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新斌
摘 要:以初中化學采用互動式教學的應用探討為題展開相關論述,并結合實際例子對其進行說明,著重于互動式教學的方法與技巧探討,重點放在了教學模式使教育教學得到解放方面,并利用這一交流機會,對互動式教學進行了簡要評估。希望通過初步分析可以給初中化學的教學提供一些可資借鑒的信息,以供參考。
關鍵詞:互動式教學;方法分析;教學情境
隨著經濟發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教育的觀念也發生了巨大變化,首先在教學方式上與傳統的教學方式明顯加以區別。
其次,在教學工作的主體方面也進行了調整,現代教學觀念以教師引導為輔,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最后,從教育的目標來看,從原來的高分應試轉變到了當下的素質教育,更加注重人才培養,也
即是注重對學生各方面能力的培養,與時俱進,真正因時制宜,從長遠來看,可以使社會對于人才的需求壓力漸趨緩和。
一、互動式教學的價值及意義
互動式教學是新型教學模式,與傳統教學模式大相徑庭,從思維角度來看,這一教學模式關注點在于對學生自主性的開發與訓練,主要側重于對思維能力、交往能力、創新能力的培養,同時也更加注重學生對于初中化學的興趣,以及教學環境的適應,最主要的還是對學生綜合能力的訓練,可以使學生從一門學科中了解關于整體的學習方法。與傳統教學相比,它更加貼近當今現實。從另一方面來看互動式教學對于化學教學中的實驗教學無疑也是進行了一個彌補,通過這一模式才能真正使初中化學教學完善化。
二、互動式教學模式與方法分析
1.師生互動,同學互動
互動式教學方法對于初中化學教學而言,主要是體現在教學工作主體的轉變方面及對教學實驗的補充方面。其最終的目標落實于學生自身各項能力的增長。舉例來講互動式教學在初中化學的應用中,首先注重生活化的引入,比如在學習化學某元素或其他復合物時,總是先提出一些討論性的日常生活問題。比如拿發酵來講,首先,教師會拋出為何面團經過一小塊酵母可以在合適的溫度下發展成一整盆面,然后讓學生進行活躍的討論。課堂中一般會采用小組討論的形式,如讓前后座學生進行討論,然后分小組讓其說出理由,最后老師加以評估,并通過所要教授的內容進行引導性的解釋,從而讓學生掌握所學知識,此外,也會將課程延伸到課堂之外,如對于生活中還有哪些現象屬于這一類等問題,
都會作為課后作業使學生在生活中進行探究等。
2.營造教學情境
如當學習到初中化學中關于氧氣這一節內容時,由于它的無色無味,無法用官能去證實,那么,教師就會在課程的預備中進行實際情景的思考與探索,并利用一些道具來達到課堂氣氛的活躍,
如可以準備一個透明塑料袋,讓學生對其進行吹氣與呼氣,然后讓其表達自身的感受,實際上教學情境的設置,主要集中體現的是讓學生身臨其境,用身體所有可支配器官與功能去實現學習體驗。這樣易于使學生放開束縛,從而使其內心真正的疑問與好奇心生發出來,而且在此過程中可以從不同的角度促使學生的情緒變得放松與活躍,從而實現互動式教學的效果。
3.增加教學渠道與方法
初中化學教學,教師應該轉變其教學理念,將教育教學工作加以延伸,不能以課本為絕對的教授素材,還應該利用互聯網技術,將各種與教學內容的相關信息加以搜集,并通過幻燈片、微視頻等進行展示,使教學更加形象化、直觀化,更富有色彩,更多樣化。如對于酸的學習,對于堿的學習,很明顯需要進行一些區分與展示一些實例,所以在這方面,一是如上面所說的盡可能生活化,從生活中學生可以耳聞目睹的地方進行信息搜集,如醋的味道是酸的,但是它真的就是要講的“酸”嗎?其中的成分需要怎樣進行破解,如何通過化學學習達到認識生活中較貼近的事物,如何進行生活觀察等。這樣來看從現象的討論與學習中,讓學生對誤區加以甄別,就應該把化學知識的學習渠道進行拓展,不能僅僅停留于理論學習之中,而不懂得實踐與應用、互動式學習模式,可以使教學從教與學中掙脫出來,把學生從固有的習慣中解放出來,使學生運用自身的天性,運用自身的功能性去學習,去參與訓練、去實踐、去探索,如此教學,比起傳統教學模式,有百利而無一害。
總之,筆者認為互動式教學模式在初中化學中的應用應該通過營造新型的課堂氛圍,選擇小組教學方法,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案例設置,更應該通過對各種資源的整合,對于教材的靈活處理,以及對于學生探究式能力與思維的培養。在新的時代環境下在新課改的背景之中應該從創新型的教育思路去摸索,對于互動式教學的應用應該一方面通過對它的試驗與應用來達到教學效果,另一方面應該使教學得到真正的延伸,所謂學無止境,即要求學生對化學產生一種永不熄滅的探索之火。
參考文獻:
王莉.初中化學互動性教學方式探討[J].中國校外教育,2012.
編輯 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