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寶山
【關鍵詞】 物理教學;學困生;轉化
【中圖分類號】 G633.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6)03—0044—01
學好高中物理不容易,學好高三物理更難 。因為總有一部分學生物理基礎不扎實,對物理缺乏興趣,信心不足,畏懼物理。久而久之,這部分學生就淪為所謂的“學困生”,影響了整個班級成績的提升。因此,轉化物理“學困生”至關重要。那么,如何轉化物理“學困生”呢?下面,筆者就此談些自己的體會和看法。
一、物理“學困生”產生的成因
1. 壓力大,信心不足。目前社會、家庭、學校對學生的期望值普遍過高,加上物理學科學習難度大,大多數學生一直抱著“我是差生物理本來就差”的心理來學習,他們的學習壓力大,信心不足,能力下降,從而害怕物理,恐懼物理。
2. 熱情高,效率低。高三物理復習時,很多學生不重視對基礎知識的復習,總認為自己要多做難題才會提高成績,于是天天捧著復習資料整日做題,而效率卻很低。
3. 問題多,思考少。大多數學生因數理化基礎較差,加上缺乏對知識的應用,因此其物理“悟性”較弱,接受和消化新知識的速度較慢,感知事物時所獲取的表象比較模糊,也不穩定,遇到問題時只看到一些孤立的、零散的、無關緊要的材料,“死盯著”具體的數據,注意不到這些表象所體現出來的物理意義及關系,不善于發現問題和思考問題。
二、轉化物理“學困生”的方法
1. 鼓勵學生樹立自信心。首先,要幫助“學困生”分析現狀,指出目前在學習方面還不如別人的原因并不是自己笨,而在于自己的學習行為:一是有能力正確分析和評價自己,但缺乏自信心;二是惰性較強,懶于思考,缺乏良好的學習習慣;三是學習方法不對,不重視自學,不重視理解。通過說理,喚起學生的信心,讓學生從內心深處感覺到只要自己克服困難,定能迎頭趕上。其次,要提高物理“學困生”的物理成績,就必須增強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俗話說:“親其師,才能信其道”,課堂上教師要通過面部表情、聲音的變化,表達對每一位學生的關愛和期待。課后主動關心他們,詢問他們的學習狀況,幫助他們分析困難,尋找“差”的原因。
2. 加強學法指導。首先要學會聽課。高三教學速度快、容量大、方法多,學生常有“聽了沒辦法記”、“記了來不及聽”的無所適從的感覺。但是做好筆記又是不容忽視的重要環節,故教師就應該指導學生記關鍵思路和結論,不要面面俱到,要重視課后整理筆記這一環節。其次要有效地練習。練習應具有針對性、同步性,如果見題就做,常常起不到鞏固作用,效益低、效果差;遇到困難問題,應先自己思考,實在沒有頭緒要及時向同學或老師請教,防止問題積累,影響學習熱情;要學會限時訓練,提高效率,增強緊迫感,避免拖拉作風;正確對待難題,即使做不出,也應該明確此刻的收獲不一定小,因為實質上已經鞏固了相關知識與方法,達到了一定的目的,不能因此影響自信心。
3. 減輕作業負擔。在現行復習資料流行量多、難度大、面面俱到的情況下,教師應該為物理“學困生”減負,對例題、習題中一些偏題、怪題、難題大膽地刪除,必要時增添一些學生易錯的典型題,突出復習的重點,從而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提高學生學習物理的信心。
4. 講練結合,夯實基礎。復習一開始,由于學生對高一高二學習過的內容遺忘較多,公式、定理、基本的思想方法瑣碎、凌亂,不成體系。因此,知識、方法的再現很有必要。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先帶領學生看教材,理解相關概念,回顧相關公式、定理的推導證明過程及涉及到的一些物理思想方法。每一章結束,帶領學生構建本章知識框架結構,根據結構圖,建立知識體系,系統梳理知識脈絡。同時,對每章知識進行過濾后,適當串聯。
5. 巧妙點撥,強化解題和運算能力。鑒于“學困生”接受物理知識較慢的現狀,在教學時應注意分層遞進,合理推進。在講評題目的時候要把自己拿到題目時的第一反應是什么,怎樣審題,如何把關鍵的條件挑出來,怎樣把條件進行轉化和重組,在這過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難,又是如何使問題得到解決的思維過程展示給學生,讓學生經歷成功之路,也讓他們知道解題中會碰到很多困難,自己應該尋求策略去解決這些困難。
編輯:謝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