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曉利
摘 要: 作者針對職業學校學生的特點,結合教學實際情況,介紹了如何更好地開展德育課堂教學工作,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從教育理念到教學方式、方法等方面闡述了自己的觀點。
關鍵詞: 職校生現狀 生本課堂 以學定教 人文課堂環境 創設情境
世界經濟的一體化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太多的便利,但同時我們進入一個競爭更加激烈的時代。社會的發展對人才的培養,尤其是第一線技術工人和勞動者的培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課堂教學是學生獲取知識、培養能力個性發展的主要途徑。作為德育教育者,面對職業學校這群特殊的教育群體,需要改造我們的德育課堂教學,努力打造“生本”課堂,真正把“人的培養”置于“課本傳授知識”之上。
作為德育教育工作者,我們必須正確認識當今職校學生的現狀,從改革課堂教學入手,努力培養新時代勞動者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那么如何上好中等職業學校的德育課呢?我通過近幾年的不斷學習與探索,結合“生本課堂”的教育理念,得出了如下幾點感受:
一、“以學定教”,以新課程標準的教育理念為指導
課堂教學是教學活動的主要形式,課堂作為教書育人的主陣地,我們能否用新的觀念、正確的思想去認識和占領這個陣地,是我們課堂成功與失敗的關鍵。“生本課堂”倡導的“以學定教”的理念認為只有建立在學生認知水平、知識能力“最近發展區”上的“以學定教”課堂教學才具有較強的針對性,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也才能最大限度發生共振共鳴。因此,在教學中教師就要不拘泥于預設的教案,“眼中有學生”,能及時捕捉到學習進程中的信息并快速調整自己的教學思路,這樣的課堂教學才是有效的。同時要把思考的權利、時間和空間還給學生,讓他們在質疑問難和討論交流中獲取知識,提高能力,感受成功的愉悅。有的教師受傳統教法的影響,在教學過程中過分注重“教”而忽略“學”,將學生置于被動地位。這種忽視學生主體地位、忽略培養學生創新和實踐能力的課堂表面上看似氣氛活躍,實際教學效果并不理想。因此,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首先要轉變教育理念。教師應該認真學習新課程標準,不斷完善自身的知識結構,樹立素質教育理念,增強培養人才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二、尊重學生,營造民主、平等、激勵和諧的人文課堂環境
中職學生由于生理和心理的不成熟,想法和做法比較幼稚,容易偏激。如果教師以高層次的人才規格和成年人的標準來要求每一個學生,希望學生都遵從自己的意志去發展,就會難以容忍學生在個性上的弱點和不足,甚至把這種個性的差異當成缺點和錯誤對待。這樣,教師對學生總是不滿意,學生則遭受被懷疑、被誤解的境遇,很少得到教師的信任、鼓勵和關注,甚至遭到教師的諷刺和挖苦,從而喪失學習的興趣,怎能有情緒參與到教學中?有這樣一位男生,生性頑皮,但是學習卻非常投入,學習入迷時,常常做出一些匪夷所思的舉動。比如在討論出問題的答案后,他并不是舉手示意,而是高興地跳起來。其實,只要輕輕拍拍他或對他做個手勢,他會領悟并做好,如果以為他對老師不禮貌而橫加指責,就會影響學生思考和學習的興趣。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言:“我們必須會變成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這就是要求教師盡量使自己具備學生的心靈,走進他們的感情世界,體驗他們的感覺,師生才能互相理解,才能營造出民主和諧的學習氣氛。教師應多用表揚的方式去肯定學生的優點,用寬容的方式對待學生的缺點,真誠地幫助學生不斷進步,這是作為教師應有的素質。
三、創設情境,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
學生對某件事情產生興趣,就會孜孜不倦地學習,興趣更濃者,能達到廢寢忘食的境界。因此,教學中我會有意創設各種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教師可以較為靈活地采用游戲、猜謎、故事引入、表演等多種形式導入新課。例如德育課上,在講到道德問題時,我采用了美國心理學家柯爾伯格的兩難故事法。有一婦女患了癌癥,生命垂危,醫生告訴她的丈夫海因茨,只有本城一個藥劑師最近發明的一種藥可以救她。但該藥造價昂貴,藥劑師的索價十倍于它的成本,海因茨盡全力才借到買藥所需的一半的錢。無奈,他只得懇請藥劑師便宜一點賣給他,或者允許佘款。但藥劑師拒絕了海因茨,并說他發明這種藥就是為了賺錢。海因茨走投無路,只得在夜間闖入藥店偷走了藥,治好了妻子的病。聽完這個故事后,讓學生們回答一系列問題,如“海因茨應不應該偷藥?為什么?”“法官該不該判海因茨的罪?為什么?”,同學們對這些問題一時議論紛紛,興趣極濃,有了強烈的興趣和求知的欲望,自然就會激發學生主動地投入學習中。
四、盡量放手,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課堂教學是一種雙邊活動,學生是教學的主體,學生主體作用的發揮是最大限度發揮課堂效度的關鍵。教學中要讓學生充分動起來,就要讓學生自己觀察、探索、思考,大膽地說出自己的想法,總結自己得出的結論,這樣才會把學生推到主體地位。例如在對一些簡單的社會問題和社會現象分析時,我讓每個學生都說出自己的見解,然后共同討論,這樣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就得到了充分的發揮,必將活躍課堂氣氛,提高思想政治課堂教學質量。
總之,良好的課堂教學氣氛既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又能給教師帶來一種愉快的心情,使教和學都能在歡樂、祥和的氣氛中進行,學生的學習激情很自然地發揮得淋漓盡致。但愿民主和諧的教學氣氛走進每位德育教育工作者的課堂,使德育課不再枯燥乏味,讓學生能以極大的熱情投入到學習中。
參考文獻:
[1]楊雪燕.知識經濟與職業教育的發展.
[2]楊德廣.德育工作要增強緊迫性和現實性.
[3]周濟.加快發展中等職業教育.
[4]王葆華.關于德育創新若干問題的思考.
[5]翟天山,楊炎軒.學校德育有效性的現實考察及其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