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毅
摘 要: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各種渠道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學習知識,誘發學生的學習動機,使他們自覺、主動、積極地鉆研歷史,找出其中的規律特征,使他們從厭學、懼學、逃學轉變為想學、好學,由“要我學”轉變為“我要學”,這樣歷史教學就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關鍵詞: 歷史教學 學習興趣 培養方法
對于中學生來說,興趣是激發他們學習某門功課的熱情而成為今后漫長學習道路上的動力。歷史課的內容特點很容易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但難免有一些歷史知識的內容如記憶歷史年代、古今地名、條約的內容、政綱的內容、機械的記憶是比較枯燥的。若根據歷史內容的特征、找出一些方法,則既能使學生學起來很輕松,又能培養他們學習興趣。
要找出一些歷史年代的特征,培養學生學習記憶的興趣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如歷史年代都是用數字表達的,本身很難對學生有吸引力,加上要記的年代很多,更增加學生記憶的困難。
有些歷史年代由于巧合,本身有著外形的特征。如383年(淝水之戰)前后數字都是“3”,1234年(蒙古滅金)四個數字連續增“1”。公元前476年標志著中國奴隸制度的結束,公元476年西歐奴隸制度的崩潰;前者為公元前,后者為公元后,但都是476年,又如1818年(馬克思誕生),兩個“18”連起來,1919年(五·四運動),兩個“19”連起來。再如漢武帝的歷史功績,硬記很困難,也可以找一個方法;
思想方面的歷史功績一條;采納董仲舒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建議。
政治方面的歷史功績兩條;實行“推恩令”和“奪取王侯爵位”。
民族方面的歷史功績三條;派衛青、霍去病打敗匈奴;派張騫通西域;在西南設置郡縣。
經濟方面的歷史功績四條;興建水利的四大工程;修建六輔渠;治理黃河;灌溉農田。
按此順序來,正好是“1234”。所以回想漢武帝的歷史功績時,順著“1234”這個思路一想,就不難想起來。由于這些數字外形上的特征,對學生很有吸引力,用這種感興趣的方式幫助學生記憶歷史年代,就會毫不費力,從而提高學生記憶的效率和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
有些歷史年代具有等距離的特征,也有一定的規律,如從中國辛亥革命開始,每隔一年就發生一件大事,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1913年(二次革命);1915年(護國戰爭);1917年(護法運動的開始);1919年(五四運動);1921年(中國共產黨的成立)等。又如中國近代史上,基本上每隔十年就發生一件大事,1851年太平天國起義;1861年清政府總理衙門建立,洋務運動開始;1871年沙俄侵略我國伊利地區;1881年《中俄伊利條約》簽訂;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1931年日本在沈陽發動侵略我國的“九一八”事變;1941年國民黨反動派發動皖南事變。
要求學生牢記“路標性的年代”,有些重要的歷史年代,有路標性的特征,掌握它們之后,就可以掌握歷史發展的大階段,由此可以推算其他歷史事跡、歷史現象的年代。如世界史中:二三百萬年前:原始社會開始;公元前3000年:古埃及王國建立,奴隸社會開始;公元476年:西羅馬帝國滅亡,封建社會在西歐確立;公元1640年: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爆發,標志著世界近代史開端;公元1917年:十月社會主義革命爆發,標志著世界現代史開端。教師把這些必須牢記的年代提出來以后,還應向學生指明為什么必須牢記這些年代,對學生提高記憶效率來說很有益處。
心理學家告訴我們,記憶的目的對記憶的鞏固程度有重要意義,目標越明確,學生學習動力越強,進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自然對轉化學生的厭學情緒、增加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思維能力和創造精神、培養學生學習能力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歷史教學中經常遇到一些頭緒多、零散難記和容易混淆的問題。對于課本中難以理解和分散的內容,可以用各種各樣的圖表、圖示、圖片等把它們化難為易、化繁為簡地匯集在一起,有助于學生理解。如從東漢到隋朝的統一,課本中的內容在同一歷史時期出現較多的同類歷史現象,而且知識點分散,錯綜復雜,學生不易掌握,如北方十六國和南方東晉同時并存,我們可采用直線式的圖示按朝代順序表示如下:
此圖示形象、直觀,能激發學生的興趣,化繁為簡,變抽象為形象,揭示歷史事件、歷史現象的內在聯系,展示歷史的發展過程,便于理解,易于記憶,簡捷地向學生展現完整的知識結構,有助于培養、發展學生的想象、聯想、推理的能力,開發學生的智能。
有些歷史知識記憶起來難度比較大,不容易記住,但我們可以找出一些“竅門”幫助學生記憶,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如商代已有農作物品種黍、稷、稻、賣、桑、麻,學生記憶起來有一定難度,不妨編一個諧音順口溜就容易記住,如:書(黍)、記(稷)、倒(稻)、麥(賣)、桑、麻。又如中共十次重要會議可歸納為;“一大建黨、二大定綱、三大統戰、八七武裝,古田建軍,遵義救黨,瓦窯抗日,洛川十綱,七大勝利,二中解放。”再如唐朝中期實行的兩稅法也可編為:“天寶轉衰,均田崩潰,租庸難繼,楊炎兩稅,夏秋征收,按田財記。”通過這些方法,不但可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而且可培養學生的情感認識思維能力和創新精神,對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總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各種渠道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學習知識,誘發學生的學習動機,使他們自覺、主動、積極地鉆研歷史,找出其中的規律特征,使他們從厭學、懼學、逃學轉變為想學、好學,由“要我學”轉變為“我要學”,歷史教學就能收到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