開展教學活動。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需要教師多關心、愛護、體貼學生,能夠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在教學中積極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對學生進行激勵與表揚,并給學生創造出更多鍛煉自己、展示自我的機會,使學生能夠不斷體驗學習成功的喜悅,體驗到被教師重視的喜悅,這樣,才能培養學生的自信,使學生在數學教學中積極學習,努力發展。
四、通過有效的問題激發學生思考探究
新課改提出,在教學中要積極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式學習,使學生在探究中有所發現,有所創造,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和創造能力。因此,課堂教學就要重視對學生探究能力的培養。尤其是高中數學教學,教學難度較大,教師更要重視通過問題引導學生學習數學,使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逐漸發展自己的探究能力。教師需要注意的是設置問題的有效性,通過問題能夠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使學生在探究中得到有效的發展。要保證問題設置的有效性,教師在設置問題的時候,就要緊扣教材內容,研究學生的實際情況,能夠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問題情境,這樣,才能激發學生探究問題的欲望,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
比如,在教學“等差數列的前n項和”內容時,教師可以為學生講數學家高斯在讀小學時怎樣解決:“1+2+3+……+99+100=?”的故事,引導學生思考探究出求和的方法,并鼓勵學生以小組討論的方式解決問題。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將問題引申,如何求和:“1+2+3+……+n=?”這樣通過一步步的問題引導,學生能夠在原有認識的基礎上不斷發展思維,學生的探究興趣也能得到發展,這對學生數學解題能力、探究能力的發展具有積極的意義。
總之,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教師要重點培養學生學習自主性,要突出學生學習主體地位,使學生能夠建立數學學習的興趣,并能夠在興趣的引領下,不斷學習,不斷探究,使學生能夠有效學習數學知識的同時,能夠發展智慧,培養能力,提高認識,這樣學生才能獲得全面發展,數學教學效果才能得到顯著的提高。
參考文獻:
[1]孔企平.“有效教學”的幾個理論問題[J].上海教育科研,2007(2).
[2]孫曉天.關于有效教學與數學化問題[J].小學青年教師:數學版,2006(10).
(責編 田彩霞)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