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國明
摘 要: 隨著教育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在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將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作為主要目標,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為了優化教學質量,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采取完善的教學手段,為教學活動的有效開展發揮一定的作用。“導研式教學”作為一種新型教學模式,將其與高中數學教學有機整合在一起,對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本文針對“導研式教學”模式進行了分析,然后對“導研式教學”模式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具體應用作了論述,從而為增強數學教學效果提供借鑒。
關鍵詞: 高中數學 導研式教學 教學應用
一、“導研式教學”概述
“導研式教學”作為一種新型教學模式,其與傳統教學模式有很大區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采用多種教學方式,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并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1]。在“導研式教學”模型下,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向學生引入問題,結合教材相關內容,師生在分組交流和實踐中學習,在教師的正確引導下,學生進行自我總結,再將所學內容予以靈活運用。在導研式教學條件下,教師為學生搭建了相互交流的平臺,以問題為切入點,讓學生自主地對問題進行分析和解決,從而提高學生的主體地位,為教學效果的增強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二、“導研式教學”在高中數學中應用的重要性
在將“導研式教學”應用于高中數學教學的過程中,教師為學生構建了相應的框架,讓學生提高對問題的認識和研究能力。針對研究框架,師生對數學教學內容予以深入探索,然后在教師的正確引導下,通過自主進行問題的提出和解決等,結合不同的知識點展開反思,進而找到最佳解決途徑。
在將“導研式教學”運用于高中數學教學中,著重關注的是問題性因素,在問題的引導下,進而開展教學活動,對教學效果的增強具有重要意義。同時,由于導研式教學具有自主性的特征,學生可以了解自己想要學習的內容,主體地位得到了提升,對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有一定的作用。通過發揮“導研式教學”導向型功用,數學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還要為學生搭建相互溝通的平臺,對學生予以指導,從而為學生思維能力和團隊合作意識的培養創造有利條件。
三、“導研式教學”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具體應用
(一)轉換角色
由于“導研式教學”是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將其應用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對優化數學教學效果具有重要意義。因此,教師在向學生傳授豐富的數學知識的同時,還要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繼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在將其運用在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將雙方角色加以轉換,通過提升學生的主體地位,并將原來填鴨式的教學模式向開放式的教學模式轉變,這樣學生不再被動地接受知識,而是將新學習的知識和所已經掌握的知識有機整合在一起,從而對其深入學習數學知識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
(二)對教學過程進行優化設計
在運用“導研式教學”展開高中數學教學時,為了使得學生對數學知識有全面和深刻的理解,使得“導研式教學”有良好的應用,數學教師要將教學內容的設置和目標保持同一性,然后根據教學內容展開教學,并考慮到學生的差異性,科學區分教學難點和重點,進而制定完善的教學方案,保證課程設計的各個環節都能夠有機銜接在一起。同時,在實際教學對教學時間予以嚴格分配。為了確保“導研式教學”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取得良好的效果,教師在對教學進行優化設計時,還要對教學予以組織設計,在探究和互動模式下,以導促研,在實踐中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構建完善的教學體系,從而提高導研式教學質量。
(三)合理設置問題
在“導研式教學”中,有一個環節是引入問題,為了使得引入的問題具有合理性,數學教學應當針對教學內容設置恰當的問題。同時,結合學生的學習能力,設定的問題要與學生的綜合能力相符,并具有層次性,使得學生在解決問題時可以不斷提高其解答問題的能力,進而對數學知識有更深層次的理解。
四、結語
在全新教育體制下,為了提高教學質量,應當對傳統的教學模式加以創新和完善,繼而在完成教學任務的同時,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在高中階段,數學是一門十分重要的科目,為了正確引導學生學習數學知識,教師應該對教學方法加以優化。將“導研式教學”應用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充分發揮“導研式教學”的作用,從而有效激發學生學習知識的興趣,為高中數學教學質量的提高創造了有利條件。
參考文獻:
[1]楊冬雪.高中數學“導研式教學”的實踐應用策略[J].廣西教育B(中教版),2015(9):22-22,29.
[2]李竹建.關于高中數學"導研式教學"的相關思考[J].課程教育研究,2015(35):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