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燕君
摘 要:近年來,隨著我國社會主義與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信息時代下我國的教育目標由傳統的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方向轉變,其中信息技術課程作為當下新課改實施和運行的重要基礎課程,受到了教育部門和教育機構的廣泛重視,但在實際教學中,課時少、課的間隔時間長,是影響當下課堂效率,制約信息技術課程發展的重要原因。因此,如何提高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效率是現下小學信息技術教育教學中亟待解決的問題。本文主要結合自身的教學境要,通過多個方面,對何提高小學信息技術課堂的教學效率提出論述,以期對其有所幫助。
關鍵詞:新形勢下;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效率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6-092-01
隨著我國時代的進步,中小學的信息技術作為一門集理論和實際操作為一體的綜合型課程受到了各部門的廣泛關注。而小學階段的信息技術教學,旨在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提升他們的實踐能力與創新能力,培養他們合作精神與合作能力。但是在當前小學信息技術的教育教學中,由于受到教師教育教學模式以及教學環境的影響,目前我國大部分教育機構的信息技術教學效率低下,嚴重阻礙了信息技術課程教育教學水平的提高與教學功能的發揮,因此為解決教學效率低下的現狀,教育部門與教育機構提出了如下幾點看法。
一、做好充分的課前準備
通過相關教學經驗,得知教師們要想提高整節課的課堂效率,發揮課堂作業,就必須做好備課工作,這一點同樣的對于信息技術課程來說也顯得尤為重要。信息技術專業課程涉及多個領域層次,教師們要想做好課前準備工作,除注重與其他學科類似的“教學目標”“教學重點、難點”“教學方法”等要素外,還應該做好相關硬件設施的準備與檢查工作,確保信息技術課程的正常開展。
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是在機房內展開的,因此教師們一方面要課堂檢查機器的基本狀況,檢查機房網絡是否通暢以及控制軟件能否正常使用等。另一方面教師們應該根據本節課的相關重點與難點,安裝教學所需的學習軟件,準備好相關素材以及教學資源,保障課堂教學的順利開展,提高課堂效率。通過做好課前的準備工作,有利于避免教育教學中諸多問題的產生,影響了教學效率與質量,還有助于學生高漲的完成學習任務,提高他們的學習熱情。
二、創建良好的教學情境
近年來,隨著我國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不僅在工業領域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同時在教育領域中,也得到了廣泛地應用。在小學信息技術課程中,教師們在課堂教學的導入階段采用虛擬化的主題模擬或生活中的小故事來設置教學情境,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進而提高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參與積極性。
情景教學法更符合現下小學階段的教學特點,采用該種教學方法有助于將學生的注意力在最短時間內引入到教育教學中,引起學生間的注意和共鳴,提高了課堂效率,但是如果創建不合理的教學情境,則不僅達不到提高課堂效率的目的,更有可能會適得其反。浪費了課堂教學時間的同時,降低了教學效率。
三、構建和諧的課堂氛圍
目前,在我國的教育教學中,影響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效率高低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課堂紀律。小學生天性活潑好動,自制力與自控力較差,因而紀律問題的出現就很有可能導致課堂紀律的失控,例如在進行教育教學的過程中,某學生因紀律問題被老師責備并處罰,不僅會影響其他同學的注意力,耽誤學生的學習時間,同時還激化了師生間的關系,影響了課堂秩序。倘若在教學過程中出現上述問題,教師應該悄悄的走到該名學生身后,小聲地告誡,同時對其進行糾正。這樣一方面不會對其他學生的學生產生干擾,還有助于形成和諧的師生關系,構建良好的學習氛圍,減輕了教師的教學和課堂管理的負擔。
四、明確學生的主體地位
目前,我國教育領域發生了重大變革,教育工作的主體也發生巨大變化。傳統教育教學通產是以“教師教育”為主,采用灌輸式、填鴨式的教學手段,對學生進行統一教學。而素質教育,著重強調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因此教師們應該以“啟發、引導學生思考”為主,以“輔導教學”為輔,進行現代教育教學方式,考慮到各個學生的學習狀況與學習特點,注重因材施教,加強以下兩方面的合作,提高課堂效率。
1、師生間的合作
師生間良好合作的創建,主要需要師生雙方共同的努力。即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們不僅應該傳授學生教學知識,還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增加他們的動手能力,加強自我練習,在此過程中,教師們一方面要積極解答學生在練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主動對學生進行輔導,另一方面還要注重學生的學習狀況,注重因材施教,激發學生的熱情,幫助學生建立創新性思維。
2、學生間的合作
學生間良好合作的創建,需要教師們們充分了解每一個學生的學習能力,明確“人與人之間的差距性”,利用學生各自學習優勢,開展互幫互助,不僅能減輕教師的教學壓力,還能培養學生間的友愛關系,提高課堂學習效率。
五、課堂小結不容忽視
當前在小學信息技術課程的教育教學中,教師們過于重視新知識的講解與傳授,忽視了課堂小結,只有在臨下課前用幾句話來進行本節課的課程概述。例如,通造成了學生缺乏對本節課所學的知識的整體性、科學性、系統性的認知。因此,要想提高課堂效率,教師們一定要要留出較長的時間,領導同學們進行本節課知識的梳理和回顧,加強他們的記憶與理解。
結語:總而言之,當前影響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效率的因素是多種多樣的,除了上述方法之外,教師們還應該全面性,多方位的考慮問題,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不斷的豐富自身的專業知識,提升專業素質,從而找到有效的解決方案,提高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 徐春益.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生活化的實施策略[J].浙江教育技術,2009,3:28-33.
[2] 吳小源.淺談提高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J].中小學電教(下),2012,12:78-89.
[3] 夏茂軍.關于提高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思考與實踐[J].內蒙古教育,2013,4:88-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