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肇邦
摘 要: 小學升初中過渡階段是教學的一個難點,因為有了好的開端,便是成功的一半。本文從教師力求獲得學生的信任,教學穩扎穩打,以及針對學生差異采取分層次教學等方面分析了如何做好七年級數學過渡教學。
關鍵詞: 小升初 數學課堂 過渡教學
小學階段的數學基本上是以形象教學為主的,學生的理解能力較低,而隨著初中數學知識難度的加深,數學內容和數學思維方式的要求有所提高,再加上學生所處的學習環境改變了,使得不少七年級新生難以適應。因此七年級數學過渡教學,是引導學生入門、打好基礎的關鍵階段。下面我結合自己的教學經驗,談談七年級數學入門教學的體會,與大家共同探討,希望得到各位同行的指正。
一、第一印象最重要,力求獲得學生信任
七年級新生的學習興趣還是比較高的,他們大都帶著一份憧憬,滿心歡喜走進了中學,當然他們的興趣也會受老師的影響。一般地說,學生會很認真地聽完你的第一堂課,然后對你進行評估,比如教學水平怎么樣,工作經驗如何,并且與自己的小學老師作比較。在比較的過程中,學生是以積極的態度適應你,還是以消極、的態度應付你,這取決于這堂課的教學效果如何,當然也影響著他們今后學習興趣的高低。所以教師十分重視第一堂課,要充分利用這節課的機會,力爭用優異的教學素質和敏銳的數學智慧感染學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以后的教學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我的第一節課是這樣設計的:
1.板書“+”、“-”、“×”、“÷”、“=”五個數學常用的符號,提問:“你們知道這些符號的含義嗎?”學生都能紛紛說出其意思。2.提問:你們知道它們是怎樣來的嗎?學生說不出來。我就向他們介紹了常用數學符號的由來。3.講解“數學家巧解實際問題的傳奇故事”,從日常的生活小事(如猜單雙等)到高精尖的衛星運動軌道無不存在數學知識的運用,介紹了數學中常見的高效思維方法等。4.我動手隨意而迅速地剪出五角星,提問:這個你會嗎?學生很感興趣,有的說會,有的說不會。接著提問:你知道這個五角星每個角是幾度嗎?5個角的度數一共是多少呢?學生搖頭。我接著告訴他們:你們只要認真學好數學,它會告訴你們比這多得多的數學知識,初中數學是個奇妙的世界,讓我們一起努力吧,相信大家一定能學好中學數學。
這節課學生聽得很認真,他們充分感受到了數學的趣味性和實用性,對初中數學的學習充滿了向往和極大的熱情。從此,學生對數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喜歡上了數學學習。
二、減慢教學進度,力求讓學生穩扎穩打
成功或者失敗的體驗在學生心理上會引起不同的反應,對學生產生的影響肯定不同。剛進初中時學生的知識能力還比較欠缺,如果此時教師教學過于心切,一味地趕進度,學生很可能來不及復習或好好消化所學內容,就很容易造成學生對新知識理解不透徹,導致作業錯誤率高,甚至作業根本無法完成,測驗的成績也會很差,這給學生增加了失敗的情感體驗。如果學生接連遭受失敗,學習興趣就會被挫傷,會對數學產生厭煩情緒,這對我們今后的教學工作極為不利。因此七年級新生的教學進度要適當放慢,教師要針對七年級學生興趣和意志力特點,有效地安排練習課、作業講評課等,使學生能夠及時鞏固所學知識,為后面的學習打好基礎。同時在內容的安排上有一定的梯度,教學要有意識地多安排一些練習,給學生留足時間,精選一些基礎性強的題目,讓學生“跳一跳,摘得著”,讓每位學生都有機會體驗學習的成就感。
我在有理數的加法混合運算一課中設計了如下練習:
將下列各式統一成加法后再計算:
1. 1-4+3-2
2. -2.4+3.5-4.6+3.5
3. (-7)-(+5)(-4)-(-10)
4. 3/4-7/2+(-1/6)-(-2/3)-1
以上由易到難的設計,兼顧每個層次的學生,以能者多做為原則,使學生思維處于積極探討的狀態之中,達到不同層次學生互補提高的目的。另外開始階段也應多一些對作業的講評,使學生在講評中獲取成功感受,明白失誤原因,消除疑難問題。
三、分層次教學,力求激發學生的興趣
農村中學的七年級學生理解接受能力差異大,學困生較多,他們對書本上的例題及習題難以理解或理解不全面。為此,我在課堂教學中實施分層次教學和小組合作學習,在練習的設計上也適當分層。在課堂教學中對全班學生根據學習基礎和座位特點進行了分組,小組內的互助幫扶合作學習,同班學生互相交流,同時結合本校教學教研組“小組合作學習”課題研究要求,加大了“優幫差”的比重。指導合作學習小組根據本組學習實際,定期召開小組長會議,收集、了解存在的問題,研究、討論解決的辦法,加強小組內優生對學困生的指導幫扶,學習檢查,“兵教兵”互助合作,為學困生請教問題、追求進步提供了技術和環境保障。優等生在學習過程中也提高了自身對知識的理解、把握和靈活應用水平,同時為了使每個層次的學生在課堂上都能聽得懂、學得到,我對課堂練習做了適當分組,讓學生在解答不同層次的練習中內化、掌握、鞏固數學知識。在作業上設計有啟發性、綜合性的思考題,組織數學興趣小組,通過多種渠道使學有余力的優生發揮潛力,得到提高。對于學困生,教師耐心輔導,抓雙基過關。這樣消除學生對數學學習的顧慮,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七年級的新學和小學生一樣,對教師、家長有很強的依賴心理,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注意培養學生良好的自學習慣,使學生脫離依賴心理。要有意識地指導學生閱讀數學課本,在練習中設計閱讀材料,培養學生的分析和自學能力。若每節課師生互動和諧而高效,學生學得積極主動,學有進步,那么教師的課就是成功的。作為初中數學教師,我們要不斷努力探索,牽著孩子的手,帶領他們走進數學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