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炳昌
【摘要】德育教育是我國教育體系中十分重要的教育內容,目的在于對學生進行基本的社會道德教育,促進學生的品德和人格的發展。本文對初中班主任的德育工作進行基本內容和主要問題方面的闡述,并提出兩種幫助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水平的策略,希望能夠為班主任的德育工作開展起到幫助作用。
【關鍵詞】初中班主任 德育工作 德育教育
班主任是中學教育工作中的重要角色,不僅擔負著教學任務,還擔負著班級管理任務,其中,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是班主任工作中的重點內容。班主任的德育工作水平和德育工作效果,不僅對學生素質的發展有影響,還對校風建設有影響。因此,探討如何提高班主任的德育工作水平十分必要。
一、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概述
1.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基本內容。德育是對學生進行的思想品德教育,在新的時代背景下,班主任的德育工作除了對學生進行個人素質、道德品質方面的教育,還包括對學生的性格、人格、情緒的發展進行引導和幫助。因此,初中班主任的德育工作基本內容包括兩方面:學生的美德教育和學生的心理教育。
2.目前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中存在的問題。班主任是學校德育教育的主體,但是在德育工作中,班主任常因為工作繁重,不能有計劃地開展德育工作,只能在學生出現問題的時候進行及時教育;另外,班主任在德育教育中擔負了大部分責任,而實際上,對學生的德育教育應該是貫穿在教育的各個方面的,德育教育不能深入,這是班主任德育工作中存在的另一個問題。
二、以體驗活動的形式開展德育工作
1.在重要紀念日開展德育主題活動。要打破德育工作只能即時進行的限制,解決德育工作計劃性不強、效果不夠明顯的問題,建議班主任將班級活動設計成德育教育主題,以一次深刻的集體性德育教育代替對每個學生的談心,并且通過德育教育預防學生可能會出現的問題。例如,每年的6月5日是世界環保日,在這一天不是周末,學生在校的情況下,固定這一天舉辦班會,并將“環保”作為班會的主題,請學生們各抒己見,針對這個主題設計各種班會節目,可以是針對環保問題的演講,也可以是各種環保題材的相聲、小品表演。這樣的班會活動不僅能夠使學生在活潑、娛樂性的氣氛中對環保行為有更深刻的體會,也能夠對學生不文明的行為進行隱形的約束,通過環保班會活動,可能會大大減少學生在公共設施或市政建筑的墻面上亂涂亂畫的行為。
2.帶領學生進入社會進行德育實踐。除了舉行德育主題班會活動,班主任要想使德育工作的效果不流于表面,就應該重視德育教育的實用性,既然德育教育的目的是為了提高學生思想水平,那么,德育教育就應該從提高思想品德的行為入手。建議班主任向學校申請,聯合社會機構為學生提供進行實踐型德育教育的空間,例如,固定每月的某個周末,組織全班同學去學校附近的社區養老院看望老人,幫助老人讀書、為老人表演節目等,并鼓勵學生將去養老院看望老人的經歷和自己的感受寫成周記。相信通過德育實踐,學生們會為自己的尊老、敬老行為感到驕傲,也能夠對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孝,有更加深刻的體驗。形成系統的實踐型德育教育工作,會使學生形成道德行為的慣性,在敬老院尊老、敬老的行為也會泛化到日常生活中,學生行為和道德水平的發展,也正是班主任德育工作水平提高的表現。
三、借助多方力量開展德育工作
1.重視任課教師對學生德育教育的效果。對學生的德育應該是學校全體教師的工作,班主任如果認為自己在德育工作中“獨挑大梁”,忽視任課教師的配合,那么,德育工作水平想要上升是十分困難的。班主任一方面擔任著學生成長管理的責任,另一方面又擔任著比較繁重的教學任務,不協同任課教師一起開展德育工作,就會由于精力有限,使德育工作永遠處于“治標不治本”的水平。因此,建議班主任和班級任課教師多交流學生的德育方面的問題,通過請任課教師參與班級活動等形式,邀請任課教師進入學生群體,為任課教師協助德育工作的開展提供背景和空間,也為自己的德育工作添加“左膀右臂”。
2.重視學校和家庭的德育教育并行。學校德育教育重視對學生的思想品德和健全人格的教育,這并不代表這兩方面的教育責任全部由學校負擔,因為教育是社會性的行為。初中學生生活的社會范圍是學校和家庭,因此,德育教育的責任也應該由學校和家庭共同承擔。建議班主任教師多與學生家長進行溝通和交流,促進學生家長更加重視學生的行為細節和人格方面的發展,而不是把評價孩子的標準定在“學習成績”上,在每學期末的家長會上,班主任對學生家長報告學生的成長和問題的時候,也應該側重學生品德和人格發展方面,使家長重視學生非知識性能力發展的重要性,協同家長進行學校、家庭同步的德育教育。
綜上所述,目前初中班主任的德育工作責任重大,不僅關系到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的效果,而且對學校未來的發展也有影響。為了解決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中工作量大而成效不高的問題,建議班主任使用實踐性教育的方式,并聯合學生的任課教師和學生家長,開展協作式的德育工作,以便促進學生的品德和人格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白銘欣.班主任的科學與藝術[M].華齡出版社.1996.
[2]朱德全,易連云.教育學概論[M].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