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剛
摘 要:反思教學就是教師自覺地把自己的課堂教學實踐,作為認識對象而進行全面而深入的冷靜思考和總結。它是一種用來提高自身的業務,改進教學實踐的學習方式,不斷對自己的教育實踐深入反思,積極探索與解決教育實踐中的一系列問題,從而進一步充實自己,提高教學水平。
關鍵詞:初中數學;教學反思;思維活動
教育著作《學記》中有這樣的記載,“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強也。”明確指出了“反思”在學習活動中的作用是不可泯滅的。新課標改革以后,課改實驗大量上演,師生的反思習慣和能力、師生互動的反思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如何基于反思優化初中數學教學效果,值得數學教師深入思考。“教然后而知困”,教師在日常教學過程中不斷反思,會發現不少困惑。在整個數學學習過程中,激發教師終身學習,養成不斷反思的習慣,是優化教學效果、培養執教能力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的反思——引導預習,研讀教材
初中生已經具備一定的自學能力,但是多數學生沒有養成預習的好習慣,對于預習在整個學習過程中的重要作用還不明確,使得預習流于形式。老師布置了預習任務,學生潦草地翻閱一遍課本,但是對于章節中所反映的問題與自己在閱讀過程中的疑點并沒有抓住,沒有做好標記和記錄。所以,在教學過程中,經過階段性的教學反思,筆者發現了這個普遍存在的現象,在指導預習時,就讓學生帶著任務預習。數學課堂教學是學生接受新知,發展數學能力主陣地。數學課堂學習效率的提高,需要正確的學習方法的實施。筆者在教學中先給出預習提綱,根據提綱,學生在課前預習中才能做到有的放矢。經過半學期的師生努力實踐,學生有了明顯的改變,多數同學都養成了較好的預習習慣。預習環節很重要,能增強學生數學學習的主動性,學生自學能力得到了大幅度提高,課堂教學效果顯著增強。
二、加強學生互助學習能力的反思——結對幫助,共同提高
提供給學生進步的機會,讓每個學生在數學教學中都可以依據自己的需求有更好的發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多數教師強調數學“差生”自信心的培養,但是筆者認為更應該充分利用優等生這個課堂教育資源。“讓每一個學生都抬起頭來走路”作為出發點,從這一以人為本的理念出發,關注“差生”的發展,進行好生“差生”配對,構建團結和諧、合作發展的良好學習環境,教師課后輔導時間不足的缺陷得到彌補。初中階段,同齡人之間的影響相當重要,因為初中生具有很強的效仿性,在后進生身邊安排一個好的榜樣,他們在心理上就會產生希望,內心就形成讓自己變好的內在動力,這樣就自然對數學越來越喜歡。這種互助學習,通過榜樣的力量起到勝過說教的功效。筆者在關于數學后進生的反思上,課堂上建立互助學習小組,有意將好“差”生搭配互幫,在“我想學”的自主學習過程中,體驗到合作學習的快樂,在合作過程中,培養學生的交流能力,共同面對學習中的困難并相互幫助,找到解決措施,實現共同提高,同時營造和諧輕松的數學學習氛圍。為了激勵學生互助合作,筆者每月還設計了數學作業、單元檢測進步獎,讓大家都能見證他們的進步和提高,體會到數學學習的快樂,嘗到互助合作與成功的滋味,從而激勵學生不斷進步。
三、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的反思——指導思考,重視聽練
初中數學學習,是在小學數學原有數學認知結構基礎上,聯系新舊知識,形成新的數學認知結構的過程。認知結構的構建和數學知識體系的形成,都是由每個學生獨立完成的。在初中學習過程中,隨著課程的增多及課堂學習容量的加大,提高聽課效率是關鍵。課上緊跟老師的思路,積極展開思維,預測數學推理的步驟,比較自己與教師的解題思路的異同。狠抓學生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學習,督促學生在課后及時復習,每個章節知識點不存疑。筆者在教學過程中發現學生在課后,多數都是急于完成書面作業,認為作業寫完任務就完成了,卻很少同學做必要的鞏固、記憶、復習,數學做題過程中多數都是照例題模仿、套公式解題,作業的練習鞏固、深化理解知識的應有作用得不到體現。
學習相關的數學教育理論,我們能夠對許多實踐中感到疑惑的現象做出解釋;能夠對存在與現象背后的問題有比較清楚的認識;能夠更加理智的看待自己和他人教學經驗;能夠更大限度的做出有效的教學決策。閱讀數學教學理論可以開闊我們教學反思行為的思路,不在總是局限在經驗的小天地,我們能夠看到自己的教學實踐行為有哪些與特定的教學情境有關、哪些更帶有普遍的意義,從而對這些行為有較為客觀的評價。在課堂上聽課時就要引導學生多思、勤思,深思,在不能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對于每一個知識點都要追根溯源,在接受新知識點的過程中大膽質疑,課堂上認真聽,對于公式和定理,仔細觀察歸納、聯想猜測。數學知識的學習與掌握需要多做題,但不是搞題海戰術,而是在做題過程中,熟悉各種題型,掌握各類型問題的解題思路。
總之,培養學生數學能力的提高是一項有效的思維活動,數學思維品質以深刻性為基礎,數學可以鍛煉人的邏輯思維能力,但是能力不是老師可以直接傳授的,需要學生在老師引導下的獨立活動過程中獲得。這就需要教師不斷在數學教學過程中,通過每一節課、每個章節的教學反思。多數教師在反思上都是關于領會教學大綱研究教法、鉆研駕馭教材。在新課程背景下,筆者在教學過程中著重研究學生思維活動,經過不斷反思,選擇適合學生認知過程的教學方法。讓學生感到數學并不是那么的難學,把數學學習當作一種樂趣,真正做數學學習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