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佳
摘 要:作為高中階段理科學習中一門重要學科的高中物理,是建立在實驗的基礎上的。但是在實際的高中物理教學過程中,基本上還采取傳統的教學模式,忽視了實驗設計的重要性,導致很多高中學生對物理的學習缺乏興趣。這就要求高中物理教師重視創新實驗的設計與實踐,通過創新實驗設計激發和調動學生的積極主動性,從而促進高中物理教學效果的有效提高。
關鍵詞:物理教學;教學創新;實驗設計;實踐對策
隨著素質教育政策的逐漸推行及新課程改革政策的不斷深入,對高中物理學科的教學與學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大多數高中學校和高中物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仍然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過于重視對高中物理知識的傳授,對實驗設計重要性的重視度較低,導致學生對高中物理的學習提不起興趣。為了促使高中物理教學效果得到有效提高,這就要求高中物理教師提高對創新實驗設計的重視程度,加強創新實驗設計與實踐,使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和學習成績得到有效提高。
一、高中物理教學創新實驗設計的現狀
1.學生主體地位無法得到體現
在高中物理教學過程中,仍然采用傳統的課堂教學方式,以教師講授知識點為主,忽略了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即便是在具體的實驗過程中,也還是采取教師先示范、學生再進行模仿的教學模式,無法使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展現,制約了學生主體性的發展,學生無法進行自主思考,從而制約了實驗創新設計的發展。
2.對實驗設計作用的重視度低
從一定程度上來說,高中物理知識都是通過實驗進而實踐之后進行整理、歸納、總結而得來的,但是在實際的高中物理教學過程中,大多數還是采取了教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模式,忽略了實驗設計的重要性,使得學生對高中物理的學習缺乏興趣。其實對于高中物理教學來說,采用創新實驗設計教學,能夠在整個實驗過程中調動學生的積極主動性。
3.設計性實驗和實踐嚴重缺乏
在高中物理創新實驗設計和實踐中,所包括的一些元素是需要進行探索的,這就需要學生進行自主思索和設計,讓學生都參與到實驗設計與實踐中,以此來加深學生對理論知識、概念等內容的理解。但是在實際的高中物理教學中,卻嚴重缺乏創新實驗設計與實踐,導致高中物理教學的整體效果無法得到有效提高。
二、高中物理教學創新實驗設計的方式
在高中物理教學創新實驗設計中,所使用的方式主要分為師生一起、學生單獨進行兩種。對于一些比較危險或者所需實驗器材比較少的實驗,可以讓教師和學生一起共同進行,實驗的地點可以在實驗室,也可以在教室,但是必須保證實驗室和教室都有足夠的通風性。同時,學校和教師可以組織舉辦一些課題研究,讓學生進行自主設計實驗和驗證,使學生加深對高中物理知識和原理的理解、掌握和運用。
三、高中物理教學創新實驗設計與實踐的對策
1.激發學生進行實驗設計的積極主動性
對高中物理教學整個過程來說,學生才是主體,因此就需要教師對學生的主體地位有正確的認識,尤其是在實驗創新設計中的主體作用,通過引導學生對創新實驗設計進行自主思考、分析和歸納總結之后,使學生對事物具有的相關規律進行充分理解和掌握,從而激發學生對實驗設計的積極主動性,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
2.加大對實驗設計的重視程度
目前在高中物理教學過程中,創新實驗設計受到長期以來所采取的傳統教學模式的制約,無法得到學校和教師的重視,導致在教學過程中仍然是以講授理論知識為主,無法加強學生在操作、創新等方面的能力培養。因此,加大對實驗設計的重視程度,對提高高中物理教學質量和教學水平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3.加強和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提高
在高中物理教學過程中,通過創新實驗設計與實踐,教師還需要對學生采取有目的性的引導,讓學生對實驗的原理和相關元素進行一系列思考、探索和挖掘,積極鼓勵學生要善于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并解決問題,引導學生對實驗原理進行正確的理解和掌握,并且能夠正確使用實驗過程中常用的儀器等,以此來加強和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提高。
綜上所述,為了能夠確保高中物理教學效果和學習效率得到有效提高,其中一項重要的教學方法就是將理論與實踐進行有效的結合,而高中物理教學過程中所采取的創新實驗設計,其實就是高中物理教學模式得到改革和創新的一部分。同時,在高中物理教學過程中應用創新實驗設計并進行實踐,一定要對學生在理解和接受等方面的能力上有正確和充分的認識,使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有效體現,并在教師的指引下自主設計實驗,從而激發和調動學生對實驗設計和物理學習的積極主動性。
參考文獻:
[1]韋葉平.高中物理教學中創新實驗的設計與實踐[J].物理實驗,2012(3).
[2]張曉燕.現階段高中物理教學中創新實驗的設計與實踐[J].考試周刊,2013(1).
[3]尚興.高中物理教學中創新實驗的設計與實踐初探[J].數理化學習,2013(4).
[4]譚友琴.高中物理教學中創新實驗的設計與實踐探究[J].新課程:中學,2012(10).
[5]歐陽國梁.關于高中物理教學中的實驗設計創新問題研究[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2(22):169.
編輯 王夢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