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數學學科是培養學生創新思維最適合的學科之一,新課程改革更注意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這就要求教師想方設法使每堂課變得生動活潑,趣味性強,這樣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為學生提供了激發創新思維的平臺,最大限度地培養了創新能力。
關鍵詞:問題情境;猜想;創新精神
數學創新思維的培養,其關鍵在于激發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發生機制。面對新世紀的挑戰,教育必須迅速從傳統的圈子里走出來,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在此,就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談幾點體會。
一、創設問題情境,激起創新欲望
心理學研究表明,積極的思維活動是建立在深厚的興趣及豐富的情感的基礎之上的。而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就是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欲望。在數學教學中,教師應該經常有意識地創設一些問題情境,把學生這種潛在的需求激發出來,使之產生創新的欲望。如在教學“角的初步認識”時,我問了這樣一個問題:“同學們,你們有沒有見過角?”很快,學生們都爭著說:“我見過!有墻角,桌角……”說了很多,這時,我用課件出示一些實物圖:“你們看,在這幾幅圖中有沒有角?”學生們紛紛發表了自己的意見,找出圖中的角。我又問:“圖中的角與你們剛才說的角有沒有區別?區別在哪呢?”學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就集中起來了,接下來的整節課,學生都帶著強烈的好奇心,帶著強烈的求知欲望,繼續往下學。
二、引導猜想,培養創造性思維能力
猜想是一種創造性思維活動,它可導出新穎獨特的思維成果。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勤于猜想,敢于猜想,善于猜想,鼓勵學生思考,讓他們自由想象,從而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教學生猜想比教學生證明更為重要。學生在猜想過程中,新舊知識的碰撞會激發出智慧的火花,思維會有很大的跳躍性。很多著名的數學結論都是從猜想開始的,所以在數學教學中,要鼓勵學生大膽提出猜想,發表獨特見解,探索創新地學習數學。
例如,在教三角形時,教師不能直接教書本中現成的結論,而是先提出:“三角形的三個內角會不會存在某種關系呢?”三個內角的和是否有一定的規律?請同學們猜想,在同學們猜想之后引導他們自己尋找方法來驗證。“請同學們畫一些三角形(包括銳角、直角、鈍角三角形),再用量角器量出三個角,觀察一下各三角形的三個內角有什么聯系。”經測量、計算,學生發現三個內角的和都在180°左右。再進一步提出:“由于具體測量會有誤差,但三個內角的和都在180°左右,三角形的三個內角之和是否為180°呢?請同學們把三個角拼在一起,看一看構成了一個怎樣的角?”學生在完成這一實驗后發現,三個內角拼在一起構成一個平角。經過上述兩步實驗,提出“三角形的三個內角之和為180°”的猜想就水到渠成了。接著,我指出了實驗操作的局限性,并要求學生給出嚴格的邏輯證明。在尋找證明方法時,提出:“觀察拼接圖形,從中能得到什么啟示?”學生可憑借實踐操作時的感性經驗,找到證明方法。
三、提倡質疑問難,培養創新精神
課程標準指出: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的重要方式。學生往往會在動手實踐中發現問題,我們科學史上的許多發明創造,往往是在發現問題時開始的,質疑是創新思維的重要環節,教師應引導學生勤于思考,并不斷地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在質疑中培養創新意識。古人云:“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作為老師要正確引導,耐心釋疑,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在引導學生動手操作時,教師不能追求“教學效果”而一味要求學生按自己的演示步驟去模仿,這樣只能扼殺學生創新思維的發展,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從中充分發展發散思維。
參考文獻:
張帥.如何在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素質教育,2013(3).
作者簡介:韓文成,男,出生年月:1971.9,大專,就職于甘肅省蘭州市榆中縣第二中學,主要研究初中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