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艷萍

【摘 要】高中新課改正如火如荼的進行著,情境教學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情境教學能為學生建立良好的外部環境和心理環境,集思廣益,讓師生和諧為一體,活躍數學課堂氣氛,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本文從情境教學及其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出發,提出了一些有效的教學方案。
【關鍵詞】高中數學;情境教學;積極影響
高中數學語言抽象,知識層次和系統性特點明顯,課程教學難度較大。若在此過程中處理不好學生理解程度和教學進度之間的關系,勢必會引起學生的厭學情緒,以至于影響課堂教學質量。因此,非常有必要積極嘗試情境教學,改變這樣的教學現狀。
一、對情境教學的理解
所謂情境教學就是以創設情境的方式營造相對真實的情境,給學生學習的開展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從而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究性學習,提高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運用圖文并茂、創設情境的方式調動學生的各種感覺器官,寓教于樂,促進學生對知識內容的理解,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
情景教學應遵循合作性學習原則、主體性原則、探索性原則。在數學課堂教學中,良好的角色互換和平等的交流既能提高學生的責任心和參與度,又能發揮教師的示范和指導作用。讓學生自己探索知識、發現規律,提高學生的主體意識和主動探究的能力。達到師生互動,提高教學質量。
二、實施情境教學的具體做法
(一)借助實際生活創設問題情境
數學知識有許多是源于生活的,如果把數學問題生活化,引起學生興趣,便可以引導學生主動探求新知、提高實踐能力。
例如在講不等式證明時,提出下述簡單而有趣的實際問題:a克糖放到水中得到b克糖水,濃度是多少?在糖水中又增加了m克糖,濃度又是多少?糖水變甜還是變淡了?學生很容易做出判斷,從而得到要證明的結論:已知a、b、m都是正數,且a
(二)利用趣味故事或數學史話創設問題情境
在教學中結合有趣的故事或數學史話可以很有效地激發學生的興趣,使他們主動去思考。
例如講“等比數列的前項和”時,可以創設如下情境:我們知道國際象棋源于古代印度。相傳國王要獎賞國際象棋的發明者,問他想要什么。發明者說:“請在棋盤的第一格放上1個麥粒,第二格放上2個麥粒,第三格放上4個麥粒,依此類推,每個格子里放的麥粒數都是前一個格子里放麥粒數的兩倍,直到第64個格子。請給我足夠的麥子以實現上述需求。”假定千粒麥子的數量為40克,據查,目前世界年度小麥產量約六億噸。根據以上數據,判斷國王是否能實現他的諾言。同學們說說國王能實現他的諾言嗎?這個問題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等比數列的前n項和問題。
各個格子里的麥粒數依次是
于是發明者要求的麥粒數就是
通過這樣創設情境,極大地提高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促使學生積極思考問題,使他們的思維處于活躍狀態,創造潛能得以發展。
(三)通過教學實驗或相關學科創設問題情境
數學是學習物理、化學等學科的基礎,它的許多知識都與這些學科有著緊密的聯系。例如在講解“三角函數
的圖象變換”時,可以先借助機械波發生器進行輔助教學;也可以運用新媒體技術演示圖像變換。通過引導學生自己操作實驗或通過新媒體技術手段演示,讓學生從中領悟數學概念的形成過程,既發展了學生的思維能力、理解能力及創造能力,又增強了學生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總之,數學教學是一個系統工程,“教學有法,教無定法”。因此我們要學會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但是課堂教學中創設問題情境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問題情境的情感性、問題情境的適宜性、問題情境的探究性、問題情境的簡約性、問題情境的發展性等。創設問題情境不能放任隨意,流于形式,只有以數學問題的本質,學生的認知規律為依據,才能創設出有利于激活課堂教學的問題情境,從而實現學生學習方式的真正轉變,提高教學質量。
一堂生動活潑的具有教學藝術魅力的好課猶如一支婉轉悠揚的樂曲,“起調”扣人心弦,“主旋律”引人入勝,“終曲”余音繞梁。其中“起調”起著關鍵性的作用,這就要求教師善于在課始階段設計一個好的教學情境,引領學生進入數學的殿堂,展開思維的翅膀,開啟智慧的大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