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幼兒音樂教育的目的,不是讓學生學會演唱一些歌曲,也不是學會一兩種音樂技能,而是培養學生對音樂的興趣和喜愛,提高音樂文化素養及審美能力,同時也是音樂與心靈的碰撞引發內心感動相結合的情感教育,是教師運用音樂的內涵,來塑造學生美好心靈的審美教育。
關鍵詞:教學情境;音樂欣賞;音樂游戲
一、創設優美的音樂教學情景,增強音樂聽覺效果來進行音樂教學活動
給學生創設良好的音樂情境是讓學生更好地學習音樂的重要途徑,好的音樂情境讓學生擁有一副輕靈的翅膀,在音樂的天空中自由飛翔。音樂是一種聽覺的藝術,需要通過聽覺來初步感受美,培養審美感知。聽,是音樂藝術最基本的特征。人感知美的能力,是在感受音樂音響的過程中逐步形成的。
二、用音像和影像相結合的多媒體音樂欣賞教學來培養學生的審美想象能力
想象是創造的源泉。音樂審美想象會給學生帶來審美享受,同時激發起他們的思維活動,學生每一次審美想象的過程,都是邁向更高層次音樂審美想象的一個階梯。因此,教師在音樂教學中要給予學生一定的時間與空間,讓學生的審美想象力能夠得到很好的
發揮。
三、用角色化的歌舞表演與音樂游戲來增強學生的情感體驗來培養學生的審美表現能力
音樂是情感的藝術,在小學音樂教育中,培養學生的表現意識,讓學生知道如何去表現,已經成為一個重要的目標。在培養學生表現能力的過程中,教師要激發學生的表現欲望,肯定學生的點滴進步,用角色化的歌舞表演與音樂游戲來增強學生的情感體驗,讓學生經常體會到參與表現后所獲得的審美愉悅感,這樣學生才會敢于表現、善于表現。
作者簡介:佟淑玲,1979年6月出生,本科,就職于內蒙古赤峰市阿旗直屬第三幼兒園,研究方向:幼兒園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