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清練
【摘要】挖掘學生學習動力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而探索建立全新的教學方法來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和激發學習興趣的前提條件。對于小學音樂課的學習來說也是一樣,老師應該以書本上的內容和上級的教學大綱為基礎,在課題教學當中采用創新的教學模式,使小學生們對課堂學習更加感興趣,將被動學習轉化為主動學習,這樣不僅會提升他們學習的效率,此外還能夠使他們學會怎樣學習。因此,在現代教育努力探索改革的形勢下,擔負審美教育重要任務的音樂教學更要探索教學方法和教學形式上的創新和改革,為實現學生全面發展的目標服務。
【關鍵詞】音樂教育 創新教學 興趣
【中圖分類號】G623.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07-0206-02
最近幾年頒布的教學改革條款紛紛鼓勵學生們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下學習,對于小學音樂教學也不例外。因此對于小學音樂教師來說,首先應該對現今社會當中小學生們的思維特點進行充分的分析研究,并針對不同學生的不同特點分別制定各不相同的創新教學方法,只有這樣才能夠真正地將教學質量提高上來。然而,如何圍繞《新課標》進行教學改革,并在改革中探索出能夠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新教學方法呢?本文將從以下方面進行探討。
一、創新教學法的概述
隨著新課改的深入,許多新的名詞不斷涌現。創新教學法的理念出現在新課改中,不但為新課改增添了新的內容,也為教學方法改革注入了新的思想。創新交學法指出,教學過程要在教育主體——學生,主動學習的前提下進行。同時,可以利用其他技術手段和方式方法將《新課標》規定的教學內容等形象化、生動化,如借助FLASH動畫讓圖片動起來;借助多媒體實現聽覺、視覺上的協調調動等等。應用現代教學手段不但能營造學習意境,更能給學生留下深刻印象,實現創新教學的目標。
二、多元化的創新教學方法
(一)采用具有較強趣味性的情境
歌唱不但能給人美的享受,也是音樂課上常見的藝術教學形式。音樂教師不是單純的歌者,因此,在課堂上不是簡單的交給孩子們唱歌,更需要將歌曲中融入的意境、演唱中展示的技巧等許多方面傳達給學生。所以,在小學音樂的創新教學當中,相關情境的建立是非常重要的,老師應該在課前設立好課上內容的相關情境,這樣才能夠使得學生進入到演繹音樂的最高境界,才能唱出最真誠的歌聲。想要做到上面所說的那樣,首先要做的就應該是使學生對歌曲中所要傳達的內容進行充分的理解。假如教師單單是用語言將歌曲中所包含的內容傳達給學生的話,學生并不能進行很好的理解,所以,老師應該讓音樂融入孩子們的生活。在打比方或是作比喻時,要采用他們生活能夠涉獵的事物或現象來進行比喻或比較。這樣不但讓孩子們容易接受,更能激發他們的好奇心和興趣來學習音樂。例如,在對《小青蛙找家》這首歌曲進行教學時,教師可以建立這樣的情境:小青蛙對青蛙媽媽說自己已經長大了,不但跳得高,而且已經學會了捕食害蟲的本領。青蛙媽媽看到孩子這么想獨立就允許它一個人去試試。于是,小青蛙蹦蹦跳跳的就出發了。可是,得意忘形的小青蛙很快就迷了路,于是它就傷心的蹲在路邊哭了起來。“這可怎么辦呢?同學們愿不愿意幫助小青蛙找到回家的路呢?”通常孩子們都會愿意幫助小青蛙找家的。所以,老師的故事會引起學生的注意,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原本單調、呆板的音樂課堂變成融入在故事當中的“小青蛙找家”活動里。
(二)開展游戲教學模式
小學階段的學生其生理和心理處于發展的關鍵階段,好動、對事物充滿好奇心等特征明顯,因此,要滿足學生活潑、好動特點的可以將游戲融入到教學中。因此,改變傳統音樂教學方法,將單調的音樂教學中融入學生喜愛的游戲不但能提高學習效率,更能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動力。比如說,在對《找朋友》這首歌進行教學法的時候,老師可以把一個班級所有的小學生都分成小組,每個小組分得8-9個人,然后讓每個小組的學生坐成一個圓圈,由老師找出一位同學首先進行丟手絹,這時候老師可以教給坐下的同學這首歌,有趣的將學習和娛樂結合在一起,最終學生們不僅會很容易的學會這首歌,此外還能夠使學生們越來越喜愛學習音樂。
(三)實施多元化評價
每個學生都有各自的特點和專長,因此,教師可以通過挖掘學生身上的閃光點,用鼓勵和肯定的方式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人師者在探索教學方法創新上,更應注意因材施教,樹立學生的自信心,鼓勵他們發揮長處,彌補不足。比如說,有些小學生具有優美、柔和的嗓音,有些小學生具有良好的審美眼光以及獨到的看法,還有些小學生學習和接受新知識的速度很快等等,這些優點都值得教師給予好的評價。
此外,教師在評價時注意個體間存在的差異,側重評價的針對性。評價作為一種成績劃分手段,僅能用統一的標準衡量所有的對象。對于有特性的對象,這樣千篇一律的衡量標準無法體現出該對象的特點與長處。而且,以往音樂課的成績大多都是在課程結束時唱一首歌來評定成績,這并不科學,應該充分激發學生們的長處,而不僅限于一首歌,教師可以讓學生們隨意從“吹、拉、彈、唱、舞”這五項當中任意選出自己所擅長的方面來參加評定,這樣不但能夠給學生們提供更廣闊的發揮空間,此外還可以從心底里釋放他們對于音樂測試的壓力,從而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
(四)自制樂器練伴奏
操作性強的打擊樂器具有提高學生音樂敏感度的作用,同時,打擊樂的學習還有助于提升他們的審美能力。但是,由于受到教學條件的限制,只有部分學生能夠接觸到打擊樂器,這使得學生學習熱情倍受影響。為了能夠達到更好的學習效果,作為一名音樂教師,應該鼓勵學生們自制一種打擊樂器,比如:利用廢舊可樂瓶填裝細沙的方法來制作沙錘;利用鋼絲將鐵質瓶蓋串起制成串鈴;將兩個空的香脂盒相互對擊制成了小镲等等。這樣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們的積極性,還可以加強他們的成就感。
(五)開放音樂教學課堂
不論是哪一種文藝,實際上都是緊密相聯系的,對于表演與音樂來說也是同樣,對于小學生來說,他們非常愿意在學習的過程中引入表演。小學生思想單純,他們最喜歡玩耍,而且他們還處于活潑好動的階段,如果讓他們長時間進行枯燥的學習,那么效果一定不好,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充分激發他們的好奇心和探索欲,讓學生將自己對音樂的理解通過肢體表達出來。所以,老師應該將音樂課還給教育的主體,讓他們充分發揮想象展現自己,而教師在整個課堂上起到引導教學和創造機會的作用。在對音樂進行教學時,往往有些節奏要學習很多遍,還要反復的練習,這對于活潑好動的小學生來說是很無趣的,并且想要用枯燥的語言來交給他們什么叫半拍、切分音符的話,是很難做到的,始終這么枯燥的話就會令學生們失去了學習音樂的興趣。所以,作為教師應該要結合小學生們的心理特點,建立一些十分生動形象的節奏學習方法,增強學生們對于音樂學習的樂趣。
(六)充分借助多媒體教學
學生的教育場所不僅僅在校園內,家庭和社會同樣是學生學習的大課堂。若想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教師不僅要在研究教學方法的形式上、內容上等方面實現創新,更要注重觀察教育主體學生生的性格特點和生活、學習環境的特點來實現教育上的創新。比如說,教師在課堂上教小學生們識別“鐘表”的時候,他們紛紛呈現出非常濃厚的興趣,其中的原因就是他們在生活中接觸過鐘表,知道這是一種什么物品;然而,當教師在課堂上教小學生們唱歌“金孔雀輕輕跳”的時候,就有很多學生熱情度降低,主要原因是他們沒有對于金孔雀的認識基礎,而且大部分小學生的印象里實際上并沒有有關傣家村寨風光的認識和存在,他們并不了解孔雀是什么樣的動物,也不知道孔雀開屏什么樣,因此,他們在學習歌曲的時候就失去了興趣。所以,在對小學生進行教學時,應該盡可能的利用當前流行的輔助教學方法,例如:幻燈片以及多媒體等,這樣不但可以領小學生們理解、掌握得更好,此外還可以開闊他們的眼界,培養他們學習音樂的興趣。
三、結語
在探索小學音樂課堂教學模式創新的道路上,我們要注重課堂與教學主體的融合,可以利用游戲與學習相結合、多元化的評價方式等來創新教學方法。但是小學音樂課堂教學方法的創新作為一項長期的教育教學研究,不是一個人、一段時間就能完成的,是需要廣大教育工作者經過長期努力共同完成的。作為21世紀新課改要求下的小學音樂教師,不僅應當時刻遵循新課改的原則和要求,此外還應該充分意識到創新教學方法的重要性,并將創新教學方法作為改變小學音樂課堂傳統、單調教學的有效途徑。
參考文獻:
[1]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小學教育指導綱要解讀.江蘇:江蘇教育出版社,2012.
[2]李丹.兒童發展心理學.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