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會華
【摘 要】本文闡述了以“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為切入點,強化師生互動、生生互動,調動學生參與教學,培養學生濃厚的興趣,實現地理教學中學生“快樂學習、自主學習”的目標。
【關鍵詞】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師生互動;生生互動
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進一步深化,教師的教育教學理念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要認真學習領會新課程改革的實質,以“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為目標實施全面教育改革。那么,在地理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能力呢?個人認為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創設情境,增加學習趣味
(一)運用多媒體創設情境。現代化教學手段可以把靜態的文字、圖片制作成生動形象的動態畫面,既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又使抽象的知識變得形象直觀,開拓學生的想象力和思維能力,大大促進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在地理教學中,有大量的自然地理知識很抽象,學生很難從字面上去理解。把這些知識制作成多媒體課件會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學習過程,讓學生從聲、光、形、色、音等多種信息中獲取知識,情感受到熏陶,并得到美的享受、成功的體驗,從而激起獲取知識、探究課文內容的欲望
(二)利用地圖創設情境。地理課本中編排的分布圖因為要和正文、活動相輔相成,所以地理信息明顯,主題要素突出。因此,利用地圖創設情境,讓學生認真讀圖探究,既可以幫助學生建構知識、發展技能,又可以發展學生思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能力。
(三)利用地理活動創設情境。教學中通過地理活動來創設情境,學生通過自己動手去探索、實踐,既深刻理解了地理知識,又激發了學習地理的興趣,培養實踐能力和探究精神。例如在《特別行政區——香港和澳門》的教學中,我采用模擬旅游的方法,讓學生做導游,使學生產生了濃厚的學習興趣,從而達到對地理知識的識記和運用。
二、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增加學習趣味
良好的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是有效課堂教學的保證。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方式可以有:
(一)讓學生參與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開展教學活動的前提。在進行教學設計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參與其中,在學生已有知識與新知識的基礎上,引導他們圍繞教學目標通過小組活動的內容和方式參與教學設計,按照“自學探究→小組交流→小組反饋→總結評價→動手練習”等環節來消化、掌握知識,提高師生互動的比例。
(二)選擇教材的核心部分進行小組討論。小組討論是同學之間互教互學、彼此之間交流信息的過程,也是互愛互助、情感交流、心理溝通的過程。教材的核心部分是重點、難點。教師可讓學生在小組內對這些內容進行討論,這樣可以發揮學生的主動性,促使他們動手、動口、動眼,積極參與思考、探索新知識。而且,學生在相互討論的過程中學會了社會交往的技能,其社會性得到了發展。
三、自主學習,培養創新能力
新課程的教學理念要求以學生為主體,強調合作探究、發現式學習,鼓勵學生對地理事物、現象產生好奇,培養學生勇于探究、積極創新的精神。在教師的指導下,讓學生廣泛接觸社會,在多元的動態大課堂中求得全面發展。
(一)指導自主學習,培養學生探究能力。對于能自主學習的學生來說,學習不是一種負擔,而是一種享受、一種愉快的心理體驗。作為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和指導者,教師要善于挖掘學生潛在的能力,充分尊重學生的獨立性,積極鼓勵他們克服依賴老師的心理,引導學生善于用自己的思維方式去思索、主動探求知識。當學生遇到新問題時,教師要給予啟發,給出一些鋪墊性的問題幫助其思考,或者通過學生你一句我一句互相補充,可以自然而然地得到比較完整的結論。當學生能解決某個新問題時,教師不要就此滿足,而應注意培養學生深化問題的能力,使學生養成回味問題的習慣,揭示問題的實質,從而獲得更有益的啟迪,激發學生的思維向更深層次探討,從而使學生真正會學。
(二)培養自學能力,激發學生學習熱情。教師在教學中要注意指導學生閱讀地理教材的方法,使之養成看書的習慣,從而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四、評價分析,讓學生體驗“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快樂
為了發展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必須以學生為出發點,堅持以人為本的發展性評價。評價不再是單純地采用教師評價,而是根據自主學習的情況,采取自我評價、同學互評、小組評價與教師評價相結合。評價應面向全體學生,著眼于學生的全面發展,重視學生個體的差異性,注重過程性評價,注重鼓勵性評價,讓每一個學生都有成功的體驗,都能得到充分自主的發展。為此,教師在地理課堂教學中要營造民主、寬松的評價氛圍;要善于尋找學生思維的閃光點,及時贊揚、鼓勵,鼓勵學生提出創造性見解,增強學生的自我意識和自信心,進一步激發他們的創造性;與此同時,還應特別關注學困生,多給他們一些指導和幫助,使他們也能體驗成功的快樂。
總之,隨著我國教育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作為地理教師,應該不斷學習新的教育教學理論,樹立新的教學理念,根據地理學科的特點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能力,促進學生素質的全面提高。
(作者單位:江西省安遠縣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