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金英
摘 要:在初中化學教學中,實驗對培養學生的觀察、實踐和探究等素質能力具有非常積極的影響,結合具體教學實踐,從化學實驗的演示、操作和探索等領域對如何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展開積極探討,旨在為相關教學實踐提供些許借鑒和參考。
關鍵詞:化學實驗;觀察能力;實踐能力;發現能力
作為化學學科的靈魂,化學實驗在發展學生智力、提升學生創新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獲取直觀信息,認識化學規律,形成化學概念,深化對化學概念、知識的認識和鞏固,并有效激發學生潛能,促進學生素質能力的發展。借助化學實驗,能夠使學生借助對絢爛多彩化學實驗的觀察、思考和探索,學會客觀辯證地認識世界,從而獨立、有創造性地開展各種學習和實踐活動。
一、運用實驗演示,提升學生的觀察能力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通過教師的演示或者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夠將課本上抽象的知識點變成具體、形象的有型事物,能把書本上的微觀事物通過宏觀形象來展示,使學生更容易獲取多方面的知識,鞏固學習成果,并將學生逐步引入化學知識之門。其中,對化學實驗的演示,集中體現在教師的操作上,合理恰當的演示能一下子激發學生的興趣愛好,幫助學生形成探求知識的強大動力。如在觀察實驗現象時,要準確區分“光”和“焰”的區別,借助實驗讓學生觀察諸如氫氣、甲烷、一氧化碳等氣體的燃燒,再與木炭、鐵絲、鎂等固體的燃燒進行對比,讓學生對比兩者的區別,并引導學生去發現一般前者帶有火焰,而后者在燃燒時分別是發白光、火星四射和耀眼強光,在操作演示中要讓學生既要全面又要有重點,在觀察中注重事物的本質變化。
二、通過學生實驗,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
化學實驗既要放手讓學生自覺去學習,也要在放手中強化對學生動手實踐能力的培養,鼓勵學生自覺主動地通過動手實踐來熟練掌握操作的技能和技巧,同時鞏固和印證所學到的理論知識,加深和拓展所學范圍,在具體操作中加強實踐應用能力的培養,將實驗的實踐與理論知識很好地銜接起來。如在講授“試管的使用方法”時,要求學生能夠正確地拿試管、夾持試管及洗刷試管等,在進行酸堿中和實驗時,讓學生按照試管操作要領來執行,逐漸養成規范使用實驗儀器的良好習慣。在學生自主進行實驗操作時,教師要能夠及時發現并糾正學生在操作中的錯誤,如在粗鹽提純實驗中,常常因為實驗儀器的不干凈,過濾時漏斗里的液面高于濾紙邊緣而導致實驗結果不夠理想。作為老師,我們應及時引導學生分析原因,找出錯誤,并重新進行試驗,在培養實踐動手能力的同時,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科學嚴謹的求知態度。
三、借助探究實驗,拓展學生的探究發現能力
借助化學實驗,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深化對課本知識點的認識和理解,更能激發學生探索求知的欲望,借助對化學實驗現象的觀察、分析,認識并掌握物質變化的規律和實質,這樣不僅能夠提升學生的觀察、分析能力,更能幫助學生透過現象認識事物的本質,形成科學的思維方法。在人教版教材中有很多“活動與探究”,但沒有嚴格劃分成演示實驗、學生實驗或課堂實驗,這也為學生的學和教師的教提供了很大、可供發揮的空間,結合學校實驗器械的配備情況和學生發展實踐,可以將其中的部分內容安排成獨立實驗或者合作實驗,如其中的點燃石蠟、鐵生銹等實驗,考慮安排學生在家里獨立完成,培養學生處處是化學的學習意識,自主探索化學現象和原理。對于所遇到的問題,老師也不要急于給出答案,應多鼓勵學生自主探索、合作探究,在主動探索中提升能力,加強學生綜合素質能力的培養。
參考文獻:
杜艷.談如何運用化學實驗培養學生能力[J].學周刊,2012(5):121.
編輯 王夢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