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振敏
摘 要:在新課標的要求下,傳統的教育方式已經不能更好對學生進行學習上的指導,在繼承原有的教學經驗的基礎上對現代初中化學教育提出幾項改進措施。
關鍵詞:初中化學;興趣;化學實驗;教學效果
在化學新課標的要求下,初中化學開始由一味的“填鴨式”教學模式朝著以科學探究為主的教學方式進行轉變,提倡激發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提高學生自主學習和實際動手操作的能力,并學會將化學知識、技能與社會實踐相結合。初中化學是學生了解化學世界的第一扇窗口,是化學教育的啟蒙和基礎階段,將為高中及以后的學習奠定基礎。因此,初中化學教育對提高化學教學質量至關重要。筆者以多年的教學經驗為基礎,探討了幾點提高初中化學教育效果的措施,現簡要介紹如下:
一、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激發其探究的興趣
新課標鼓勵并強調探究式教學,注重學生學習的引導及興趣的培養。興趣是創新的源泉,是求知的動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學會循循善誘,因勢利導,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而不是采用傳統的方式將知識強加給學生。
教師可以適當在新課的講授前引入一些趣味實驗,如“水中生火”“白紙顯字”等演示實驗,讓學生了解到這些神奇的變化、化學領域的魅力,進而將興趣化為積極主動學習的動力。同時可通過多方面的引導,讓其學會愉快創造性的學習,養成嚴謹認真的學習習慣。
二、通過實驗教學,提高教學效果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操作為主的自然科學學科,化學實驗是學習化學的重要途徑,我們通常需要親身體驗其中才能夠真正了解這門學科的奧妙。
初中生喜歡生動形象的東西,對實驗部分都頗感興趣。抓住學生的這一心理,教師可以通過適當增加實驗使課堂豐富多彩來調動學生學習化學的積極性。首先,應合理巧妙的設計演示實驗,從實驗目的、實驗過程、實驗現象觀察、結果分析上引發和調動學生學習,啟發其思維的形成。其次,鼓勵學生自己動腦設計實驗,指導學生親自動手完成實驗,培養操作能力,與此同時,實驗設計的過程能讓他們在享受實驗樂趣時充分掌握實驗的原理,使知識鞏固化、系統化。
三、加強化學理念教學
化學學習不僅涉及實驗的操作,同時也是一科以各種枯燥的化學理念和基本概念作為基礎的學科。往往學生在遇到一些繁瑣化學符號和化學反應就會選擇死記硬背的方法,從而缺乏對化學理念的深刻了解,導致對知識點的模棱兩可,影響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和做題的準確度。
在學習化學概念時,教師應從基本概念的外延和內涵分別進行清晰的講授,并引導學生從定義的角度了解其特征和適用范圍,通過深層的分析加強其認識。化學概念反映的是化學物質本質變化的特征,學生必須在思維深處形成潛意識,才能將其完全掌握,因此教師在這一環節應十分注意不能單純地將冗長的文字概念強加于學生,應盡量通過實驗和舉例的方法闡述復雜難懂的理念。當然,必要的練習也是不可避免的,學生可以通過一定量有效的練習對化學概念和方程式有著更深刻的理解,同時編排一些適當的課后習題能夠幫助學生區分一些相近概念,了解它們的本質區別,如原子、分子、元素、單質、化合物等。
四、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創設教學情境教學
筆者認為,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和創設積極的教學情境對于化學學習非常重要,輕松愉快的學習環境易迸發出創造的火花,使師生感覺到學習是一件愉悅的事情,傳授與接受知識都較容易,教學效果也較顯著。
1.創設探究科學的情境
良好的探究式學習環境能夠營造濃厚的學習氛圍,適當的增設課堂討論可以給學生提供更多的創造空間,讓學生可以自由地表達自己的想法,給他們提供更多展示自我的機會,使他們在自我表現的過程中增加自信。課堂討論也能促使他們在交流中開闊視野、發展思維、啟迪思路,建造合作探索知識的學習模式。另外,教師也可以嘗試在課堂中設置懸念,創設問題的情境,讓學生在氣氛熱烈、情緒高漲、思維活躍的環境中獨立思考并探索問題的答案。
2.創設和諧美好的師生情境
構建和諧的師生情境,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在學習的過程中,教師還要適當習慣傳授者到朋友的角色轉變,將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促使其自己動手動腦。此外,教師應采用親和的態度進行教學,以激昂的課堂教學喚起學生的共鳴,學會將學習的熱情和正能量傳遞給學生,也應時刻關注學生在課堂上的掌握情況以及他們之間的個體差異,及時地給予幫助和鼓勵。
化學課程的學習需要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通過學習興趣的培養,正確方法的引導,情境的創設,解決初中生在化學學習上的困難,培養他們探索科學、動手操作的能力。
參考文獻:
[1]楊想軍.優化初中化學課堂教學體系的研究[J].科學教育,2011(17):92-93.
[2]丁洪芝.提高初中化學課堂教學效率的幾項措施[J].中國東盟博覽,2011(08):14.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