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曉峰
摘 要:新課準強調學生用數學的眼光從生活中捕捉數學問題,主動地運用數學知識分析生活現象,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重視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中學習數學和理解數學,數學教學必須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興趣的事情中提供觀察和操作的機會,使他們感受到數學就在身邊,感受到數學的趣味和作用,對數學產生親切感。
關鍵詞:生活經驗;興趣;積極性
一、用談話的方式,引出“年、月、日”
課堂教學是一個師生互動的過程,課堂教學的成功與否,從根本上取決于教師能否在短時間里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而用談話的方式引入,正是促進最優化教學目標實現的至關重要的環節和必不可少的手段,這樣的方式引入讓學生感覺輕松自然。
二、尊重學生的生活經驗和認識基礎
陶行知先生說:“生活即教育。”隨著社會的發展,教學與人類生活的關系越來越密切。買東西需要用到數學,玩游戲需要用到數學,統計人數需要用到數學,我們周邊的生活都與數學息息相關。數學生活化的概念也越來越深入人心。因此,我們的數學教材也越來越關注生活,關注學生在生活中數學素養的培養和發展。因此,在研究學習“年、月、日”之前,教師先讓學生說說對“年、月、日”的已有認識。
課堂實錄:
師:關于年、月、日的知識,同學們可能已經知道了一些,誰能把你知道的有關年、月、日的知識,給大家講一講?
生:我知道一年有12個月,我還知道每個月的天數。
生:我知道每個月的天數并不是完全一樣的,有的有31天,有的有30天,有的有28天。
生:老師,還有29天的月份,閏年的二月就是29天。
生:老師,我還知道一年有365天。
生:要是閏年的話就是366天。
三、給學生提供探索與交流的空間、平臺
在教學中,我們應充分相信學生的潛力,放手讓學生去發現、探索,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這節課里,方法是讓學生自己尋找、選擇的(如記憶大月和小月的方法)。學生在此過程中,不僅在思考和創新的體驗中構建了知識,而且是在交流、討論和探索的過程中增長了智慧,培養了數學學習的能力,也培養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課堂實錄:
師:一年中有幾個大月?幾個小月?
生:一年中有7個大月和4個小月。
師:想一想,有沒有記住它的好辦法?
學生自由發言。
根據學生的發言,教師向學生介紹:“老師也有一個編成歌謠的記大月的方法:要找大月你記住,七八兩月換著數,七月以前找單數,八月以后找雙數。明白意思嗎?”
師:還可以這樣來記:一、三、五、七、八、十、臘,三十一天永不差。
教師出示左拳圖,邊演示邊介紹。
師:你還能想出別的記憶方法嗎?
四、注重調動學生的興趣和積極性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明確指出:“數學學習活動必須激發學生興趣,調動學生積極性,引發學生思考。”數學課應該有數學味,淡化基礎知識不等于不要基礎知識,學生該掌握的知識還是要掌握,學生該記住的結論還是要記住,所以這個環節我通過各種有趣的活動讓學生真正掌握了大小月的知識,培養學生的興趣應在教學過程中結合數學知識同步進行,從而保證了教學的有效性。
課堂實錄:
師:有這么多方法來記大月、小月,你喜歡哪種?請選擇你喜歡的方法來記,比一比誰記得有快有牢固。(學生自由識記)
師:記好了嗎?那我們來玩一個游戲,檢查你們剛才記憶的效果。游戲的名稱叫做“起立坐下”,游戲的方法是:老師來報月份,若是大月就請男生起立,小月則請女生起立。準備好了嗎?
師:接下來,我們請生日在大月的學生起立。起立的學生說出月份,其余學生判斷。
師:我們再請生日在小月的學生起立。指名坐著的學生說站著的學生的生日是幾月,該月份的學生就坐下。
師:請剛才兩次還沒有起立的學生現在起立,他們的生日在幾月?
生:他的生日在二月。
師:為什么呢?
生:因為二月是一個特殊的月份,它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
總之,教學中我們要把學生作為知識的主動探索者,把“學”的空間還給學生,把“想”的時間交給學生,把“做”的過程留給學生,把“說”的機會讓給學生。牢固樹立“教學是為學生的發展服務”的理念,要關注、了解、尊重學生已有的經驗和興趣。
參考文獻:
[1]李鐵軍.淺談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激發學生興趣[J].新課程學習,2014(06).
[2]朱耀平.淺談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情感的培養[J].新課程,2014(11).
編輯 韓 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