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由于學校場地器材的限制,學生沒有接觸過系統的乒乓球教學,技術水平參差不齊,影響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分層教學法的構建是以適合不同層次學生的特點和要求,對學生區別對待、因材施教,從實際情況出發,發展學生不同特長,優化教學過程,提高教學質量。所以,乒乓球課程建立分層教學,分層評價,有利于提高學生的乒乓球技術水平。
關鍵詞:初中學校;分層教學;分層評價;乒乓球教學法
初中生是一個個體差異大、層次復雜的群體,由于學生的球技水平、領悟能力、接受快慢的不同,導致了乒乓球技術教學過程中存在著難以統一的困難。久而久之,學生的乒乓球技術自然就存在很大的差異,從而導致部分學生失去上乒乓球課的興趣。因此,本人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改進教學方式,運用分層教學法來實施乒乓球課堂教學。
一、分層教學法的原則和方法
分層教學法是根據體育教學的總體目標,將不同的學生按相關的影響因素分成若干不同的教學層次,并對不同的教學層次提出相應的教學目標、要求,施以不同的教學手段,以達到完成體育教學的最終目標的方法。它是體育教學中對從實際出發原則、區別對待原則具體的靈活運用。讓每個學生都有進步,這是分層次教學的最終目的,也是素質教育的最終目標。
例如,通過對學生摸底測試,分為三個層次:(1)基礎型:即對乒乓球知識了解不多,技術水平較低的學生,約占20%;(2)提高型:即具有一定的乒乓球知識,能完成簡單的技術動作,技術水平有待提高的學生,約占70%;(3)優秀型:即曾參加過乒乓球興趣小組活動或乒乓球訓練,各項技術熟練,水平較高的學生,占10%。在各層次學生中各選出一名當組長,負責該層次的組織、監督工作,并配合老師對該層次學生進行一定的指導。
二、教學目標的分層次制訂
這種目標體制旨在讓學生通過自身努力都能達到預期目標,從而體驗成功的喜悅,有利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整體水平。第一種類型:初次接觸乒乓球,他們的學習任務就是多觀察、多練習,完成“入門”目標;第二種類型:已不滿足于相對簡單枯燥的基礎練習,所以教學目標隨之提高,教學中不斷補充新的內容和任務,技術與戰術的結合越來越緊密,學生學習的興趣保持在較高的水平上;第三種類型:教學目標應加深學生對運動技術內涵的理解,能靈活運用各種乒乓球技術于實戰中,熟悉比賽規則和裁判法,保持相當的競技水平,在教學中起示范、榜樣作用。
三、教學過程的分層次實施
乒乓球教學的典型問題就是學生的乒乓球基礎和對乒乓球運動的興趣存在較大差異,教學時很難面面俱到。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通過教學過程的分層次實施,因材施教,盡可能地讓每位學生得到提高。
1.教學內容、練習量的分層次安排
根據各類學生教學目標的不同,安排的教學內容和練習量也不同。第一種類型基礎較弱,所以安排的內容應少一些、容易一些,練習量相對要大一些;第二種類型的教學內容應是“螺旋遞進式”的,完成一項任務后可以向上選擇更難、更綜合的內容,練習量也相對增加;第三種類型通過反復練習,形成動力定型,練習量較大,要保持良好的體能。
2.教學方法的分層次開展
如,教授正手攻球時,第一種類型,采用語言激勵法,通過反復示范、講解、糾錯加深學生的印象,樹立信心;第二種類型,開展小組間自主、探究性學習,游戲教學法等教學手段,使學生從被動學習轉變為主動學習,并根據掌握的技術情況不斷迎接新的技術挑戰;第三種類型,動作質量要求更高,在反復練習中做到動力定型。最后集中點評,指出存在的問題、學習的進程。
3.學習方式的分層次
教學時,盡量把學習的空間留給學生,如,學習正手攻球時,第一種類型的學習任務是通過觀察、模仿、反復練習、及時糾錯等方式練習,輔助觀看教學錄像來加深印象;第二種類型選擇觀察法、小組自主學習法、探究性學習、創新性學習等方式提高練習興趣;第三種類型是以反復、自主練習、探究性學習為主,目的是提高動作的規范性、靈活性、實效性。
四、教學效果的分層次評價
對學生的評價應是全程的,評價貫穿于教學過程中:對第一種類型采用表揚評價,隨時發現他們的閃光點,運用肯定的贊美語言來調動他們的激情,幫助他們樹立信心;對第二種類型采用激勵性評價,既揭示不足又指明努力的方向,促使他們積極向上;對第三種類型采用競爭性評價,堅持高標準、嚴要求,促使他們謙虛謹慎,不斷超越自己。
總之,乒乓球課程中采用分層教學法,適應大多數學生的水平與要求,有利于提高教學質量與效果,能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分層教學克服了傳統班級教學中無法解決的兩極分化現象,也從另一方面培養了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教師在傳授體育知識的過程中針對性較強,有利于學生掌握乒乓球技術和學習方法,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在原有基礎上得到完善與提高,為學生的終身體育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江萍.乒乓球教學新思路[J].體育教學,2004(06).
[2]王港.體育教學中分類指導與分層教學的應用[J].體育與科學,2001(05).
[3]周俊平.體育課“分層”教學模式探討[J].體育科研,2002(01).
[4]劉留.分層教學法在體育教學中運用的研究分析.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06(01).
作者簡介:楊播谷,男,1975年3月出生,本科,就職學校:福建省惠安縣尾山中學,研究方向:體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