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曉紅
摘 要:根據新的課改理念和美術課程標準的要求,在分析當前美術課堂教學現狀的基礎上,從教師思想觀念的轉變、課堂導入的方式方法、課堂學習小組的組建以及學生課堂作品的評價策略等方面進行了闡述,為實現有效的教學方式和手段,充分發揮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作用奠定基礎。
關鍵詞:中學美術;課堂導入;作品評價;小組合作學習
初中美術課是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的一門必修課,它不但能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而且對陶冶情操,啟迪智慧,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同其他學科一樣,美術課堂的有效教學,不僅僅是新課程改革的要求,更是每個從事美術教育教學工作者的追求目標。作為一個美術教師,結合多年的教學實踐,我認為組織實施有效而成功的美術課堂,真正調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改變這一現狀的關鍵。
一、教學觀念的改變與提高
教師應該在認真學習領會課改和新課標的精神基礎上,清楚自己美術課堂教學的目的和任務,應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水平,利用合理的教學過程和方法逐步讓每個學生都能在美術學習中體會到快樂,形成基本的美術素養和學習能力,為其終身學習奠定基礎。這就要求美術教師不斷地學習和提高自己的美術教育觀念和教學手段,一切本著學生的學習發展為重點,搞好自己的課堂教學,避免把美術課單純地上成為美術專業課。當然,把握這個難度比較大,需要美術教師不斷地學習提高。
二、課堂導入環節是關鍵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導入環節的把握直接影響著一堂課的成功與否。學生的學習興趣來源于學生的學習動機和愿望,當學生對學習美術有種迫切需要的感覺時,興趣也就自然而然地產生了。因此,課堂導入要新穎多樣、富于變化,要先聲奪人,這樣才能使學生更快地進入角色,融入課堂。
根據教學內容的不同,可以選用不同的導入方式。如,(1)創設情境導入。對初中生而言,形象直觀的材料,比長篇大論更容易接受。在導入時可以合理利用多媒體技術形象直觀,圖文聲影并茂等特點,使學生產生“我要學”的意愿。如,欣賞與本課內容有關的影視片段,在給人以美的感受同時激發學生的興趣。也可采用文學與音樂、圖畫相結合的方式,通過生動的語言、優美的音樂、精彩的畫面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聯想和想象,為學生創造想象的空間。(2)實物展示導入。通過展示相關的實物,譬如剪紙、塑像,甚至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物品,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這種方式直觀、形象、生動,能快速吸引學生的“眼球”,激發起學習興趣。(3)設置懸念導入。教師通過猜謎、提問、設疑等方式有意識地設置懸念,這樣既迎合了初中生好奇好勝的心理,又能很好地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學習熱情,使其思維處于一種興奮狀態,有利于后面教學環節的展開。
三、組織好有效的小組合作學習
新課標指出:“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是國家對未來人才的基本要求之一。”我們的教學要教會學生與人合作交流,并引導學生建立新的學習方式。“小組合作學習”是實現這一目標的重要手段。它不但增強了美術課堂教學互動的有效性,也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在組織小組合作學習時,教師要做到三“要”:目標要明確、任務要落實、分組要合理。在實施過程中,要抓好兩個環節。一是創設情境,激情導入。教師應結合學生學習和生活實際,創設情境,激發學生興趣,變“要我學”為“我要學”,讓學生從一開始就對教學內容產生濃厚的興趣。二是互相幫助,合作探究。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心靈手巧”的學生可以幫助“笨手笨腳”的學生。誰做得不好,組內成員及時提意見和商量解決辦法。教師也可巡回指導,對學生解決不了的問題進行啟發性幫助。在師生達成共識的同時,既解決了問題,學到了知識,培養了能力,也加強了師生交流,增進了師生的感情。
在美術課堂教學中,組織有效的分組合作學習,能為學生創設一個平等、和諧、自由、愉快的教學環境,讓學生在輕松的環境中暢所欲言,展示自我,讓學生創造靈感的火花自由綻放。讓學生在分組合作學習中體驗快樂的同時,也讓學生的各方面能力在分組合作學習中得到很好的發展。
四、重視美術作品的評價
在課堂教學中,對學生的美術作品評價是很重要的一個環節。學生作品的評價可分為課堂評價、作業評價、展覽評價等,評價是應從學生美術學習過程到學習態度、情感、繪畫表現技巧、美術知識的掌握,以及學習興趣、美術素養、人文素養、學習能力、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人際交往能力、創新精神與價值觀等方面,全方位地評價每位學生的發展與進步。要讓每一位學生體驗到沐浴成功陽光的自信,形成健康和良好的身心狀態。有條件的話還可以建立美術成長記錄袋,存放美術作品,記錄作品時間、作品評價卡、探究報告、反思記錄等。這樣不但對學習情況有系統的掌握和了解,還培養了學生自我反思、評價改進的意識,很好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總之,有效的美術課堂教學除了依賴于教師的主觀意識,更重要的是要把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通過激情導入、分組協作、作品評價等環節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美術的積極性,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只有這樣才能不再讓美術課成為學校開展素質教育的裝飾品,真正發揮其在素質教育中的基礎作用。
參考文獻:
高師《美術教育學》編寫組.美術教育學.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