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英
摘 要: 閱讀是英語的重要組成部分,閱讀能力是英語基本語言能力中的一種,作為英語學習的關鍵環節,初中英語閱讀能力的培養對學生而言至關重要。閱讀能力的培養需要一定的策略,閱讀策略是學生為實現預期閱讀目標而采取的有所選擇和控制的行為。因此,在現代化教育背景下,指導初中生正確運用閱讀策略,培養閱讀能力,提升英語水平是現階段教學任務的重中之重。教師要立足初中生的實際情況,根據其閱讀習慣,制定能夠幫助學生構建英語思維的閱讀策略,使閱讀教學不再成為英語教學的“軟肋”,通過閱讀切實幫助學生獲取更多的語言知識,這是英語教學亟待解決的核心問題。
關鍵詞: 初中英語 閱讀能力 培養策略
學生對于英語的綜合運用能力是英語教學考察的重點內容,閱讀能力直接影響學生的英語學習效果。在傳統教學中,教師將大量時間花費在知識點的傳授和操練上,忽略閱讀訓練的重要性,導致初中生在英語閱讀方面有所欠缺。對此,教師要找出原因,探尋行之有效的策略,實施更具針對性的教學,真正做到“對癥下藥”,有效提高初中生的閱讀能力,增強學生學習英語的信心。那么,到底如何才能培養初中英語閱讀能力呢?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立足課本教材
閱讀能力提升的關鍵在于對語言的綜合訓練,由于英語學習中四項基本語言能力是相互連接、相互影響的,因此只有具備扎實的語言基本功,才能增強語言結構意識,牢固掌握詞匯,這是提升初中生閱讀水平的首要條件。對此,教師在教學中要立足于課本和教材,整體閱讀,幫助學生從課本中獲取英語知識。英語不是我們的母語,學生缺乏外語環境,而課本就是學生獲取英語知識的主要來源,教師要利用好課本和教材,幫助學生豐富詞匯,獲取信息,了解中外歷史,靈活使用英語教材中所提供的閱讀材料對學生開展基本語言能力的訓練。課本中所提供的都是經過精挑細選、極具研讀價值的閱讀材料,教師在講解這些閱讀材料時要避免逐字逐句翻譯等費時費力的方式,應該在給學生必要思路指導的基礎上引導學生主動閱讀,發揮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形成“Presentation-Reading-Practice”的新型訓練方式,給學生創造閱讀實踐的機會。可以說,做好英語課本閱讀材料的教學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同時加強對教材閱讀材料的學習對拓展課外閱讀大有裨益,教師應在整體教學理論的指導下開展高效的閱讀訓練,真正提升初中生的閱讀水平。
二、解決詞匯障礙
初中閱讀教學長期發展受阻的一大原因在于學生詞匯量的匱乏。進入初中階段,英語學習開始具備一定的難度和挑戰性,閱讀時總會遇到很多生詞,這嚴重阻礙學生的閱讀進程,但無論多么復雜的文章都是由詞匯構成的,只要解決單詞識別的問題,就可以有效提升學生閱讀理解的水平。英語詞匯眾多,想要識記清楚每一個生詞是不可能的,但并非只有識記所有生詞才可以順暢地閱讀,教師要引導學生忽略不影響閱讀理解的生詞,運用多種閱讀策略,猜測、探索這些生詞所代表的意義。首先,在加強詞匯儲備時,可以通過構詞法的運用、上下語境的聯系等方式刪繁就簡,解決詞匯障礙。構詞法主要包括合成法、轉化法、派生法、混成法、截短法和詞首字母縮略法這幾種方法,以“派生法”為例,通過前綴、后綴等內容可以推測生詞含義。例如表示否定意義的前綴有dis-,il-,im-,in-,mis-,un-等,表示相反意義的有un-,de-,dis-等,表示時序的有per-,fore-,post-等,而構成名詞的后綴常用的有-ence,-(e)r/-or(從事某事的人),-ness(性質;狀態),-tion(動作;過程)等,構成動詞的后綴常用的有-(e)n(多用于形容詞之后),-fy(使……化)等,這里不再逐一列舉,運用這些方式閱讀往往效果更佳。
三、傳授閱讀技巧
閱讀并不是盲目的,學生需要在一定閱讀策略的指導下開展閱讀活動,這樣可以減少不必要的時間浪費,達到事半功倍的閱讀效果。一般來說,閱讀主要分為略讀、跳讀和細讀三種。具體來說,略讀適合要求掌握文章大意的,跳讀適合針對某一特定內容,尋求細節的,而細讀則更適合要求掌握全文內容,了解其語言特點的,這三種閱讀方法的確立要根據實際閱讀內容進行選擇。除了根據不同閱讀內容選擇閱讀種類外,教師還要傳授學生鎖定文章核心詞句、猜測詞義、推測含蓄意義等方面的閱讀技巧,引導學生將這些閱讀技巧運用到實際閱讀過程中。在生詞理解方面,我們提到過主要通過構詞法和上下語境的聯系進行推測,當遇到個別難以推測又對文章理解有所影響的生詞時,可以查閱詞典,加強記憶。學生閱讀的速度和準確性是閱讀能力強弱的反映,教師必須加強對學生的閱讀訓練。在鎖定文章核心詞句時,教師要讓學生主動尋找并歸納,加深學生對文章的整體理解,開展整體閱讀教學。此外,教師要引導學生分析作者的思想,了解文章的“弦外之音”,對作者的意思做出準確的推理和判斷。需要注意的是,良好閱讀習慣的養成是至關重要的,只有綜合運用各種閱讀技巧,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四、拓展課外閱讀
課外閱讀是英語閱讀教學中不可或缺的環節,課外閱讀的拓展對于初中生閱讀能力的提高效果十分顯著。閱讀不僅要注重質量,閱讀數量也不容忽視,英語閱讀能力的提升對于學生的閱讀量有一定的要求,只有廣泛閱讀,才能獲取更多信息,了解更多元化的知識。對此,教師要引導初中生養成課外閱讀的習慣,并長期堅持下去,這樣學生可以在閱讀過程中實現“溫故知新”的效果。為了激發閱讀興趣,教師可以選擇故事等初中生所喜愛的文章體裁,還可以舉辦閱讀比賽,利用課前幾分鐘或班會等時間,開展比賽,充分利用初中生的競爭心理,增強閱讀的趣味性。此外,教師要根據自身專業知識和教學經驗為學生選擇難度適中、趣味性強的閱讀材料,最好與所學內容有關,讓課外閱讀成為課堂閱讀的有效延伸,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閱讀內容,提高自身的語言運用能力。需要注意的是,教師要注意閱讀題材的多樣性,根據學生認知水平和思維能力的差異,選擇側重點不同的閱讀材料,同時也要根據學生不斷提升的閱讀水平選擇不容長度和題材的材料。
五、結語
初中生英語閱讀能力的培養是英語教學至關重要的環節之一,教師要在教學中不斷探尋更高效的閱讀策略,提升學生的閱讀水平。
參考文獻:
[1]吳潔.培養策略意識,提升閱讀能力——初中英語指導運用閱讀策略的實踐和探究[J].中學生英語(外語教學與研究),2013(6):20-22.
[2]周潔.初中英語課外閱讀習慣的培養與策略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2.
[3]陶友紅.如何培養初中英語閱讀能力的策略研究[J].校園英語旬刊,20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