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薇
摘要:初中音樂教學對于學生的音樂素質提高以及學生的審美能力提高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筆者針對初中音樂教學創新問題提出了幾點策略,希望當代初中音樂教師加強教學思想的更新,利用正確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投入到音樂學習中。
關鍵詞:初中音樂;創新教學;創新精神
由于市場經濟體制下的社會發展對于人才的需求正逐步由知識型向創造型過渡,國家根據需要,對教育教學進行了相應的改革,課本的改革要求教育方式的同步創新,就新課改下初中音樂的創新教學這一問題,筆者根據多年教學經驗做了進一步闡述。
一、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在音樂教學中開展豐富多彩的創新活動,教師首先要認真學習創造學理論,了解創新精神的表現,同時愛護學生的創新精神,逐步培養學生掌握好創造性思維,為促進學生積極的創新而創造良好的機會。
1、欣賞教學中的創新能力培養。不少人愛聽京劇,主要是喜歡聽那優美的曲牌和唱腔音樂。例如,在學生初聽《春江花月夜》和《梁祝》等樂曲時,開始時學生并不了解樂曲的內容,但卻能感受到樂曲好聽、優美,這也是一種美感的享受。因此,音樂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通過實施音樂點撥教學,能激發學生的聯想和想象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同時又能深化學生對戲曲知識的理解和運用。
2、激發想象力。在教學過程中,不僅只是簡單地教學生唱或者放音樂給學生聽,要充分結合音樂背后的歷史背景和情感內涵,激發學生更人空間上的想象力。例如,在欣賞《梁祝》時,進行鑒賞之前,教師可以將電視劇《梁山伯與祝英臺》的相關片段播放給學生們看,在畫而表現中,可以通過借助一些動畫、圖片,來簡單而形象地演示詞曲的意境,讓學生在觀看中體會到了更加深刻的音樂情感內涵,帶著仿如身臨其境的心態去感受音樂的魅力,從而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使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初中音樂創新教學
1、創設和諧課堂氛圍。作為教師,首先要放下師道尊嚴的架子,擺正自己的位置,弱化教學指導者、組織者的角色,強化參與者、合作者的身份。由內及外,才會擁有良好的心態去構建新型的師生關系。(1)兼收并蓄,容納差異。我認為教師要改掉以前“絕對化”的評價心態,不能用“非對即錯”的舊觀點去看待學生,而是要看到學生的長處,又看到學生的短處,用一顆開放的心去包容孩子,這就更需要教師兼收并蓄,容納差異。(2)賞識學生,培養自信。每個孩子都有一顆音樂的種子,放大學生的優點就是供給種子發芽、開花、結果所需的充足水分和陽光。作為教師,應該關注學生的每一點進步,每一個智慧的火花,讓學生感受到被欣賞的美好,從而更加有信心、有興趣朝著更好的方向去努力。
2、改變以往的教學模式。學生能力的提高包括創新能力的提升,在學生的成長過程中,老師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老師切莫以權威自居,應該是摒棄師道尊嚴。抱著一種教育相長的態度,認真和學生溝通,培養師生之間亦師亦友的融洽關系,使學生們的心理自由得到充分發揮,讓他們在享受音樂的過程中無拘無束,使學生的主體地位和個性特征得到切實的體現。
在課堂上,老師們應該在釋放學生的同時釋放自己,和學生們一起唱歌、一起跳舞、一起欣賞。在語言使用上,應該多用一些能拉近雙方之間距離的詞句,如“人家的想象力真的很棒。超出了老師的預期,“讓我們一起來吧”,“請”,等等。這樣可以讓學生在課堂上感受到師生之間的平等,他們就可以充分地在課堂上展現自我。
3、聲樂教學的創新。讓學生掌握歌唱的技術和用心靈去歌唱,是初中聲樂教學中的兩大教學環節,它包含了歌唱技巧、音樂知識、識譜能力的學習和運用,包含了音樂感受、欣賞和表現能力的培養,也包含了較好地表現歌曲意境所需的想象力和創造性思維的發展。從某種意義上講,聲樂也就是聽覺藝術,它的藝術感染力主要靠演唱來體現。一首優美動聽的歌曲,只有通過歌唱者完關的藝術性表演,才能引起聽眾情感上的共鳴。因此,教師在聲樂教學中要注重培養學生分析、理解作品內容和體驗作品情感的能力,要循循善誘地引導學生通過展開想象碰撞出創新火花。想象是人類獨特的天賦,學生通過想象的翅膀拍擊,會自然地融入到歌曲的情景之中,達到觸景生情、引發聯想的關妙境界。譬如:我在引導學生欣賞俄羅斯民歌《故鄉》時,首先為他們描繪了一段詩一般的語言意境:在一望無際的俄羅斯原野上,晨煙繚繞,亭臺樓閣若隱若現,天上飄著朵朵白云,地上青青綠草,樹上鳥兒追逐嬉戲、盡情地歌唱。不少游客置身于幽曲明凈、精巧秀麗的園林中,盡情觀賞,關不勝收……。學生們而對身臨其境的“故鄉”,通過短暫的聯想后,爭先恐后地表達對“故鄉”的想象。有的學生這樣描述:“東方剛露出魚肚白,彩云朵朵,大地蘇醒了,花兒開放了,人們又開始了新一天緊張而愉快的生活。”有的說“聽第二段時,我感覺到有成千上萬的小動物在這里集會,它們載歌載舞,追逐嬉戲,像是在舉行‘動物狂歡節,熱鬧極了。”如此的想象多么地豐富、動人,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得到了彰顯。
4、用“整合”突破教學模式。傳統的音樂教學內容、形式皆單一,一直存在著“老師怎么唱,學生怎么學”的現象,極大束縛了初中學生音樂實踐、音樂創作的視野。音樂與其他學科的關系,猶如繁花與綠葉的關系,在音樂欣賞教學中,注意把音樂與有關的學科綜合起來,對提高學生的音樂、文化素養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音樂與美術是一對孿生姐妹,相互交融,相互滲透,共同陶冶人們的情操。繪畫是凝固的音樂,音樂是繪畫的芳姿倩影,她們之間有著必然的內在聯系。音樂與美術結合將使音樂更形象。如學唱歌曲《讓世界充滿愛》時,課前我做了充分的資料收集(課件制作),課堂上利用現代化多媒體課件,以《讓世界充滿愛》為音樂背景,一組以愛為主題的圖片串聯起的Flash作品使學生認識到愛的偉大力量,被作品中平凡而又偉大的愛所感動,收到了非常好的教學效果。
實踐證明,“整合”能帶來無限精彩的課堂,音樂與學科有效整合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帶給學生無窮的音樂知識及無限創造音樂的樂趣。
參考文獻
[1] 王沛君.對初中音樂課堂教學的創新思考[J].試題與研究(新課程論壇),2013,(17):51-51.
[2] 騰文蓮.對初中音樂課堂教學的創新思考[J].中國校外教育(中旬),2013,(10):108-108.
[3] 周建敏.如何提高初中音樂教學水平[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08,(7):2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