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志倫
【摘 要】班主任在家庭教育中的角色應該是一個調解者,起到溝通思想、疏導情緒和化解矛盾的作用。班主任要做的,就是能夠成為一座連接雙方或多方溝通的橋梁,在充分交流的基礎上達成共識,進而取得良好的效果。
【關鍵詞】家庭教育 家長 溝通 和諧
班主任在家庭教育中應該擔當什么角色?是順應家長的思維和需求做一個旁聽者呢?還是在家長面前擺出架子做一個訓導者?前者容易弱化教師“導”的作用,后者又因“教”的強勢引起家長的不快。我認為,班主任在家庭教育中的角色應該是一個調解者,起到溝通思想、疏導情緒和化解矛盾的作用。班主任在與家長圍繞子女教育問題上的互動,有時矛盾的碰撞不只是家長與班主任兩個方面,還會涉及家長和學校之間、家長和其他任課教師之間、家長和學生之間、家長和家長之間甚至家長和社會之間等多個方面。對于雙方或多方引起的矛盾,對于一個普通的班主任來說,不可能都給予完美的解決。班主任要做的,就是能夠成為一座連接雙方或多方溝通的橋梁,在充分交流的基礎上達成共識,進而取得良好的效果。
學生的發展離不開教師的影響,而要使教師的影響有效,需要有和諧的師生關系做支撐;同樣,學生的發展也離不開家長的影響,如果教師想通過家長的影響達到教育目的,就需要有和諧的教師與家長的關系做保證。和諧的教師與家長的關系,表現在教師和家長平時的對話與溝通中。這種對話與溝通,不是教師居高臨下式的訓導,而是聊天漫談式的互動,在不經意中展開嚴肅的話題。當然,作為老師來說,事前應從各位家長的實際出發,精心設計一些話題,在談話中保持平和的態度,就會有很強的親和力。因為它能夠讓家長在一種安全、融洽的氛圍中參與——面對學生的錯誤,教師沒有嘲笑和責難,而是熱心地與家長討論并商量解決的辦法和措施。
和諧的教師與家長關系的基礎是平等。教師尊重家長,也就是把家長當作是同盟者,而不是對立者。如何培育學生成為一個完美的人,是教師面臨的難題,也是家長面臨的難題,相比教師而言,更是橫亙在家長面前的一個無力解決的問題。這就需要教師面對家長的手足無措時,顯示出自身的素質和優勢,既有當仁不讓的勇氣和自信,又有從容不迫的耐心與寬容。
我班學生小彬是個聰明的孩子,但在學習方面不太用功,高一第一學期的期中考試,成績不理想。家長會上,小彬的家長認為自己的孩子在初中的時候,考試成績在班中一直處于前列,到了高中,考試成績下降,便認定是教師的責任,對學校也頗有微詞,繼而又提出了一些要求,比如把孩子的座位換到前面等等。
小彬家長情緒激動,表面上看是護子心切,其實也是一種焦慮、彷徨和無奈的心里反映。對此,我并沒有一開始就直接回應小彬的考試成績為何不理想這一問題,而是宕開一筆,聊起小彬家長的年齡跟我差不多,而我們這一年齡階段的家長,都面臨如何把孩子教育好這一問題。以平等的姿態,架設起雙方能夠敞開心扉交流的平臺,緩解家長和班主任雙方的緊張關系,這是有效解決問題的第一步。
有了前面的鋪墊,我才仔細分析小彬考試成績不理想的原因:主要在于他沒有把全部的心思都花在學習上,比如沉湎于電腦游戲之中不能自拔,導致作業不能按時完成,為了應付交作業,養成了抄襲他人作業的不良習慣。他因為擔心家長的責備,就把考試成績不好的原因歸之于客觀因素。我的結論是:小彬的考試成績不理想,主要原因出在非智力因素方面,而不是智力因素方面。只做實事求是地客觀分析,而不是情緒化地指責,這是有效解決問題的第二步。
當然,最能夠打動家長內心,引起家長關注的,是班主任能夠提出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和途徑。其實,在提出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和途徑時,就已經包含了我對改變小彬目前不良現狀的態度與決心,那就是要求他相比初中時,應有更強的明辨是非能力和自制能力;同時也隱含著我對家長的期望,即家長在關心孩子學習成績的同時,還要在興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方面予以關注,給予正確的引導。
本來小彬的家長因為自己孩子考試成績不理想,心態有些失落。因為失落而口出怨言,經過雙方深入地交談,心態轉為積極。于是我和小彬的家長商討了提高小彬學習成績的辦法,比如讓他獨自坐一個座位,擔任化學學科課代表(化學學科是小彬的強項),激發他學習的積極性和工作的責任心。現在小彬的學習成績比剛進高中時有了很大的提高,特別是他擔任課代表的化學學科,考試成績全班班級第一。用小彬的話說就是:課代表嘛,不考班級第一,多沒面子啊!
建立和諧的教師與家長的關系,是一個教師與家長對話和溝通的過程。在對話和溝通的過程中,教師需要悉心準備對話和溝通的問題與方向,具體體現在談論的問題要恰當。這些問題往往是與學生的為人和學習密切相關的,是家長迫切關心的,從而拉近教師與家長的距離。同時,談論的問題要有引導性,在交流過程中,由于問題的深入,家長有可能把握不住問題的實質,這就需要教師的解說,明示家長可以從哪個方向、什么渠道入手解決問題。
教師扮演調解者的角色,體現在一是調,二是解。調是調和、調整的意思。在調和過程中,傾聽很重要。當然,傾聽不等于是完全認同對方的觀點,而是讓家長緊張的、怨憤、的失落的心態平和下來,心態好了,交流便有一個很好的基礎,雙方只有在一個良好的氛圍中交流,才能調整各自的目標,向同一個目標接近。解是解答、解決。解答不是一種簡單的或被動的一問一答,在答的過程中貫穿著班主任解決問題的思路與方法,是一種可供家長參考的選擇。當然,班主任作為一個家長可以信賴的角色,應該盡自己的力量解決可以解決的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充分尊重家長的意見,平等地與家長共同商討對學生的教育方法和措施。如果問題不能解決,也應該做好解釋工作,解釋是為了減少和消除各種矛盾,縮短或除去家長與教師、家長與學校的距離。
班主任的角色就是一個調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