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會娥
(太谷縣職業中學校,山西 晉中 030800)
?
論在職高思想政治課中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武會娥
(太谷縣職業中學校,山西 晉中 030800)
摘要:職高思想政治課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能力才能適應形勢的需要。首先,要引導學生樹立創新意識;其次,要創設教學問題情境,激發學生興趣,啟發學生思維;再次,關注熱點、關注生活,在其中啟發學生創新思維;最后,還要培養學生發現問題的能力、辯證思維的能力和實踐的能力。
關鍵詞:創新意識;教學情境;熱點
0引言
在日益激烈的社會競爭中,對人才的定義不只是知識的多少,更是能力的高低,素質的高低。所謂高素質的人才,就是指具有創新意識、創新精神的人才。所以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能力很是關鍵。在從事職高思想政治教學的十幾年中,本人一直致力于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下面就關于這一問題,談一談我在教學工作中的一些做法:
1引導學生樹立能夠創新和敢于創新的思想意識
學生是教學的主體。這就要求教師從思想、知識等方面引導學生,為學生創造性的發揮創造條件。首先,引導學生克服創新的神秘感,樹立創新的雄心壯志。教育學生創新并不是科學家的獨有的專利品,“我們所有的人,都有驚人的創造力”。只要我們勤奮學習勇于實踐、善于思索,未來創造性的世界一定屬于我們。同時教育學生要不唯書、不唯師、不唯上,敢于懷疑前人,敢想、敢談、敢干、敢于打破常規;還要有為實現創新而鍥而不舍的毅力和堅忍不拔、百折不撓的勇氣。
其次,運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教學方法要求既要新穎靈活,又要保證能調動全體學生的積極性,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作為教學一方的教師起著主導作用,主要是導問題、導思路、導方法、導規律、導創新。作為教學另一方的學生則要發揮主體作用,即在教師的啟發點撥下,主要靠自己分析論證問題,從而解決問題。例如,通過閱讀教材發現知識點,比較前后知識,找聯系、找易混;通過對課本中的“活動探究”進行小組討論,突破重點、難點;通過對課本中不同觀點的辨論,培養學生的辯證分析能力;通過各種渠道收集、整理、分析資料,提高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例如:在學習“傳統文化的繼承”這一節課時,把同學們分成了兩組,辨析以下兩種觀點,觀點一:“傳統文化是財富,它架起了我們前進的階梯,維持著我們的社會秩序,增強了我們的民族認同感,為我們的精神提供了棲息之所”;觀點二:“傳統文化是包袱,它鉗制著我們的交往方式和思維方式,控制著我們的情感體驗和審美情趣”,在學生們激烈的辨論中,不僅使學生掌握了課本中的知識,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學生辯證思維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力。
2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拓展學生思維
在職高思想政治課中創設問題情境,使學生全身心投入學習活動中,開拓思路。創設問題情境主要通過設疑,設疑能使學生從原有認知結構中產生矛盾,激發欲望,發展思維,培養創新能力。
愛因斯坦說:“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沒有疑問,就不可能有思想,當然也就談不上探索與創新。因此,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就要幫助學生學會質疑。教師應注重以問題為載體,以創造思維訓練為主線來組織教學,善于設疑,圍繞教材內容的中心問題巧妙地進行教學過程設計,著力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例如充分利用教材當中的“活動探究”來引起思考;圍繞教材要求提出問題,用正問、反問、直問、曲問等方法大膽設疑,引起學生思考。如在講“文化與經濟、政治”時,當我講到“經濟發展是文化發展的基礎”時,提出一個問題:“經濟是文化的基礎,因此,只要物質條件好了,精神文化自然而然就會好起來;物質條件差一點,精神文化就不可能搞好”。學生議論紛紛,有的說是,有的說不是,并論述了自己的理由,非常活躍,在這種爭論中進行分析,最后得出結論。緊接著,我又提出了一個問題:“既然經濟和文化相互影響,那么,這對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有何啟示?”就是在這樣環環相扣的問題情境中,使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充分發揮,創新思維和能力得到不斷提高。
3關注時政熱點、關注社會生活,在感悟、分析時政熱點中啟發學生創新思維
思想政治課的閃光之處在于緊密聯系實際,創造性思維的源泉不是在課本中,而是在生活中。如我在講述“公民的政治參與” 時,結合時政“網絡言論自由”分析了“公民參與政治生活應遵循的基本原則“;在分析“我國的和平外交政策”時,結合時政“我國一路一帶的發展戰略”分析理解我國外交政策的宗旨及五個基本點,從而將政治課堂與時事政治教育有機地統一起來。
4在教學中,要把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與其它能力的培養相結合
創新能力是個人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與其它能力緊密相連的。因此,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必須與辯證思維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培養相結合。
4.1辯證思維能力的培養。思想政治課教學內容中包含了豐富的哲學思想,為培養學生的辯證思維能力提供了有利條件。要利用教材中的內容,培養學生辯證思維的能力。例如:“文化生活中的喜與憂”、“市場經濟的優點和缺陷”、“經濟全球化給我國帶來的機遇與挑戰”等。
4.2實踐能力的培養。實踐能力要求學生運用所學的知識去分析具體的社會問題和解決社會問題的能力,這其實也是一種創新能力的培養。例如:在講完“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這節課后,我鼓勵學生自覺主動的參加諸如“環保見行動”、“扶殘助殘等公益活動”等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為培育知榮辱、講正氣、做奉獻、促和諧的文明風尚身體力行;在講完“民主管理”后,鼓勵學生為“建設祥和文明社區”提出合理性的意見和建議”等。
5結語
只要我們在課堂教學中,能夠從思想上重視對學生創新精神的培養,并能夠積極把握時代脈搏,在課堂教學中做到融會貫通,因材施教,恰倒好處,必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參考文獻:
[1]宗桂琴.淺論創新思維在教學中的運用[J].無錫南洋學院學報.
[2]溫恒福.從創新教育走向教育創新.
[3]張清漢.職校政治教學中創新思維培養.西北職教.
[4]王玉明.創新—素質教育的靈魂.
(編輯趙欣宇)
Cultivating the Students’ Creative Thinking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lass in Vocational High Schools
WU Huie
(Taigu County Vocational School, Jinzhong 030800, China)
Abstract:The vocational high schools need to cultivate students’ creative thinking and ability to adapt to the need of situation. First of all, guide students to set up innovation consciousness; Next, create teaching problems situation to arouse students’ learning interest, and inspire students’ thinking; Again, pay attention to hot events, focus on life, and in the process inspire students’ creative thinking; In the end, train the students’ abilities of discovering problems, dialectical thinking and practice.
Keywords:innovation consciousness; teaching situation; hot event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碼:1672-0601(2016)02-0090-02
作者簡介:武會娥(1972-),女。主要研究方向:職高思想政治。
收稿日期:2015-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