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東才
摘 要:主要研究高中數學分層教學策略。首先提出教學層次化、提高教學質量的相關理論,然后提出了分層教學,培養學生發散思維的相關策略。
關鍵詞:高中數學;分層教學;策略探究
一般所說的分層教育具體是指由于每個學生之間的水平與差異,對新知識的接受能力也會有巨大差別。所以,老師必須根據每個學生層次的劃分,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制訂各種不同的教學目標與任務,同時提出較為有效的教學策略,進而使每個學生都能主動對數學知識進行學習,掌握更多的數學知識,增強自身的數學知識運用能力。分層教育能夠讓每個學生都得到其自身所需要的數學知識。在具體實施分層教育的過程中,教師使用的教學策略、教學計劃、教學目標都應該與學生的真實狀況相符合,進而才能提升學生的積極性。同時,還應該對每個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各種不同的評價,保護每個層級學生的自尊心,最終使所有學生都能得到進步。
一、教學層次化,提高教學質量
提高教學質量最主要的核心即為建立與學生相配套的實際教學目標,進而使整個課堂能夠更加有目標、有計劃地不斷進步。在制訂教學目標的環節中也必須進行分層,其具體操作如下:基礎知識掌握較差、中等水平學生與成績較好學生分別制訂各種不同的學習任務。教學目標已經制訂完成后,還應該對教師備課進行分層制訂。在備課過程中,教師應該將所有學生具體劃分為三個層次,其后再按照各種不同學生的層次分別制訂教學要求。要想使分層教育不僅僅只是表面上的形式,就必須嚴格把控備課環節與教學目標制訂環節。
二、關注問題設置層次性,讓學生進行發散思維
讓學生掌握知識最主要的教學方式為設置問題。老師在設置問題的具體過程中,應該按照學生提出的各種問題與實際情況進行結合,再對學生應答,如此便能夠激發學生對知識點產生的共鳴,進而使整個班的學生都能夠融入知識的海洋中。同時,為每個學生提供學習機會,使整個教學課堂能夠有序、穩定地發展與進步。
除了上述兩點外,老師還應該注重評價分層,根據不同學生的水平采用不同的評價方法。其具體實施情況為對成績較差的學生應維護其自尊心,對成績較好的學生應增強其積極性,對成績中等的學生要盡可能鼓勵。總而言之,在整個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要想提高學生數學成績,就必須要知道所有學生學習的具體狀況,同時按照學生本身的情況制訂符合學生的教學方法。如此就能夠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更加方便,了解到自身問題,逐漸達到新時期課標所需要的要求。
參考文獻:
楊作財,劉旭.創建和諧的數學課堂[J].吉林教育:教科研版,2007(05):5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