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德云
摘 要:情境創設是指在教學中創設適宜的學習環境,以使教學在積極的情感和優化的環境中獲得知識、培養能力。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要求學生從具體情境中學習數學知識,并能將其應用到具體的情境中。但是,在實際教學中,一些小學數學教師對情境創設在理解上存在不少偏差。針對小學數學教學情境創設的問題,可以采取如下策略。即誘發主動性;強化感受性;著眼發展性;滲透教育性;貫穿實踐性。
關鍵詞:數學教學;情境創設;課程標準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6-385-01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中指出:“有效的教學活動是學生學與教師教的統一,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數學教學活動應激發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積極性,引發學生的數學思考,鼓勵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教師教學應該以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經驗為基礎,面向全體學生,注重啟發式和因材施教。”數學新課標每個學段的知識技能目標都要求學生從具體情境中學習數學知識,并能將其應用到具體的情境中。
但是,在實際教學中,一些小學數學教師對情境創設在理解上存在不少偏差,出現了為了情境創設而創設情境的現象,這樣就使情境創設在教學中流于形式,照搬照套,并沒有真正的理解情境創設是什么,也沒有體會出情境創設在小學數學中要怎么樣恰當、有效的運用。本文針對小學數學教學中情境創設存在的問題,究其原因,提出解決的策略。
一、情境創設的概念
情境創設,是指在備課或上課過程中,依據教育學和心理學的基本原理,根據學生年齡階段和認知特點的不同,創設適宜的學習環境,選取恰當的問題素材,設置合理的情境結構,逐步展現知識發生、發展的過程。并力圖通過現實或模擬現實的材料來建立師生間、認知客體與認知主體之間的情感氛圍,以使教學在積極的情感和優化的環境中開展,讓學生的情感活動參與認知活動,在情境思維中獲得知識、培養能力。
二、小學數學教學情境創設存在問題與原因
新課程改革給廣大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挑戰與要求,于是出現了新課改下的新課堂。在新課改下,大部分教師能創設豐富多彩的情境,并結合多種教學方法來組織教學,呈現了一堂堂生動活躍的數學課。在課堂上,創設情境越來越受到教育工作者地重視和學生的歡迎,一些教學實踐也證明了創設情境確實在一定程度上增強了學生提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提高了課堂教學效果。
與此同時,數學教學情境創設還存在諸多問題。由于部分教師對情境創設的內涵認識膚淺,僅僅就是為了追求教學時尚,為了課堂生動,就絞盡腦汁的在一堂課上不止創設一個情境,反而使學生一節課下來都不知道這節課學了什么,沖淡了一節課的主題。對于創設問題情境教學來說,一味地、盲目地追求“多情境”效果是對其內涵的誤解,同時也達不到有效教學的效果。
還有一部分教師選擇問題情境的設計最偏愛生活情境,他們誤認為創設問題情境就必須聯系生活。實際上,不可能所有的問題情境及內容都是真實的,他們就會編造事實,而這種行為是不會引起學生興趣的。因為與學生生活相關的內容必須是真實的、不可編造的,脫離實際的內容,不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不利于激發學生的思維,也不利于進入情境。也就是說這部分教師忽視了情境創設的趣味性,沒有達到應有的教學效果,導致情境創設的無效。
三、小學數學教學情境創設的策略
情境教學以優化的情境為空間,根據教材的特點營造、渲染一種富有清凈的氣氛,讓學生的活動有機地注入到學科知識的學習之中。針對上述小學數學教學情境創設的問題,可以采取如下策略。
1、誘發主動性
傳統教育的弊端告誡我們:教育應以學生為本。面對當今新時期的學生,服務于這樣一種充滿生氣、有真摯情感、有更大可塑性的學習活動主體,教師決不可越俎代庖,以知識的講授替代主體的活動。情境教學就是把學生的主動參與具體化在優化的情境中產生動機、充分感受、主動探究。
2、強化感受性
情境教學往往會具有鮮明的形象性,使學生如入其境,可見可聞,產生真切感。創設問題情境就是在講授內容和學生求知心理間制造一種“不和諧”,將學生引入一種與問題有關的情境中。教師要善于將所要解決的課題寓于學生實際掌握的知識基礎之中,造成心理上的懸念,把問題作為教學過程的出發點,以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在迫切要求下學習。
3、著眼發展性
情境教學當然不能講所有的數學知識都用生活真實形象再現出來,事實上情境教學的形象真切,并不是實體的復現或忠實的復制、照相式的再造,而是以簡化的形體,暗示的手法,獲得與實體在結構上對應的形象,從而給學以真切之感,在原有的知識上進一步深入發展,以獲取新的知識。
4、滲透教育性
教師要傳授知識,更要育人。如何在數學教育中,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在情境教學中也得到了較好的體現。我國是數學的故鄉之一,中華民族有著光輝燦爛的數學史,如果將數學學科史滲透到數學教學中,可以拓寬學生的視野,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對于增強民族自信心,提高學生素質,激勵學生奮發向上,形成愛科學,學科學的良好風氣有著重要的作用。
5、貫穿實踐性
情境教學注重“情感”,又提倡“學以致用”,努力使二者有機地統一起來,在特定的情境中和熱烈的情感驅動下進行實際應用,同時還通過實際應用來強化學習成功所帶來的快樂。數學教學也應以訓練學生能力為手段,貫穿實踐性,把現在的學習和未來的應用聯系起來,并注重學生的應用操作和能力的培養。
我們應充分利用情境教學特有的功能,在拓展的寬闊的數學教學空間里,創設既帶有情感色彩,又富有實際價值的操作情境,如,讓學生扮演測量員,統計員進行實際地調查,搜集數據,制統計圖,寫調查報告,其教學效果可謂“百問不如一做”,學生產生頓悟,求知欲得到滿足更加樂意投入到新的學習情境當中去。同時對學生思維能力、表達能力、動手能力、想象能力、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甚至交際能力、應變能力等等,都得到了較好的培養和訓練。
總之,創設數學情境,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使學生作為活動主體角色,促進學生整體能力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