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迪
摘 要: 隨著社會全面發展,人們對于自身健康的需求越來越強烈。跆拳道作為一項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的運動深受人們的喜愛,尤其在學校里跆拳道選課的學生也愈來愈多。本文主要探討和研究跆拳道教學的分層教學,詳談跆拳道中分層教學的具體含義,跆拳道教學的現狀,并提出一些具體的教學實施方案。利用分層次教學,做到因材施教,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開發學生潛能。
關鍵詞: 跆拳道 分層教學 教學方案
1.跆拳道分層教學的概述及現狀分析
當前情況下,高校跆拳道教學作為選修或必修課,學生每一期的課時是不同的,并且跆拳道作為近年興起的項目,學生的基礎大不相同,學生間差異較大,一些學生對跆拳道一無所知的同時,一些學生已達到黑帶級別。如此大的差異給教師的授課帶來極大的挑戰,一方面要顧及基礎薄弱的學生不會因為身體協調度、靈敏度等方面的落后而產生厭學思想,另一方面要為基礎好的學生提供更上一層樓的發展空間。因此,高校跆拳道分層教學是很有必要的。
1.1分層教學的內涵。
分層教學是指以提高學生的能力為目的,以全面素質教育為指導,以學生的體質和興趣不同為依據,設定不同層次的目標和方法的教學方式,基于學生的潛力傾向和愛好,教師應用相應的教學方式,以促進學生自身發展的教學模式。根據調查研究表明這種分層次教學的方法很有效、很科學,具有實際可行性。教師可以將體能測試、綜合素質比較等作為劃分的依據,有效地將學生分成多個層次,進而按照學生的實際水平采取差異化教學。
學生的身體素質方面,如心肺功能、靈敏度等方面,是跆拳道學習如何的主要決定因素,這些方面直接影響學習跆拳道的效果,不同個體間的差異決定了實施分層教學的必要性。
1.2分層次教學在跆拳道教學中的必要性。
由于跆拳道簡單易學且具有很強的防身、健體的功能,深得大學生的喜愛。但是由于這一課程的特殊性,根據學習者的能力,如:知識接受能力、身體的柔韌度和體能及各自的性格等方面要求也有所不同。統一集中教學對于學生水平的提高很不利,基礎差的學生無法跟上教學進度,水平高的學生由于進度降低了水平。在跆拳道教學中應采取分層教學的方式,因材施教,對于不同能力的學生采取不同的方案。在跆拳道中,分層次教學根據學生各方面的差別,例如基礎水平、身體素質、個性等,先將學生分為不同的層次,設定不同層次的教學目標和內容,再進行差異化的指導教學,并進行一定的考核和評分,使得所有學生都有所提高。
實行跆拳道分層教學法能幫助學生各得其所,均有提高,弱者提高,高者更高,同時不同分組間的觀摩讓學生直觀感受到自己的優缺點,及時進步,及時改進。
1.3跆拳道教學現狀分析。
當前情況下,高校跆拳道教學作為選修或必修課,學生每一期的課時是不同的,并且跆拳道作為近年興起的項目,學生的基礎大不相同,學生間差異較大,一些學生對跆拳道一無所知的同時,另一些學生已達到黑帶級別。如此大的差異給教師的授課帶來了極大的挑戰,一方面要顧及基礎薄弱的學生不會因為身體協調度、靈敏度等方面的落后而產生厭學思想,另一方面要為基礎好的學生提供更上一層樓的發展空間。因此,高校跆拳道分層教學是很有必要的。現在各大高校里,跆拳道選課由于師資力量有限,學生間存在較大差異,導致兩種極端現象的出現。第一種可以說是吃不了,何為“吃不了”,即基礎比較差的學生不能迅速消化老師的教授內容,長此以往身心俱疲,就會失去上課興趣。第二種是吃不飽,是指有基礎扎實或能力強的學生,需求的知識超出教授的范圍,教學并不能提升他們的水平,更有甚者會導致能力的下降。
2.實施跆拳道分層次教學方案的意義
2.1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質量。
跆拳道受到大學生的喜愛,因此參與的積極性較高,但在實際訓練中,由于跆拳道對身體素質要求較高,肺活量、肌肉爆發力、中樞神經反應速度等方面的要求都會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出現跟不上教學進度、身體體能不足等問題,使學生產生自卑和厭學的心理。分層教學的實施正是彌補了這一教學時的不足,大大激發了學生的自信心和滿足感,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師生交流中,能夠拓寬學生的知識面,擴大視野,夯實基礎知識。
在當前高校跆拳道分層教學中最顯著的優勢在于通過設置合適學生發展的目標,使得學生在實現目標的過程中充分發揚自我,獲得強烈的滿足感與成就感,從而體會成功的喜悅,激發學習興趣。目標一個又一個實現,是學生開發創造力的過程,這個過程充滿無盡的吸引力,使學生在獲得進步的同時對跆拳道產生學習興趣。分層教學使得學生在原有基礎上的分層施教,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得學生的跆拳道學習水平在原有基礎上有相應的提高。
2.2提升授課教師的教學水平。
跆拳道的分層教學實現了從宏觀到微觀實踐的轉變,實現了從單一教學目標、脫離實際情況的教學模式得到彌補,由教師制訂不同的教學方案,實現向適合學生發展、激勵學生進取的模式不斷邁進,實現課堂從老師為主導地位的教學模式往多元化的學習模式轉變。分層教學模式實現了學生從知識的被動接受到知識的主動學習,遵循了以學生為本的教學原則,使得學生快樂學習。高校跆拳道的分層教學使得老師在上課、備課中實現輔導與教學水平的提升,教師對于跆拳道的技術、戰術、相關基礎知識的廣度與深度都有進一步的掌握與了解,同時也要發現學生在學習中的細微之處,及時跟進,及時掌握學生的動態和心理,不斷激勵學生實現自我提升。
2.3實現學生的個性發展。
傳統的跆拳道授課中采用的是班級授課的教學模式,不管任何基礎的學生都采用一種教學模式,這導致學生無法實現學習目標而造成厭學。由于學生間個體差異的明顯,一成不變的教學模式勢必影響學生個性的發展。隨著高校當前教學目標的拓展,當前教學矛盾愈發激烈,學生所需和教學所授的不統一讓學生越學越難,教學效果不盡如人意。分層教學如一縷清風,將集體教學、個別教學和小班教學有機結合,實現了以人為本的教學模式與現代教學的結合,符合了學生的學習要求,實現了因材施教的管理,滿足了學生愛好和興趣的發展要求,是學生對學習跆拳道產生興趣的動力源泉。高校跆拳道教學采取分層次教學可以開發學生的潛力,以學生為本,因材施教,推動學生的個性化發展,提高所有不同層次的學生的水平,在這個過程中老師無需考慮自己教學內容過深過淺的問題,這為老師的管理帶來了很多便利。
3.跆拳道分層次教學的教學方案研究
高校跆拳道施行的分層教學既是一種教學模式,又是一種教學手段。傳統教學下老師比較重視水平比較高的學生,也會照顧學習基礎比較差的學生,而對于基礎水平一般的學生沒有足夠重視,造成學生整體水平不高。跆拳道分層教學包括教學對象的層次化、教學目標的層次化、教學內容的層次化、課堂組織的層次化、考核標準的層次化等方面。
3.1教學對象的層次化要求教師準確掌握學生的具體情況,明了每個學生的跆拳道水平,這是實施分層教學最重要的關鍵因素。
在進行跆拳道分層教學之前,首先需要針對所有學生進行測試,對于學生的整體水平有初步的了解與掌握。教師通過問話、考核等方式了解學生的真實水平和對跆拳道的興趣、體能素質的高低等方面將學生大致分為不同類別。教師總結了班級情況后,根據當前的教學要求與教學目標,將班級同學分成初級、中級、高級等層次,不同層次的同學之間可以根據學生接受知識的速度和身體素質及時微調,滿足學生對新知識的掌握需求。
3.2目標的層次化是在教學對象的層次化基礎上,針對不同基礎的學生提出不同的教學目標,并依據學生的進步程度及時作出分層調整。
當前的分層教學能夠使得跆拳道的學生都穩步發展,學習不好的自我提升,水平高的更上一層樓。分層教學模式中一般會把學生分成三大組,老師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輪流教學、答疑,保證各個階段的學生都能做到因人而異,因材施教,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解決,保證分層教學落到實處。同時,學生需要經常練習,不斷提高身體素質,滿足跆拳道對身體素質的要求。
3.3教學內容的層次化,是在教學分層的基礎上,對學生教學目標不同,進行的不同內容的教學手段。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要對學生的表現進行適當延伸,讓學生在學習跆拳道的同時達到強健體魄的基本功能。
高校學生跆拳道學習都是從不會到會,從初級到高級的循序漸進模式。在當前目標制定中需要重視學生之間的差異性及技術動作的深度和廣度。對于初級階段的學生以入門教學為主,對于中級層次的學生以發展目標為主,對于高層級的學生需要重視能力與經驗方面的探討為主。在初級層次的發展中需要學生練好基本功,多方面進行實踐,中間層次的發展需要多進行腿法的組合練習,高層次的學生練習就要多實踐,尋求突破。
3.4組織層次化是根據學生的基本特點,將學生分為啟發型、自學型、研究型等,找到不同類型學生學習中的難點,及時突破,幫助學生完成跆拳道學習。
在分層教學中,學生可以經常進行組內的互動,觀看高層次學生的比賽,也可以讓水平比較高的學生進行示范與演練,活躍課堂學習氛圍。分組教學可能界限不太明顯,可能只是因為一個動作的難度而分成不同的小組。不同小組之間根據學生的綜合素質,老師上課的時候選擇以親身示范,或組織對抗、理論探討等方式授課。啟發型以親身示范為主,一步步帶領學生進入跆拳道的學習狀態;自學型根據學生的悟性和身體素質,要求學生通過不同渠道自行獲取知識,教師加以點撥;研究型是在動作規范、身體素質達到要求后,進一步夯實理論基礎,為向更高層次的晉級做準備。
3.5考核標準的層次化是在教學要求層次化的基礎上對學生不同的考核標準,基礎好的學生相對提高考核標準。
跆拳道選修課的內容與標準的考核方式可以分為兩種: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意愿參加學校組織的相關晉升考試,晉升考試的成績將會折合成學分計入學生的考試中。對于不同分層內的學生,實行分層考核,是對學生具體學習效果的考察,不對學生提出過高的要求,也不讓學生對考核內容不屑一顧。分層考核既保證了學生的自信心不受打擊,又是自主學習,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必要手段。建立健全跆拳道考核體系是跆拳道教學中一項重要的內容。
隨著教學體制的改革和綜合素質教育受到認可,采取分層教學,因材施教的教學方法是可行且必要的,從當前對分層教學的詳細論述中,我們能夠看出分層教學不僅符合了我們國家當前的發展潮流,而且是我國未來發展的大勢所趨,更是教育體制中的改革與目標。當前我國對于跆拳道的教學采用的分層教學模式一方面提高了跆拳道的學習質量,另一方面提高了學生的身體素質,跆拳道教學實施分層教學的效果更是顯著,這不僅是對于國家體育事業的貢獻,而且是符合學生自身需求和愿望的教學模式。
參考文獻:
[1]黃臘梅,劉重新.中國傳統文化精神與跆拳道[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4,38(1):32-33.
[2]劉華勝,龐鑫.簡論分層教學法在跆拳道教學中的應用[J].運動,2015,(18):86-87.
[3]伊翠蘋.提高高校跆拳道教學質量的策略研究[J].遼寧師專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15(2):64-66.
[4]孫尊航.論分層教學法在跆拳道教學中的應用.湖北科技學院學報,2013,33(1):112-113.
[5]田洪超.跆拳道分層教學模式的理論構建與教學方法.課程教育研究,2013(19):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