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萬周
摘 要:思想品德教學承擔著兩種使命,教書的同時還要育人,即不僅教會學習教材理論知識,還要學會理論聯系實踐,學會如何做人。這就要求在課堂教學中,必須為孩子創設快樂的學習環境,激發濃厚的學習興趣,以興趣促進學生樂學,達到學習目的,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關鍵詞:快樂教學;激發興趣;創設情境;教學效率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6-216-01
課堂教學活動要實現知識的生成與生長,良好的師生關系是其中一個重要保證。課堂教學過程中的師生關系,其實質就是在課堂教學環境中的師生交往、相互作用的關系。
從以學生發展為本的課堂教學理念出發,看今天學生在課堂教學活動中的地位,學生不僅僅是教師教學的對象,他們本身也應該成為課堂教學活動的“資源”。課堂教學活動中的學生是一個充滿情感活力、個性的生命群體,在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和學生的人格地位是平等的,學生和學生之間的人格地位也是平等的。教師和學生、學生和學生在教學中都應充分尊重對方的人格,這是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產生互動、交流、合作的基本前提。在這種課堂教學理念下的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是一種資源,學生也是一種資源,雖然他們的內涵不同,但他們在課堂教學中的地位是平等的,他們共同處于課堂雙向互動的流變狀態之中,在這種流變狀態之中,他們實現著來自教師、學生、教材等多種渠道的知識信息的共享和互動。這里面的信息,不只是學科知識,還包括興趣、情感等要素,在交流和溝通的過程中,師生共同努力達成課堂教學目標,促成師生人格的發展與完善。建構“快樂”的教學方式,使學生在樂中學。
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是新課程的核心理念之一。真正實現學習方式的轉變,在于學會經營課堂,建構師生、生生交往互動的課堂。經營的主導者是教師,理念是學習方式的轉變,途徑在于教會學生學習,落腳點則是學生在快樂中發展。
1、創設“快樂”的教學情景。
這是進行“快樂”教學的基本方法。新課標明確指出:教師的任務就是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誘導學生投入到豐富多彩、充滿活力的課堂教學活動中去,并以其親身生活實踐為基礎,從中體驗并獲得做人的基本道理,真正使學生在情感、能力、知識等方面獲得全面發展。以人教版思想品德第八冊(上)第七課《友好交往禮為先》的教學為例。教師可創設這樣一個“快樂”的能調動廣大學生積極參與的教學情景。以下是這堂課教學的簡要片段實錄:課前,我叫同學們把課桌椅搬至邊上,中間空出一塊地方設置成一個比賽場地。上課后,我宣布今天要搞一次公關禮儀大賽,最終將根據各參賽同學的表現評出最佳,并授予“公關小姐”或“公關先生”之稱號。然后我拿出事先準備好的寫有情景考題的紙片放在一個密封箱里,并說明比賽規則:①每位同學均可參賽,先隨意抽取情景考題,然后根據考題的要求進行即興表演;②歡迎其它同學上臺客串配角,并允許適當“刁難”參賽選手,以考驗選手的禮儀水平;③由同學推選出的5名相對客觀公正的同學擔任評委,并由評委給參賽對方打分以決定比賽結果。好多同學在聽完比賽規則后早已躍躍欲試,5位被推選為評委的同學也已正經八百地坐到了主席臺上開始等待參賽者的表演。就這樣整堂課在一種非常輕松、歡快的氣氛中度過。最后,誰獲得最佳已是次要,關鍵是同學們在“快樂”初中到許多有關禮儀的知識,也明白了許多做人的道理,這比教師一個人力竭聲嘶說教式的教學效果要好的多。
2、列舉“快樂”的教學案例。
政治課本中有許多的知識點需要舉例說明,才能讓學生理解明白。我們在保證合適的前提下盡量選取“有趣”而能發人深省的案例顯得尤為重要。往往一個有趣的案例就能引起學生強烈關注,并進行積極思考。濃厚興趣是學生進行主動有效學習的強大動力。例如,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第十課《誠信做人到永遠》這課的教學時,我們可選用著名童話故事《木偶奇遇記》里主人公皮諾丘因為經常撒謊而鼻子變長的搞笑故事為素材搞活課堂,從而引發學生對誠信問題的深思,感悟誠信的重要性。
3、借助現代化的多媒體教學手段,刺激學生的“快樂”神經。
現代化的教學手段為我們的教學增添了亮麗的色彩,它能做到圖文并茂,影音具全,給予學生極大的感覺刺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教學效果。同樣,我們也可以借助這種現代化教學手段進行“快樂”教學。同樣是《誠信做人到永遠》這一課的教學,可先借助多媒體教學手段讓學生欣賞趙本三的著名小品《賣拐》。“快樂”的小品馬上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投入到本課焦點話題“誠信”的討論上來。
4、給予激勵性評價。
通過激勵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快樂”,從而增強學習的濃厚興趣。江澤民同志說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創新意識潛藏于每個學生的頭腦中,教師要努力激發學生的創造潛能,尊重和保護每一個學生的獨創精神。人人都希望被別人賞識,所以在教學中,哪怕是微不足道的見解,老師也要給予充分地肯定,讓每一個學生都體驗成功的“快樂”,覺得自己有能力,能勝任,有獨創性。教師對學生學習結果的這種“快樂”的激勵性的評價,可以使學生從中看到自己的創造天賦,從而使學習興趣得到加強,激起更進一步深入學習的強烈愿望。
總之,挖掘思想品德課教學中的“快樂”因素,讓學生在樂中學,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實踐證明幽默風趣的老師很容易得到學生的認可和尊重;而充滿歡聲和笑語的課堂更能激起學生的求知欲望和保護學生的創造力。我們教師只有堅持以人為本,樹立科學的發展觀、教學觀,堅持以情感為主線,以學生為主體,以方法、手段為依托,實施興趣教學,相信思想品德課教學的面貌一定會有可喜的改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