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宗峰
摘 要:應用型本科教育較一般的本科教育更加注重職業能力與職業技能的培養,以培養應用型人才。對應用型本科教學效果進行評價可以提高教學水平,提升學生就業技能水平,進而促進區域科技及經濟發展,對教育、就業、科技發展甚至社會發展都有積極意義。
關鍵詞:應用型本科;教學評價;高職教育
一、研究意義
應用型本科教育屬于較高層次的技術教育,是我國高職教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高質量應用型本科教育存在教學評價機制缺失的問題,現行的教學評價機制不能滿足實踐教學改革的需要,不能起到強化鼓勵實踐教學環節改革創新的積極性的作用,相反,存在著制約傾向,特別是在學生實踐課程成績的評判、教師實踐教學工作量的折算等方面還有待深入探索。
因此,必須要對教學成果評價體系進行相應的研究,以形成更加公平、合理、科學的評價體系。開展這一活動具有多方面的意義:對于學生個人來說,可以滿足學生發展的個性化要求,可以促進學生個體往更適合自身的方向發展;對于一所學校來說,可以促進學校教學水平的提高,為社會培養更多、更好的應用型人才;對一個地區而言,良好的職業教育發展,有利于社會經濟與科技水平的提高;而對于一個國家而言,則有利于教育的發展,促進教育水平的提高。
二、目前應用型本科教育評價體系現狀與存在的問題
1.校內評價
對學校的教學效果評價一般分為校內評價與社會評價。校內評價主要由主管教學工作與教育管理工作的領導組織,如教務處、學生處、督導辦、各系部領導等進行評價。而社會評價由多項內容組成,如聽課制度、督導制度、學生評教、期中教學檢查制度等。
聽課制度看似規范,但實際作用并不大,充其量只能起到對個別教師的督促作用,較少給出中肯的評價或者提出建設性的建議。學生座談會和信息反饋制度對教學評價有積極的促進作用,但也存在著一些值得我們重視的問題,比如如何正確對待學生在座談會上提出的不同意見,如何對他們的意見深入調查,進而提出解決辦法等。
2.社會評價
(1)學校上級主管部門對學校教育教學水平的評價。這項工作主要目的是檢查、指導,是從全國職業教育的全局出發,研究和制定相關政策,支持和幫助一些學校加快發展,并按照國家教育行政部門與相關制度要求,評價各校是否達到要求等。可以說,主管部門對學校教育教學的評價主要從硬性指標著手。這種檢查指導,很難對每個學校做深入細致的檢查,而只能從大體上給出指導意見。有時檢查工作也只能比較注重形式與一些硬件指標,而對具體教學效果則沒有詳細、準確的評價。
(2)用人單位對學校的評價。作為用人單位,相關負責人會對所有員工做橫向比較,然后得出較為客觀的結論,然后對學生所畢業的學校給出一定的評價,包括學生的知識結構、實踐能力、適應能力、人際交往能力等方面的評價。
(3)學生家長對學校的評價。學生家長對學校也有一個基本評價,通過從孩子選擇學校到畢業離校、就業等一系列的變化來評價學校情況。學生家長評價與企業評價不同,企業評價是做橫向比較;家長評價則是做縱向比較,而這一過程不一定客觀。學生家長對學校的評價直接影響學校的招生情況與生源質量,進而影響教育教學質量。
(4)社會其他方面的評價。學校的社會服務功能如何也會產生一定的社會影響,如學校的科研成果轉化成生產力,對當地經濟、科技的發展都有明顯的促進作用;或者學校有一些專利產 品、獨創品牌的明星產品等,都會給學校帶來積極的影響。所以,除了要重視教學水平的提高,學校對科研工作也不能松懈。
三、解決教學評價所存在問題的對策
針對上述問題,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予以解決:學校自身評價,就業單位評價,聘請第三方做出更加客觀公正的評價。
1.校內教學評價對策
(1)確立科學的教學評價理念。確立一個適用于應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學評價理念,在其指導下,設計與完善具有學院自身特色的教學評價體系。學生選擇應用型本科學校而非科研型的綜合大學,他們的目的是學到一技之長,畢業后可以找到一份稱心如意的工作。那么在學校對學生的評價中,就應該側重知識技能的培養。
(2)完善教學督導制度。對于擔任督導工作的教師,要求其具有豐富的教學經驗,對專業、行業有著深刻理解,能夠對專任教師的教學工作給予批評與指導。因此,可以聘請一些具有豐富經驗的退休教師、對一線工作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企業退休工程人員來擔任督導工作,這樣既可以進行教學方式的評價,也可以對教學內容、設計、效果等方面進行評價。督導老師要樹立正確的督導觀念,不僅僅是發揮監督的作用,更重要的是給出指導意見,善于發現問題,并能幫助教師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
(3)完善學生的評教體系。學生作為高等教育服務的對象,對教學工作進行客觀評價,可以更好地反饋教學效果。而通過反饋評教結果,教師可以了解學生對自己教學的真實感受和總體評價,認識到自己教學中的優勢與不足,進而改善教學工作;還可以通過評價來了解學生的學習興趣點與對課程的要求,從而對教學工作進行改革,實現更佳的教學效果??傊u教結果要成為教師改善自己教學工作的重要來源之一,以此來提升教師的教學水平。
2. 就業單位教學評價對策
用人單位對畢業生的專業知識與技能、溝通能力、職業道德、創新能力與團隊精神等方面都有著獨特而清晰的看法,因此由用人單位對教學效果進行評價是非常重要的。評價內容可以圍繞以下幾點展開:教學內容要滿足企業需求、學生的適應能力、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等。將企業對學生的評價作為重要依據,從而更加合理制訂人才培養方案,從而保障高職院校的教學和人才培養工作更加符合用人單位與社會發展的需求。
為了提高用人單位對教學工作進行評價的積極性,可以多采用“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等方式,使得企業的角色定位由“用人”轉變為“參與育人”,從而完善人才培養目標,以確保課程設置、教學內容等與社會人才培養需求相吻合,使得學生、學校、企業都能獲益,實現多贏。
3.聘請第三方給予教學評價
為全面、客觀、公正地對教學質量進行評價,完善教育教學評價體系,提高教學水平,也為了提升畢業生的就業競爭力和就業質量,除政府評價、用人單位評價、學校自評之外,可以聘請專業的調研結構對學生的教學效果進行評價。調研機構主要針對社會某行業專業對畢業生的需求與培養質量以及學校的教學質量、就業質量等來設計問卷,進行問卷調查、數據處理與分析,最后撰寫成調查報告,提供給學校參考,以便更好地進行人才培養方案的設計。
參考文獻:
[1]江秀華.職業學校教育評價現狀、問題及對策研究[D].蘭州:西北師范大學,2006.
[2]王婉萍.“學生評教”作用及其局限性研究[J].黑龍江高教研究, 2005,(2).
[3]徐 芳.論高職院校校企合作教學質量評價體系的構建[J].南方職業教育學刊,20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