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靜
摘 要 所謂分層教學,也就是孔子早在兩千多年前提出的因材施教。承認個體差異,因材施教,是中國教育的優秀傳統。分層教學的核心是面向全體學生,正視學生的個體差異,注重學生的個性發展,以人為本,充分發揮學生的數學潛能,使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發展,能在數學課堂上獲得成功的喜悅,真正讓每位學生都能獲得良好的數學教育,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
關鍵詞 邊疆農村中學 數學教學 分層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5)19-0038-02
邊疆農村中學的大部分學生中,有著大約1至2成學生的數學基礎知識是十分匱乏的,數學能力是不夠的,他們連乘法口訣也掌握不全,基本不能獨立完成一道簡單的數學計算習題,要讓這部分學生在初中階段跟其他學生一樣掌握所有的數學知識,獲取相應的數學能力,這是不現實的,也是不切合實際的,故此,在農村中學的數學教學過程中,必須進行分層教學,分層教學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有利于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有利于全面提高數學教學質量,那么要如何進行分層教學呢?筆者有以下淺見。
一、學生分層
根據農村學生的數學基礎,學習能力、學習態度、學習成績的差異,結合初中階段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及性格特征,再結合學生學習的可能性水平,按課程標準所要達到的基本目標、中層目標、發展目標這三個層次的教學要求,將學生分為A、B、C三個層次。
A層次是優等生,是學生能力較強的學生,能掌握教材內容,能獨立完成習題,能獨立完成教師布置的學習參考題及補充題,可互動幫助,并能指導B層C層的問題和難點;B層是學習能力一般的中等生,能掌握教材中的內容,能模仿例題獨立完成練習,在教師的啟發下和A層同學的幫助下能完成一些習題;C層學生是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即能在教師和A層同學的幫助輔導下,掌握教材內容,完成練習及部分簡單的習題。
二、構建學習小組
將學生分層后,就要構建班級學習小組,把班級學生分成6-8個學習小組,每個學習小組均含有A、B、C三個層次的學生,各小組均有一名由A層次學生擔任組長,二至三名由B層次學生擔任小組長,組員由三至四名C層次學生組成,組長全面負責本小組的學習,要指導小組長的學習,幫助、輔導小組長的練習和作業,小組長要獨立完成一點的練習、作業,要能幫助輔導組員的練習和作業,構建教師負責 → 組長,組長負責→小組長,小組長負責→組員的幫學小組。這樣有利于師生、生生關系的和諧與融洽,更有利于學習任務的分層落實和分解,使每一位學生都得到“手把手”的幫助和輔導,有利于學習目標的達成。
三、教學目標分層
針對邊疆農村學生的實際情況、個體差異、學習能力設計分層次的學習目標,分清哪些屬于共同目標,哪些屬于層次目標,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還應有具體的要求,對A層次學生要設計靈活和難度較大的問題,要求學生能深刻理解基礎知識,靈活運用知識,培養學生的分新精神和創造力,發展學生能熟練掌握基本知識,靈活運用基本方法,要注重發展學生的理解能力和思維能力;對C層的學生的目標要低一些,問題可簡單一些,梯度要緩一些,能掌握基本的知識和基本的方法,培養基本的能力。
四、課堂分層
在分層次教學時,首先我們要從備課階段做起,將教學時間、教學要求、教學方法等各個環節都要進行充分考慮。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設計不同的教學方法。對于同一個知識點,要設計出不同的提問,尤其是在例題的講解、鞏固練習方面,要做到針對性。在面向全體的時候,照顧個別。努力做到,雖然分層,但不散;盡管面向整體,但不死板。在具體的教學中,要根據課堂上的情況,隨時做好調控,將因材施教自然的融合到預習、提問、練習、輔導的各個教學環節之中 。其次,現在數學教材內容的設置及教材中所呈現的問題,對邊疆學生來說是有距離感和較大難度的,所以教師對教材內容及問題要進行調整和重組,降低難度,創設生活中常見的數學問題情境,使教材內容問題化,問題內容生活化,也就是說數學內容要接地氣,要進行多層次立體化的彈性教學,對于A層次的學生應注重啟發他們的思考、探索領悟基礎知識和解題方法,能歸納出一般的規律和結論,并能對規律和結論進行延伸的探索,通過引導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對于B層次的學生,重在激發他們的學習潛能,點燃他們強烈的求知欲,能獨立的進行思考和練習,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獲取基本的數學能力。對于C層次的學生,重在鼓勵,貴在堅持,要能積極主動的參與學習,能回答難度較小的問題,教師要進行及時的表揚與鼓勵,讓他們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培養他們樹立面對問題和困難決不放棄的學習信心和決心。
五、測試分層
測試是檢驗一個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我們不能做到“萬物盡然”,同樣我們不能用同樣的標準去衡量每一個學生,每一份標準化的測試題應含有易、中、難為6:3:1。即基礎知識60分左右,主要考查C層的學生,難度題30分左右,主要考查B層次的學生,選拔題10分左右,主要考查A層次的學生,我們不能要求個個100或者人人90分,那樣是不現實,也不切實際的,邊疆農村中學的學生,C層次能保持在60-40分,B層次能達到70-80分,A層次能達到80-90分,還有幾個同學能在90分以上甚至個別達到100分就基本達標了。
六、評價分層
教學評價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決定著課堂教學的走向,影響教學效果,教師的評價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會影響學生的目標取向。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完成自己的學習目標,教師在評價中要注重對學生進行分層評價。分層評價是實施分層教學的保證,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采取不同的評價標準,充分發揮評價的導向功能和激勵功能,對C層次多利用鼓勵、多表揚的評價方式,尋找其閃光點,哪怕是一點一點的進步,也要進行及時的表揚和鼓勵,喚起他們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培養他們對學習數學的信心,對B層次的學生,采取激勵性評價,讓他們明確目標,努力的方向促使他們積極向上,追趕A層次的學生;對于A層次的學生利用競爭性評價,堅持高標準,嚴要求,促使他們更加嚴謹,不斷完善自己,超越自己。
(責任編輯 全 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