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會明
【摘 要】小學高年級階段數學是對低年級數學的提升,也是銜接初中階段學習的關鍵。在課程改革不斷推進、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今天,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必須在教學思路、教學方法、教學反饋方面與時俱進,不斷提高。只有這樣,才能跟上教育發展的需要,提升教學效果,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關鍵詞】小學數學 教學措施 數學教學
數學教學一直是小學高年級階段各學科教學中的重點難點。對高年級數學教師而言,及時發現和總結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加以解決,對提升教學水平、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教學理念上的問題
數學是自然科學的基礎,是小學階段必不可少的一門基礎學科,學生對這一學科的學習也貫穿在義務教育的始終。數學是重要的基礎科學,是通向科學大門的金鑰匙。數學是鍛煉思維的體操,對小學階段學生培養邏輯思維能力、開發非智力因素、進行辯證唯物主義啟蒙教育具有重要意義。但在實際教學中,很多教師對數學學科的重要性并沒有足夠的認識,在教學理念上還存在一些偏差,把數學教學的任務簡單當作是講授課本、背誦概念,而不注重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在課堂上以“講”為主,通過口頭講解向學生灌輸知識,使學生長期處于被動地位,不利于鍛煉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教學方法上的問題
小學高年級階段的學生,雖然具備一定的數學基礎,但從整體上看,他們的認知水平和思維模式還都處于較低的水平。從低年級步入高年級,所學的數學知識對他們來說仍是抽象的,理解和把控的難度較大,需要為他們創設生動形象的情境,使抽象的數學語言與具象的生活語言建立起真實可感的聯系。在實際教學中,很多教師忽略了這一點,在創設教學情境方面有所欠缺,使學生覺得數學太抽象而在理解上存在困難。長此以往就會降低學好數學的信心,進而失去對數學學科學習的興趣。
(三)教學反饋上的問題
教學反饋是將教學系統所產生的結果作為新的信息再輸入該系統的一種教學信息傳遞過程,是教學環節的重要組成部分。有效的教學反饋能夠幫助教師識別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存在的缺陷,以此作為調整教學策略的依據。很多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教學反饋沒有足夠的重視,尤其是不重視收集反饋信息。在小學數學教學當中,課堂教學任務大多環環相扣,尤其是小學生集中注意力的能力比較弱,如不及時跟進課堂反饋,則不利于學生思維持續性的培養。
二、提升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水平的有效措施
(一)培養和諧的師生關系
教學是一個互動的過程,教師應當找準自己的定位,在明確教師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責任的基礎上,倡導師生關系的平等,引導、激發學生對學習數學的興趣,實現師生間的良性互動。教師要在維護好課堂秩序的基礎上創設生動活潑的課堂氛圍,多運用啟發式、引導式的語言帶領學生自主探索數學科學的奧秘,讓學生切身感受到抽象的數學與真實的生活之間的密切關聯,主動思考,主動發問,并積極幫助學生解開疑團。
(二)重視學生邏輯思維和創造性思維的培養
小學高年級階段是銜接初中教學的重要階段,能否構建起科學全面的數學學科思想,對初中乃至后續階段的數學學習至關重要。因此,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當中,要著重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創造性思維能力。教師應在完成教學大綱要求的教學任務的基礎上,以教材當中的知識點為核心,鼓勵學生進行發散性的思考和探索,引導學生通過聯想、類比、求同、求異等多種思維方式,逐步構建起數學知識體系,為今后的學習打下牢固基礎。
(三)綜合運用多種教學手段
傳統的課堂教學方法和新課改理念下的教學方法各有利弊,不能以偏概全地完全接納或完全摒棄,要圍繞課堂教學的目標,吸取傳統教學方法當中的精華,引入新的教學理念,科學組織和調動各種資源。例如,要合理運用多媒體教學資源,引入“微課”“翻轉課堂”等優秀的教學資源,用形象生動、新穎多樣的信息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擴展課堂知識容量,使抽象的知識具象化,枯燥的知識生動化,以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效率。但教師要明確,多媒體教學技術作為教學活動的輔助工具,教師不能為跟上潮流而一味使用多媒體,一定要結合課堂教學的目標,精心設計和準備多媒體教學課件,適時適量地加以運用,以實現輔助教學的最佳功效。
(四)重視教學中的回顧和反思
教師要發揮好教學流程中各個環節的作用,加大對教學反饋和教學反思的重視。一方面要注重及時的直接的反饋信息,這就需要教師在課堂上多與學生交流互動,多觀察學生的反應,尤其是多觀察那些平時數學學習有一定困難的學生的反應,也要注重從作業、考試等書面方式來考查學生的學習成果。另一方面,要鍛煉學生自主歸納總結和反思的能力。針對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與學生對知識點和習題進行概括性的總結,幫助學生鍛煉思維能力,將學到的知識運用到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當中去,實現“學”與“用”的良性互動。
三、結論
總之,小學高年級教師在不斷地提升教學理念、改善教學方法和教學思路時,要從教學目標出發,要更好地將抽象的數學問題直觀、形象化,逐步地實現教學內容、教學過程、教學空間的開放化,優化教學方法和教學策略,注重培養學生獨立自主的思考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和創造性思維能力,為初中乃至后續階段的數學學習奠定牢固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陳若冰. 以人為本提高小學高年級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 教育教學論壇, 2014(7):162-163.
[2]張建輝. 小學高年級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研究[J]. 未來英才, 2015(12):113-113.
[3]程紹恒. 新課改背景下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方法研究[J]. 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 2015(36):45-46.