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福軍
【摘 要】為了提高課堂效率,數學教師在教學中要積極地讓學生參與學習過程,讓學生親歷學習,從而形成正確的認識和理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通過合作學習的學習方式,先學后教教學模式,在教師的指導下,積極地進行問題的思考會促進課堂效率的提高和學生學習潛能的開發。學生通過自己的學習和思考,學習興趣和學習習慣都會在潛移默化中提高,促進了學生的全面發展。
【關鍵詞】高中數學;高效課堂;合作探究;先學后教
新課改的改革目標是改變課程過于注重知識傳授的傾向,強調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要以學生為中心,讓學生通過自主探究或合作學習來習得知識。學生通過思考會形成對于知識的系統認識,在大腦中構建出知識體系,形成對于知識的客觀理解。學生在循序漸進中習得的知識會久久難忘,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一、合作探究,營造快樂學習氛圍
新課改的理念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要以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為重點,建立新的教學方式,促進學習方式的變革。為了實現教學模式的變革,教師要鼓勵學生參與課堂,讓學生在課堂上通過合作討論的方式來獲取知識。合作中學生會張開自己的想象力,盡情地施展自己的才能。教師引導學生合作關注學習過程和學習結果,促進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通過學生的活動,學生的潛能、素質、素養都會在潛移默化中得到鍛煉和提高。
例如在學習《指數與指數函數》時,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共同去探究:把一頁紙對折剪開,在合起來對折剪開,再一次合起來對折剪開,依次剪下去……剪得次數x與紙的頁數y有什么關系?在教師問題的啟發下,學生會積極合作,紛紛發表自己的觀點和看法。通過學生的共同探究,學生會總結出y=2x的函數關系式,形成了學生自己的理解和認識。學生通過合作會營造出一種快樂的課堂氛圍,讓學生在課堂上活躍起來,促進了學生快樂學習的實現。
二、先學后教,學生思考教師指導
“供人以魚,只解一餐;授人一漁,終身受用?!苯處熢诟咧袛祵W教學中要打破教師講、學生聽的模式,關鍵是要給學生動起來的機會,而活動就是驅動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的條件。在數學知識的學習過程中,學生不是空空的容器,等待著教師把知識倒進來,他們有自己的興趣和愛好,教師要通過活動的設計來激發學生學習的欲望,讓學生產生學習的興趣,形成自己的看法,交流自己的困惑和不解。通過學生的“先學”,會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改變學生在數學課堂上的被動學習狀態。
例如在學習《圓的方程》時,為了讓學生能夠根據圓心坐標和半徑熟練地寫出圓的標準方程,教師就可以讓學生自主探究問題:趙州橋的跨度是37.02m,圓拱高約為7.2m,建立適當的平面直角坐標系,寫出這個圓拱所在的圓的方程是什么?很多教師可能會說,學生還沒有接觸過圓的方程怎么能寫出來呢?教師要相信學生,給學生提供一個自主思考和探究的機會,讓學生主動地進行,學生會給教師帶來很多的奇跡。教師提出問題后,學生就會根據教師設置的任務進行探索和學習。搜集相關的資料,分析具體內容,探索未知的知識。在不斷地探索中,學生就會發現問題,提出質疑,形成自己的認識和困惑,促進學生總結出數學知識的規律。之后教師進行后教,幫助學生突破難點,解決困惑,實現能力的提升。
教師給學生提供學習活動能夠讓學生學起來,產生學習的欲望。在“先學后教”教學模式中就需要教師用形式多樣的活動來激發不同學生的思考和探究。通過先學后教,學生會掌握學習方法,從而提高學習能力。
三、教師對于學生的指導,師生互動
《基礎教育課程綱要》指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引導學生積極互動、共同發展?!苯處熢趯W生探究中要有意識地與學生互動,傾聽學生的想法,贊賞學生的有見解地的觀點,鼓勵學生說出想法或提出問題,對學生進行科學、客觀的評價,總結互動學習過程中生成的新問題,促進學生成為探究的主體。葉圣陶曾經說過“教是為了不需要教?!褪钦f咱們當教師的人要引導他們,使他們能夠自己學,自己學一輩子,學到老?!彼?,教師在教學中要讓學生通過思考和合作來掌握學習方法,實現學習能力的提高。當學生的學習有困惑或者存在問題時,教師要及時地幫助,成為學生學習上的領路人。
例如在學習《等差數列》時,教師給學生提供幾組等差數列,讓學生去探究他們的共同特征。學生在探究中會觀察到等差數列中的后數和前數的差符合一定的規律,學生們不知道這個相同的差應該被稱作什么?教師這時可以適時地介入,引導學生這個數就叫做“公差”。在學生理解了公差后,他們會更快地歸納總結出等差數列的定義,提高認識,促進學生學習能力和學習興趣的增加。
四、科學提問策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學起于思,思源于疑”。疑問會促進學生的思考和探究。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時可以給學生提供明確的問題任務,這樣的任務簡單、明了對于學生的探究有著很大的促進作用。教師設計的問題要有邏輯性和順序,難易適中,太難學生雖殫精竭慮仍毫無頭緒,就會導致積極性受挫。問題過于簡單,學生毫不費力即可獲得答案,同樣引不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更別說有創新了。教師要在問題設置上多下功夫,給學生提供一些難易適中的問題。教師也要關注問題要多樣性,激發學生的發散思維,并且盡可能地鼓勵更多學生參與問題,鼓勵學生提問。教師要給學生思考時間,學生通過思考問題對于知識的理解自然會增強,讓學生形成自己的邏輯思維和推理判斷。
總之,數學知識是一座巨大的冰山,目前學生所接觸到的只是冰山一角,教師的引導會增加學生進行探索的積極性,讓學生感受這美妙的探索之旅,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教師要做好學生的向導,激發學生產生學習興趣,促進學生掌握學習方法,提高學生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李娜.淺談新課改形勢下高中數學如何實現高效課堂[J].中學生閱讀2013.09
[2]王嘉明.高中數學課堂上如何科學有效地進行互動學習[J].中國教師2012.02
(作者單位:貴州省貴陽市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