魁永勝
【關鍵詞】 小學;數學教學;高效課堂;教學理念
【中圖分類號】 G623.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7)04—0085—01
隨著社會的進步與發展,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再不像傳統教學那樣由老師主宰課堂、學生甘當配角,而是學生在不知不斷中成了課堂的主體,和老師一起為了追求高效課堂發揮著主人翁的作用。老師也從一講到底、滿堂灌輸的傳統教學方式中解脫出來,成了學生學習的引路人、組織者,用一些先進有效的教學方法和學生一起為打造高效課堂而努力。下面圍繞如何打造小學高效數學課堂,從“轉變觀念,熟悉新課程的教學理念;了解數學文化,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真心對待學生,營造高效和諧氛圍”三個方面談一些自己的認識。
一、轉變觀念,熟悉新課程教學理念
以前的老師上課也很認真,很刻苦,可就是課堂教學效率不高。這主要是因為傳統教學模式的束縛,讓老師在一個錯誤的觀念里把整堂課當成自己的舞臺,忽略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沒有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更別說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了。隨著新課標教學理念的不斷深入,老師也應不斷地改變自己的教學理念,逐漸把課堂的主體地位還給學生,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角。《數學課程標準》中倡導“以生為本的思想,就是讓學生在民主、和諧、愉快的課堂氛圍下積極主動地探索新知識,體會學習的樂趣,實現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老師正確理解了新課標的教學理念,及時轉變了自己的教學觀念,就能根據小學生的特點,結合教材內容在不斷改變教學方法的同時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達到教學相長的目的。這就要求老師要引導學生在學習中進行認真觀察,學會用猜測、推理、實驗等方法掌握數學知識。如,我在一次交流學習的課上,聽一位老師講“與11相乘的速算”,這位老師引導學生通過觀察、思考、討論、計算、交流,找出規律,運用規律進行計算,讓學生在獲得有效的與11相乘的速算方法的同時,切實體會到了科學計算方法帶來的樂趣,讓他們對數學學習產生了興趣,從而提高了學習效率、教學效率。
二、了解數學文化,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數學史是學生學習興趣的搖籃,它孕育著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有了這兩者我們的課堂就不再會枯燥乏味了。通過平時教學和與學生的交談中,我發現學生仍有喜歡聽故事的習慣,尤其是教師在數學課堂上講一些與當天數學有關的數學趣事可以讓學生對所學內容留下深刻的印象,也會讓學生產生學習這些榜樣的動力。古今中外的數學家故事以及數學趣聞能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求知欲,因此教師應結合教材,在教學過程中適時恰當地向學生介紹一些數學史。如可從古埃及的土地丈量到幾何學的形成;從勾股定理到《九章算術》,從終生勤奮好學的歐拉到才華橫溢的高斯;從黃金分割到優選法的應用,一個個歷史境頭會讓學生深深沉浸在古人奮斗的情景中,它必激勵學生追求真理、努力上進,同時,學生也會從數學家的成功與失敗中得到不少啟迪,從而產生學習數學的極大熱情。
三、真心對待學生,營造高效和諧氛圍
1. 了解學生在課外喜歡看什么書、打什么游戲。有人說過:“你要想和小學生有內容交流,就必須把現下流行的動畫片都看一遍。”對于聾啞學生也是一樣的,只有了解了他們的喜好,才能與他們搭上話,才有交流的話題。
2. 上課要多肯定、鼓勵學生,不要過于嚴肅,要幽默,教師不妨多準備一些豐富多彩的課件、一些有意思的段子來調動學生的注意力。
3. 課外主動與學生交流。例如,參加他們的班會課;參加他們的課外活動,多看他們的專業比賽,如繪畫素描比賽、書法大賽、講故事大賽等。運動會中和他們打成一片;利用自習時間多進教室輔導學生。
4. 針對性寫好作業批語。批改作業不要簡單打“√”或打“×”,應根據不同的學生寫上有針對性、人文性的批語。作業批語是與學生交流的一種重要方式,它有利于融洽師生感情,強化學習動機,激發學習興趣。例如,對一向馬虎的學生,只要認真就應寫上“這次作業很好,認真是進步的開始”。學生在解題過程中難免會出現錯漏,在這種情況下,我認為可先將錯誤之處給予圈出,并寫上提示語,如“注意問題中的隱含條件”、“參照課本第幾頁的例題”、“老師相信你能弄清錯誤之處”等,這樣學生重新審題后會茅塞頓開。作業批語能給學生創造出良好的心理環境。
編輯:王金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